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小说

桑椹熟了的时候

来源:作者:苏宝大时间:2015-05-29热度:0

   40多年的许多往事,都会烟消云散。我现在常常怨着四处寻找抓在手心上的东西,总觉得年岁大了,记忆力差了。但我又觉得奇怪,几十年前曾经目睹过的或接触过的人和事,有些淡忘得了无踪迹,有些记忆却总如盛着的一坛陈年老酒,觉得珍藏的时间越长,越久,越想拿出来品味。

  小满一到,桑椹开始成熟。每到了这个时候,我仰望那满树满枝的桑椹,由青转红,由红转紫,我便会想起一个人来。他在这个世界上,就像在夜间的苍穹中划过的一颗流星一样,只留下一丝短暂而微弱的痕迹。

  清汤寡水的六、七十年代,农村孩子好像天生就是一条贱命。常常是饿得上顿接不了下顿,吃,一直是他们挥之不去的梦想。家里一日三顿,一年加起来吃不上几顿的荤菜,却总解不了心中的馋,填满肚子就是幸福。所以他们从早到晚忙活的就是为了一张馋嘴。

  进了立夏,就是他们该大显身手解馋的时候了。只要衣服一脱,河里有鱼有虾,有河蚌也有螺蛳。农村孩子不像城里的,他们野惯了。父母白天忙着干农活,无暇顾及也担心不了他们的孩子。他们天就长着一对翅膀的野鸟,广袤的田野就是他们翱翔的蓝天。能下河,能爬树。遇有不测,只能凭就他们那简单的思维能力来判断处置。用句土话:“他们能杀猪,就能翻肠。”但常有不幸运的,最终没能逃脱上帝对他们的惩罚。

  庄上的六伙,8岁。上有5个哥哥。人小,头大,瘦的皮包骨头。走在巷子上,却鸡犬不宁。相命先生一日遇见了他,竖起两手的大拇指,觉得这人的面相长大了可不得了。相命的临走在巷子上丢下一句话:“此人要么出贵,要么包芦菲(fei)。”芦菲,方言芦席。意指六伙要么是个出头的贵人,要么见阎王去吧。

  桑椹熟了的时候,有本事的爬上去吃个饱,没本事的,站在桑树底下傻傻地等着起风,捡拾地上枣儿吃。庄上的六伙可不是个桑树底下等枣儿吃的人。他从不捡拾起地上被人踩过或蚂蚁爬过的桑椹吃。他人虽瘦,但爬树的本领绝对一流,像个猴子,“噌”地一眨眼就上去了。下面的伙伴只能睁着两只大眼睛,眼巴巴地仰着满桑树又红又黑的枣儿,等他稳坐在桑树的枝桠上吃饱了,他才慢悠悠地数着那一个个生涩的桑椹,按计划抛给每人几个或几十不等。熟透了的桑椹,他还留着明天爬上去再独自享受呢。那时候的他,就是村中的“孩子王”。鸡狗见了他让三分。

  村上徐姓人家养了只很凶猛的母狗,我们那时见了这条狗,总会吓得屁滚尿流的。可这家的狗,不知怎么的,只要是见到了六伙,准会躲藏于草垛,三天不敢出来拉屎。你说还有谁敢不听六伙的指挥。再说了,想吃到他抛下的熟桑椹,必须得听他的指挥。不过,话又说回头了,他对我可就另外了,因为我的绰号“红蜻蜓”,是个脑子可以转弯的人。别看他头大,脑袋里好多的东西都是白长的,没我的聪明。我会奉承他,巴结他,让他整天跟着我的屁股后面转。我让他向东,他绝不会向西。记得六伙跟我上街卖长鱼的事。他不识秤,更不会算账。几斤几两几毛钱,六伙脑子里没有数字,翻不过头来。六伙在路上跟我说好了,我帮他称秤算账,他请我到饺子店吃混沌。吃过了饺子出了店,他就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就找不着回家的路了,跟在我的屁股后面出了街道,上了路,准会说出同样一句话:我也准备走这个方向的。所以他每次从树上下来,准会带下又大又红又紫的桑椹给我。

  一次,他正在树上得意洋洋享受着口福时,脚下一滑,树的一截短枝桠正好勾住了他的衣口袋,下面的伙伴白着急,都为他捏出了一把的汗。这位头重脚轻的贵人,在树上挣扎着。我急中生智,找来一根粗棍棒,将他身子顶起,他才弯腰拽住了树的另一根枝桠,笑嘻嘻地下来了。

  晚上,有人偷偷告状到他的父母后,他们不但没打他,他父亲反而笑嘻嘻地摸着六伙的大脑袋:“我家的六伙呀,命大,这次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

  村上庙的东北侧,有口池塘,池塘不大但很深。是村里周围人家砌房子时,为了取土方便,就一个跟着一个地挖成了这村中心的大池塘。由于这池塘处在庄的中心,夏天小孩总喜欢来池塘洗澡,摸鱼或小虾。据我所知,几个幼小的生命,溺死在了这口池塘里。慢慢地也就觉得这池塘变得恐怖起来。加上池塘周围长满了弯弯的大柳树,柳冠年年蓬松硕大。夜晚人走近,觉阴森森的怕人。柳条倒垂水面,一直伸至水里。但六伙胆大,也聪明。他知道伸到水里的柳条上有螺蛳。每年立夏后,河水渐暖,他就敢一人踫到池塘中央,从水里的柳条上摘取那一个一个肥大的螺蛳。他家入了夏,每天中午晚上总能吃到鲜美的螺蛳。让我们曾经特别羡慕六伙的胆量和本领。庄上的单身汉豁嘴子大叔,老当着六伙的面,在我跟前夸奖起他有多大多大的本事。

  一日,太阳西坠。庄中心的树上,喜鹊好像开始忙碌了起来,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人们都捧着饭碗站在巷子上吃着晚饭,个个心里七上八下,都在寻找着自家未回来的孩子,好像今晚会有什么大事将要发生。

  果然不假,人们准备睡觉时,突然村上传来了不好的消息,六伙失踪了。村上人全部出动,找了一整晚上。第二天大早,豁嘴子大叔发现六伙仰面在了池塘中央的柳条下。

  傍晚,他的父亲找了张芦菲(fei)。我默默地蹲在六伙的一旁,看了他最后一眼,他的父亲将芦菲(fei)慢慢卷起,又慢慢放开,嚎啕大哭。最后豁嘴子大叔在悲痛之中,带上一把小锹,将他送到了那个永远安静又荒凉之地。那一年六伙才8岁,正是桑椹成熟了的时候。他还没有上过一天的学,甚至连个正儿八经的名子也没有。相命的先生,一语成谶:“要么出贵,要么包芦菲(fei)。”可怜的六伙,他偏偏选择了后者。我每次路过他的坟头,总会停下来,看上一眼。后来,六伙的坟长满了荒凉的野草,再后来,六伙的坟没了,成了一堆黑黑的土。

  慢慢地,那池塘变成了村中的垃圾塘,年年在缩小,直至消失。但在每年桑椹熟了的时候,或走到那个已经消失的柳塘边,我就会痛彻心扉,就会想起六伙,想起的曾经,然后驻足并静静地凝视良久……

  【2015523日】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旷小槐和矿老大

下一篇: 乡村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