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里的其田大哥
来源:作者:关东人时间:2013-04-06热度:0次
我眼里的其田大哥
李彤君
认识江其田大哥后,我们便经年不曾来往过,直到参加白城市作家协会一次的工作会议时,才再次与他相遇,才近距离走进其田大哥。
其田大哥,是白城市国土资源局的一名普通干部。其田大哥,不是我想象中的大哥的样子,虽然他年长于我,但在他身上我没有看到年龄的距离和代沟;虽然他在文学领域资质远远高于我,但在他身上我没有看到文人多有的清高与孤傲。工作中的接触让我看到了其田大哥认真对待工作和事业的一面,但真正走近其田大哥的内心深处,了解这样一位小城名人,还是从他开始撰写个人专集开始的。那时,我才真正透彻地看这位异乡落户大东北的半百之人,万水千山,他一路走来,这是一段笑中有泪、泪中有笑、得中有失、失中有得的半是鲜花半是荆棘的生命路程。
其田大哥是河南商丘人,可以说他在白城没有亲人,所以他拿他的同事、朋友、文友,哪怕是并不相熟的人都满含着一份热情与真诚。我想因为他渴望热情与真诚吧,他先付出了。我们初相识时与他握手,他的手很小,不像大多数男人宽大的手掌,但是他的手很热,像他在以后的日子里给予我的那么些支持、理解、帮助和宽容;他的语音是典型的南腔北调,不字正腔圆,也不吐字清晰,但是他秉性的实在却完全体现在以实为实的语言里;他的身影并不高大,但是他却身兼数职,为了爱好?为了投入?或为了感情?我觉得他更多的时候是为了一种对老友的支持、对邀约的难以推却。他也曾说过,他不甘心平淡过完这一生,他没有说出来,他不想辜负自己满腹的才华与无怨无悔的经年勤奋。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其田精神所在吧。
2009年,他的出版了文集《其田其文》,在出书的的过程中,从没有张扬,而是默默无闻地进行着,半生笔墨,精选出集,这种心情我体会过,但肯定不全面彻底。当《其田其文》捧在其田大哥手上时,在文友的赞贺声中,其田大哥却说着谢谢,这两字对别人也肯定觉得是一种客气,但从这两个字中,我感受到了一份其田大哥发自内心的感动。他也说过,人这一生不能没有朋友。所以,其田大哥穷的交富的为,听到朋友中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他张罗在先,当别人表达感谢时,他总是说没啥,朋友嘛。《其田其文》得益于他众多朋友的关注,这也是其田大哥声名远播的精神支撑,一个视朋友为生命一部分的人,也是心怀大爱的人,我这样定义。
其田大哥,七岁丧母,十七岁离开河南老家来到吉林白城,他是异乡人,能有今天,除了一方水土的纯朴之外,他自身付出的努力又何止是一本书、百十几篇稿能全盘体现的?
《其田其文》付梓之日,其田大哥醉了,醉了的其田大哥总是爱笑,其田大哥应该笑了,这本书,得益于远在新加坡异域的女儿一再的鼓励和支持。女儿,也是其田大哥成就感最强烈的所在,他用十几年清贫生活培养了一个优秀卓越、出类拔萃的好女儿,先后在东北师范大学读书,毕业后被推荐到北京师范大学读研究生,如今,在韩国教中文。他家嫂子贤惠、善良,为此,他的家充满了爱。
其田大哥家在城西,房间朴素而满是书卷气,其田大嫂做的饭菜更是可口,江家这一进一出,让我知道其田大哥的力量所在,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哪里有爱人哪里就有亲情。文学圈的人都说其田把协会当自己家似的,那么说,我们不都被其田大哥当成亲人般待吗?
有人说,其田大哥老实,其实,作为作家协会的秘书长,他最知道在这样一个团体里,团结的重要、胸襟的重要。而我作为副秘书长,最清楚,他不是没有脾气,但是他轻易不发脾气,或者说他从来不发脾气。他说:“多干点有了,生气有啥用,何况都是芝麻绿豆的小事。”他永远是对事不对人,永远是息事宁人,也永远是公正地审视一切,他让我学会了文学以外的一种品质,那就是成全与担当、宽容。
听说我也要出书,其田大哥一点没保留地把他出书的经验告诉我,都说“文人相轻”,从其田大哥身上我一点没看到,我想其田大哥用实际行动颠覆了这四个字吧。
都说先做人再行文,一个品质低劣的人也能笔下生花。但是,他的文章肯定经不住岁月和世事的考验与推敲。同样,一个付出心血去追求文学的人,怀揣一份大情大爱大仁大庖,他的笔下必将能生出经得住时光的历练、人心的审视的好文章。
如今,《其田其文》正摆在我书桌上,位于许多大部头书作之上,一如我的心中,其田大哥那坚强的身影、笃定的脚步;一如我眼里其田大哥身上最宝贵的品质、一直感动着我和众多朋友的善良、善待;一如我身边其田大哥虽经风雨但花鲜果美的创作历程的完美展现!
(作者系吉林省白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