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幸福叫简单
来源:作者:郑云霞时间:2013-03-30热度:0次
出生在七十年代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在物质的浸润中长大,很多人在择偶时难免物质化或者被物质化。记得年少时,邻家姐姐谈恋爱,每次男朋友来就有好吃的捎带着,尤其是逢年过节。我们这些馋嘴的猫儿就像小猫咪闻见鱼腥味儿一样,“喵喵喵”叫个不停,直到姐姐给一颗糖豆儿或者一块儿饼干:“拿去!快走!”方才罢休。
我很庆幸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更庆幸生活在一个传统观念比较深的家庭。自小接受的就是把精神追求和享受放在首位。在成长的过程中,父辈吃苦耐劳、朴实无华的作风成为我这辈子最大的财富。那时,做了好事或者考了好成绩,最大的奖励就是精神鼓舞。父亲总是会夸我:“不错!继续努力!”记得有一次,我做了好事,把它写成日记记录下来拿给父亲看,父亲写下:“持之以恒。”现在想起来,那是父亲在我心底种下“善”的根,培养纯粹的精神享受。正因为如此,幸而拥有天真朴实的童年,热情憨厚的少年。
小时候放假最快乐的事,就是可以把爸爸的书柜翻个底朝天。什么《十万个为什么》、《战地新歌》、《人民画报》、《科学与生活》,就连《西游记》也生吞活剥半读半猜地浏览一遍。当认的字再多些时,学会了到邮局门口的阅报栏看报纸。那时报纸不像现在这么普遍,看报的都是大人。我,一个小丫头片子,扎着羊角辫儿,挤在人缝中,踮着脚,扶着报框也津津有味地读着。
童年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买小人书。每当供销社又进了新书时,我们姊妹几个便叽叽喳喳地围着柜台转,隔着玻璃看,询问价钱。回家后,大家挎着小篮到野外挖半夏、采夏枯草、找蝉蜕,弟弟们甚至到湖里去摸蚌壳,卖给生资门市部和个体户,换来钱再去买书。
生活里有了期盼,自然幸福感倍增,满足感倍增。
精神的追求,纯粹到是一本书的获得;简单的追求,纯粹到是用一种物去兑换另一种物,而这种纯物质的获得再转化为精神的享受,分明是理想的光亮。它像凿壁偷光一样,一点点引导我们前进,一点点温暖了我们对知识渴望的心,一路照亮了我们的生活。
因为纯粹,所以简单。
这种物质和精神的享受延续很多年,至今回忆起来还记忆犹新,依旧是满腹满腔的美好。这种幸福使我充分享受到生命中纯精神的享受带给内心深处的单纯的愉悦。
参加工作后,终于有了自由的经济支配权,每个月拿到工资就买一本名著,开始收藏书籍。那时,读书、听音乐、朗诵诗歌,一切都那么简单而快乐,精神世界被充实的空前绝后地满!中国名著,古典的、现代的;外国名著,魔幻的、写实的,都一一被窝罗列出来,纳入收藏计划,收集起来。记得在县大礼堂旁边有一个书摊儿(很多书后面都被盖上“中兴书社”),是我必定光顾的地方。每次骑着自行车进城看书、搜书、淘书成为最大的乐趣。有一次进城回家时,遇上瓢泼大雨,我小心翼翼的把才淘到的《浮生六记》用塑料纸(方便袋还没有来得及泛滥)裹好,藏在怀里,前倾着伏在自行车把上,骑车回家。到家时浑身上下,从里到外湿透了,唯独这本书不曾打湿。心里那个美呀,和获得这本完好无损的书的幸福,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饱满的充实感,这种感觉就想要撑破胸腔一样的实实在在。
因为简单所以幸福。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