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凤凰山下听涛声

来源:作者:朱玉富时间:2013-03-26热度:0

    偶读沈从文的《湘西散记》和《湘行书简》,对于他再现于笔下的那片神秘湘西,充满了好奇。
  从常德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首府吉首之高速叫常吉高速,基本上是钻洞和过桥,桥梁——隧道——桥梁——隧道,白——黑——白——黑,眼界不停地切换,人一会儿清醒一会儿迷糊,仿佛走的是一条地铁。
  飞速的火车有一段是伴着沅江走的,这让我精神大振。1934年冬,沈从文回凤凰看望生病的母亲,从桃源开始,船上行14天,走的主要是这条水路。沿途下了一路的“蛋”,都收集在《湘行书简》了。
  我把眼睛放到车窗外面去看沅江,搜寻着:简家溪的吊脚楼,泊过船的曾家河,柳林岔、缆子湾两岸的鸡叫和桃树林背后的人家,梢子铺长潭,鸭窠围的夜,废缆点着了走夜路,麻阳船上的水手,河滩上和吊脚楼上大声地调情,还有好听的橹歌,水底的彩石子,夜潭渔火,成片晾晒的油篓……
  这些书上得来的东西让我神往多年,时过境迁,而眼前,也只有从水边的村落、三三两两的人家、晾晒的衣物以及奇异的山形上面,还能依稀找到一些沈从文用蜡笔画下的一些影像。
  我们在傍晚进了凤凰古城,天色昏暗,没有看见古城的落日熔金。
  周围的山让凤凰的天很小,沱江在它的东门和南门外世纪名媛般地流淌着,雍容华贵。夹江的是楼,楼后是山,山上的凤尾竹、芭蕉、橘树、玉米、生姜似乎长在屋顶上。
  石板街细如盲肠。走在街心,两边店铺里的伙计从门里伸出手来,都可以拽到你的衣袖。
  泛舟沱江。给我们摆渡的船老大是个短小而精瘦的汉子,赤脚,脚骨奇大,穿绣两道红边的黑短裤,密扣的坎肩,敞着怀,胸腿多毛,横系着腰包,手中一支长篙,家猫一样蹲在船尾。那腰间的包鼓鼓的,一天的收入都在里面。
  沱江水清,数尺深的裙带草在水中招摇;沱江水流,在小船的撩拨下泛动着白光,愈显得山静而城幽。我们的船从东门下面的石码头起航,一直西行,到白塔下面掉头回来。一个苗家妹子在水中的亭子间里唱山歌,声音滑过水面,荡到四周的山壁回来,把江上的雾竭拉得悠长。
  夜沱江更美。线条柔和的霓虹把两岸的吊脚楼长长方方地勾勒出来,又洇染在水里,晃动在水里。如果肯花五元钱,就能买一盏河灯,红色的荷花样子,然后放进江里,看它慢慢地行到江心。放河灯的人很多,夜色的江面上,星光璀璨,和上面的霓虹交相辉映。
  仿佛还在下半夜,一阵隐约的鸡鸣把我叫醒。这是荒鸡司晨,难得一遇的风情。我起身,撩开窗帘,山中雾气,什么也看不见。鸡鸣不止,在遥远的山中。街上还没有一个行人,风的脚步很轻,偶尔一声犬吠也是轻揉的。
  雾气渐渐散去,小城经过一夜的酣睡,在清晨的露珠里,又生动起来。
  卖姜糖的地方特多,各种各样的字号。姜糖似银,如苗民的银饰,一根一根地装在透明的袋子里,码在迎面的柜台上,像小小的城墙。也有当街现做现卖的:一个赤膊的汉子,就着墙上的铁钩像拧麻花一样拉扯着一条巨大的烫手的姜糖,拉扯成条,待冷却后,用剪子剪开。姜糖又像树根,密密麻麻地咋在街面。
  血粑鸭是凤凰的名吃。用新鲜的鸭血拌糯米蒸熟,然后切块油炸,后,再与鸭肉爆炒。在露天街面上我吃了一次,味道还不错,但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
  苗家老阿婆手编的花环不错。青草碎花,两块钱一个,年轻的女孩戴在头上,时尚而又添几分野性,戴上它,在凤凰古城里闲逛,很是一番苗家人。
  沈从文故居不能不去。凤凰城里卖的是套票,一票通,到一个景点打一个孔,想只看沈从文故居是不行的。
  因时间关系,沈家二哥的墓没有去,很是遗憾,一打听,离凤凰山不远,就在听涛山下。松涛声声、山雾濛濛、吊脚楼下,野鸡司晨。那就在凤凰山下闭眼聆听沈老的笔下的《湘西散记》吧!




作者: 朱玉富 联系电话:15264381169
电子邮箱:zbwbzyf@163.com   QQ:1052171498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生活需要感动

下一篇: 读与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