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扇关大坝:上犹江的凝固记忆
来源:作者:黄晶莹时间:2013-03-01热度:0次
让我们穿过漫漫的时光隧道,把目光投向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那是一个激情燃烧、活力张扬的时代,是一个百废俱兴、掀起如火如荼建设高潮的时代,也是一个信心超级爆满、热情高度膨胀的的年代。“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就是那个年代诗意般的描绘。在苏联老大哥的大力支持下,共和国制定了“一五计划”,为全国人民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蓝图。在这个宏伟计划中有156项重点工程项目,其中之一就是江西省上犹江水电站。
上犹江,为赣江上游的一条二级支流,其主流麟潭水源出湖南省汝城县东岗岭,东下行程中有多条支流陆续纳入,如上堡水、思顺水、营前水、崇义水、油石水、龙华水等,至南康县湖头汇入赣江的一级支流章江,主流全长178公里,流域面积4650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达30多亿立方米,河道总落差217米,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上犹江没有得到应有的治理和开发,奔流不息的江水白白消耗了难以算计的水力资源。水利不兴,反受其害,江岸耸立的铁扇关就是那段苦难历史的见证。
萧瑟秋风随波逝,换了人间。新中国成立后,上犹江得到了新生。为了供应开发赣南的稀有矿产资源所需用电,共和国决定在铁扇关兴建上犹江水电站,总库容量为8.22亿立方米,发电总机容量为6万千瓦。在五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下,其地位非同一般,是中国第一座坝内厂房式水电站,占有江西省两个“第一”:全省第一座大型水库,第一座中型电站。电站从1955年3月拉开建设的序幕,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战,共完成土方68.5万立方米,石方25.8万立方米,混凝土21.1万立方米的巨大工程量,一座长153米、高67.5米的混凝土重力坝,似铜墙铁壁屹立在险峻的铁扇关,滔滔江水在这里服服帖帖听从使唤。在混凝土重力坝“腹中”,包含4座水轮发电机组,构成了坝内式电站。电站于1957年11月并网发电,历经五十多年的岁月沧桑,现在仍然在为共和国的建设提供着强大的电力。
在电站建设时期,云集了全国各地的建设大军,最高峰时达到上万人,包括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更多的是一般的工人。人们怀着改天换地、征服自然的坚强决心,以极大的热情和干劲奋战在工地上。两年半时间就将上犹江水电站建成发电,就拿现在的施工条件来衡量也是快速的。当年,我们村就有不少的青壮年参与了电站建设,小时候常听老一辈的人神采飞扬地谈到兴建电站的过程和趣事。就在铁扇关附近这狭小的空间里,密密麻麻地盖着鳞次栉比的简易工棚,随着山势,工棚一层比一层高。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始终保持着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正是这些简易的工棚藏龙卧虎,栖息和培养着我国水电战线一流的专家学者,那时,我国一些大中型水电站的工程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都蜗居于此,工作于此。上犹江水电站也享有“水电之母”的美称。
江西著名诗人文莽彦先生(1925-1983)曾到工地采风,面对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诗人诗兴勃发,情真意切,写下了激情四射、豪迈奔放的《上犹江放歌》诗篇(刊载于《人民文学》1958年第5期)。为重温这段历史,体会宏大的建设场景,并保持资料的完整性,特将此首诗全文载录如下,以飨读者:
我们慈爱的江河长年贫穷,
我们古老的江河长年多病,
在一千六百多条惨经风险的江河中,
上犹江,你也是贫穷与痛苦的弟兄。
党命令我们重兵前进,
帮助每一条苦难的江河翻身,
上犹江,请看山头已来了侦察兵,
炮声轰响,陡崖雾瘴正纷纷逃遁。
今天,正是继续着昨天的武装斗争,
我们还来不及换下军装就星夜来临,
设计,施工,挤在同一个时间里挺进,
施工,设计,几百个工种在并头进军。
我们的党给你们安排了壮丽的前程,
工程师正给你赶制新的出生证,
潜水工在寻找水晶宫的起点,
放炮手四方响炮,为你开启窗门。
出碴工在河底搬出一个个山头,
风钻工又把两边的悬崖削平,
上犹江啊,你快快起来吧,
木工已给你做好全副整形的模型。
电焊工在给你缝制钢铁外套,
浇捣工在给你兴造卧室餐厅,
安装工在给你安排巨大车床,
苏联专家等在身边为你催生。
于是我看到门式起重机巨臂挥动,
一座巍然大坝徐徐出水上升,
上犹江在欢呼声中仿佛一跃而起,
明珠万里,衰老的江河突然返老还童。
上犹江,你和六亿人民一同翻了身,
上犹江,你获得了万古长青的生命,
上犹江,快向祖国领取工作证吧,
骄傲地宣布你的黄金时代,前途似锦!
1957年12月于陡水工地
二 中苏顶尖水电专家的杰作
下面,笔者试图从工程地质的角度论述上犹江水电站的建设过程,并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早在1943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全国水利委员会曾派人勘测上犹江,编写过《上犹江查勘报告》;1947年,民国江西省政府赣江水利委员会派出第三勘测队,对上犹流域进行了为期30天的勘测工作,编写了《上犹江勘测报告》,然而均化为泡影。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中央燃料工业部中南水力发电局组队踏勘桃江和章江上游水力资源。1953年10月,该局再次组队全面勘测赣南的水力资源,陆续派出301地质钻探队、201测量队、地质调查队奔赴上犹江流域工作,最后选定在上犹江流域兴建第一座水电站。为什么选址在铁扇关兴建大坝?其实当时有三个备选比较坝址,分别是铁扇关、铁扇关下游的清湖圩、铁扇关上游的上埠村。根据三个坝址的备选方案对比,认为铁扇关坝址河谷狭窄,石质相对较坚硬,植被良好,地表冲刷不严重,含沙量低,坝区航运量甚少,水头较高而引流量较小,工程量少,施工周期短,为最佳方案。故先由武汉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提出,后由苏联地质专家卡富里列茨亲临现场拍板敲定,决定铁扇关为第一坝址区。
翻开江西省地质图,铁扇关坝址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陡水(上犹)-聂都(大余)复向斜,其出露地层为泥盆系中统铁扇关组,为石英砂岩与板岩层互层、石英砾岩、砾状石英砂岩夹薄层板岩等。岩层产状为倾向290°-310°,倾角25°-30°。由此可知:岩层倾向上游,是一种稳定的地质因素。区内断裂构造不太发育,但江西省F5号断裂带从坝址的东北方向约10公里处的窑下、梅林嶂一带通过。总体上说,铁扇关的工程地质条件一般,有利因素是岩体基本裸露,岩质较坚硬;岩层产状倾向上游;而不利因素,则根据大量的文献资料,对坝址可归纳为以下几点工程地质问题,这些问题甚至一直困惑到现在。
1、坝基下的泥化板岩夹层问题。在砾状石英砂岩层(为坝基的直接持力层)之中夹有透镜体状泥化板岩夹层20余层,一般厚度为5-10厘米,其中一层厚达15-65厘米。由于较弱夹层的分布规律不强,在地质勘察过程中,未准确划分出来,所提出的抗剪强度指标又太大,与事实不符;同时认为厚度不大,且离坝底面有一定的距离,故对此层的危害性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当时的地质人员认为在基岩以下2米的泥化板岩可不进行处理。结果当混凝土大坝浇捣至10米高时,设计单位对泥化板岩作出了准确的抗剪强度指标,其摩擦系数只有0.24,与原勘察提供的0.40相差甚远,性质严重。
上报到苏联专家组以后,苏联水电设计总院总工程师华里西科马上赶到现场察看,专家们一直认为,泥化板岩层力学强度低,抗剪强度低,在石英砂岩与泥化板岩之间存在一危险的滑动面,当水库蓄水后,泥化物质将达到饱和状态时,水坝体将可能失去稳定性而引起滑动破坏,必须当机立断,进行加固处理。苏联专家提出了处理意见:在丙坝块右端平行河流方向开挖平洞(长78.04米,宽1.5米,高2米),在丙、丁排水廓道内开挖明槽(宽0.8米)将泥化板岩夹层挖去并回填混凝土,目的是截断水库水及右岸地下水渗入丙、丁坝块基础的通道,以保护泥化板岩夹层不被破坏,同时提高了基础的抗滑强度。这也算是电站建设时期不大不小的一次责任事故。在水库建成以后的岁月里,曾多次对坝基下的泥化板岩夹层进行过加固处理,对基础下泥化板岩的扬压力观测一直持续到现在。
2、石英砂岩层的裂隙发育问题。这层岩石中发育网格状裂隙,局部有裂隙承压水。这一问题不但直接危害坝基基础,而且将可能造成潜蚀现象。建设期间曾对坝基底部进行过灌浆处理,但不彻底。水库建成后,发现有潜蚀的苗头,马上组织技术力量会诊,并于1961年4月至1963年12月对坝基进行了系统的高压帷幕补强灌浆,其目的是补强原防渗帷幕的密实性,封堵节理裂隙构造密集带,以降低坝基扬压力,并消除坝基渗漏。
3、水库左岸的边坡稳定性问题。在大坝左坝肩至上游300米范围内,分布一滑坡体,滑坡体由残坡积土和风化岩石组成,见新的滑动区,松散堆积层滑动以后,基岩裸露,岩面平整,形成一镜面,俗称“晒谷坪”。倾斜角度为25°-30°,与岩层产状大致相同,同时与坡向一致,为顺向滑坡。面积达77000平方米,平均厚度8米,总方量约100万立方米。在1964年10月至1965年12月期间,曾对此边坡进行过有限的治理,共挖除土石方9.7万方,砌筑了防护墙和排水沟。之后,一直对其进行长期变形观测,虽然位移量不大,但尚余的90万方松散堆积层是影响上犹江水库稳定的一大隐患。本人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层间滑动滑坡体,有条件时一定要彻底根治,才能永保平安。
笔者曾在孔夫子旧书网中购买了多本上犹江水电站建设时期的施工技术资料,并进行过认真阅读,里面内容之翔实,技术之深刻,方法之严谨,实验之精细,分析之透彻,总结之全面,无与伦比,面对这样的施工技术资料,无不对老前辈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而肃然起敬!例如,在现场曾进行过多次的实际岩体剪切试验,这项试验不但费用高,而且颇费精力,技术要求高,但上犹江电站的岩体剪切试验做得很到位,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充分的地质依据。联想到现代,对于工程地质技术问题,有几个能做到如此认真,如此尽善尽美呢?现代人值得反省与深思。百年大坝,质量第一。我想,上犹江水电站之所以能安全运营到如今,基本做到完美无缺,与前辈们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是分不开的。
让我们永远记住如下名字,并送上深深的敬意和祝福!——他们是上犹江水电站建设的技术栋梁,支撑着铁扇关大坝的徐徐升起。他们的劳苦功高像巍巍群山,滔滔江水一样,将永远铭刻在上犹的史册中。
前苏联水电专家:华里西科、戛瓦里列茨、康德拉辛;
前苏联地质专家:卡富里列茨;
中国水电专家:李津身、赵人龙、贺毅、潘圭绥、马钟珩、任尚卿;
中国地质专家:刘国霖、吴祺德、吕濂、王敬、覃信初。
三 上犹江移民的轻与重
我曾多次来过铁扇关雄伟的大坝,雄关劲风犹在耳畔,记忆深刻。记得还是读高中时,班主任带领我们一帮山娃子,从营前徒步来到陡水电站,并十分幸运地进入混凝土大坝腹内的主控制室,当我们面对现代代的工业文明时,真是大开眼界,思绪翩翩,心灵的震憾无法用语言形容。伫立在铁扇关大坝前,只见铁灰色的大坝巍然屹立,似一道铁门锁住滔滔江水,驯服地为人类服务;两岸峭壁突兀峻拔,傲立苍穹,温带植物漫布山峰,青翠欲滴;放眼水库湖面,烟波浩淼,水碧山黛,水天一色,风景旖旎。我的同村乡友刘恒接先生在犹江林场工作了几十年,上犹江的山水灵气已融入到他的内心,他曾满怀深情地写下这样的优美诗句:“万山红绿沐朝阳,一水逶迤百里长。正是春风迷恋处,犹江今日胜漓江”。是的,上犹江水电站这颗深山明珠,正沐浴在新时代的朝阳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上犹江水电站的建成,是广大水电工作者的功劳,其中也包括苏联专家画龙点睛般的技术指点和质量把关。但我们更不能忘记,上犹、崇义两县的库区人民为水库建设所付出的常人难以想像的辛酸和奉献。据文献记载,上犹江水库(水电站)的建成,淹没范围涉及上犹、崇义两个县的30个乡镇,7个圩镇,149个行政村;淹没学校113所,卫生院、所(站)70个;邮电所8个;淹没耕地31534亩;永久性桥梁82座;山林2140591亩,并将库周五华里内的462745亩山林和水库水面划归国有。为了水电站的建设,两县动迁移民5487户(上犹2886户、崇义2601户),23612人(上犹12814、崇义10798);其中包括迁至外县(兴国、南康、赣县)安置1329户、5823人,国家共拨各项安置补偿经费792.2万元(上犹435.7、崇义356.5),人均补偿335.53元,其中后靠移民人均补偿只有179.39元。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水库移民并不当成一件大事来抓,没有敲锣打鼓的欢送和迎接,没有建成漂亮的小区入住,没有优厚的土地和其他资源,更没有高额的移民费用补助,一声令下,老实听话的父老乡亲就抛弃耕耘千百年的故土,抛下列祖列宗的坟墓和神灵牌,或者一步三回头默默地走向陌生且风险重重的异地他乡,或者投亲靠友,加入亲友所在的地域生活,或者就在库区水面搭建简陋的木棚生活,人称“水上漂”。当移民满怀期待走进新家的时候,面对的却是一派荒芜凄凉的自然环境、当地居民对移民的岐视与排斥以及艰苦简陋的生存条件,深深的失望让移民们心力交瘁,问天不灵。人均只有区区的179.39元和335.53元,包括建房费、搬迁费、青苗损失费、水库清理费,即移民所产生的一切费用!那我们再来看看现在水库移民的情况,据查阅资料,三峡电站的移民费用,以1993年的价格计算,为400亿人民币,当时预计的移民总数为80万左右,即人均3.75万元。当然这只是对移民的直接补偿,不包括库区旧房屋的清理等费用,也不包括后续的有关补贴,这是多么巨大的反差!沉默的青山作证,悠悠的江水作证,上犹江水库移民承受着多大的委曲和不平。
深深的失望,无边的辛酸伴随着上犹水库移民半个世纪,成为时代的弃儿,命运毫无改变。江西省发改委于2006年8月24日发出的“江西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植政策实施方案”中写道:“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水库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普遍较差,全省农村水库移民人均收入只有1600元,相当于全省农民纯收入的一半左右。移民生产资料缺乏,人均耕地只有0.7亩,移民安置区‘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用电难’还比较突出……”。另据赣州人民广播电台2012年8月1日报道,目前上犹,崇义两县还有1200多户,4988人过着“水上漂”的生活,因为山林建成公益林,水库被人承包,“水上漂”人家“靠山难吃山,靠水难吃水”,没有住房,没有土地,没有山林,几乎没有一切生产和生活资源。
水库移民生活的窘迫状况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事情正在或即将有所改观。从2007年起,上犹水库原住居民每人每年能得到600元的补偿金;国务院关于扶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上犹江库区“水上漂”农户带来了福音,赣州市正式启动“水上漂”农户上岸搬迁安置工作,决定对自主建房的“水上漂”农户每户补4万元,并于2013年底前完成。人们在等待着,盼望着,他们有充分的资格得到应有的补偿。
哦!我善良、忠厚、诚实、本分的父老乡亲,我承受苦难辛酸、默默为国奉献的父老乡亲……
我为您骄傲与自豪,上犹江水电站!您是家乡迄今为止最大的工业建设项目,是他乡游子心中永恒的风景线——您火热的建设场景,非凡的历练过程,工程师们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乡亲们如山般的默默奉献,激发了我不尽的探究和思索;您铁扇锁大坝的雄姿,高耸入云的铁塔倩影,主控制室先进的机器设备,定格在我美妙的记忆中;明丽的湖水、黛色的丛林以及从青山绿水间飘过的清新的风,将永远在我心头荡漾。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