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穿越千年的印痕

来源:作者:周伟苠时间:2013-02-28热度:0

                                  穿越千年的印痕
                                      周伟苠
    在认识陈凤九先生之前,我对古董之类藏品可以说几乎没有一点兴趣。
    而这一切,因了一次丹阳之行,因了与藏家陈凤九先生的相遇、相识到相知、相惜而改变了。
    现在我已不叫陈先生大名,也不尊称他“馆长”的官名,而早已改口称他“老九”,外人听来不敬,彼此却觉得自然亲切。
    老九不喜欢人们用“北有马未都,南有陈凤九”来形容他在收藏界的地位和成就,常常慢吞吞,笑眯眯,细声细语地冒出一句:“我们无论谁都是历史的过客,而这些古董却不是,我要做的是将这些古董完好地交给后人。”
    也许真是这句发自内心的质朴的话,让老九走进了收藏界,后来又作出了惊人之举,捐出了自己的2000多件藏品。
    2009年夏天,那次去丹阳既是偶然,又是必然。我的一位任职省级开发区主任的至交国良兄约我去丹阳看一个藏家的宝贝。正好我在省城办事,便相约第二天在丹阳会合,去凑个热闹。
    去的正是陈凤九的家。小城丹阳的一个普通别墅小区。
    1.8米个头,清清瘦瘦,着一件皂色对襟衬衫的50多岁男子站在门口迎接。他就是陈凤九。其实那时我并不了解他与他的藏品。
    而他家的小院内摆放在大门口的睁目张口,昂首后仰,长须下卷,挺胸垂腰,胁附双翼,尾长曳地,似乎正在嘶啸着腾跃前行,气势恢宏,雄武灵动的南朝陵墓石刻辟邪让人先是视觉一震,然后令我的思绪慢慢感觉到穿越千年的历史尘烟。
    走进屋内,客厅四周和陈设,几乎都是各式古董文物。这些器具物品沉积着无数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信息。阳光和湿热的空气,通过敞开的大门透进来,恍恍惚惚,让人弥漫在久远文明的曦光里。
    中午是陈凤九先生的夫人,一个性格与他绝然不同,风风火火能喝一斤烧酒的南京铁路职工下厨弄的,清清爽爽,喷香可口。几杯当地的封缸酒下肚,有点晕乎了。而不善喝酒的老九也兴奋了,叫夫人草草收拾饭桌,要带我们去“地宫”看他的宝贝。
    国良兄已来过,他笑称,凡到过老九家地宫——存放真正宝贝的地下室的,不是行家就是贵宾。看来我当了一回贵宾。
    地下室的橱窗里,陈列着数千件各式宝贝,让我这个初次接触这么多古董的外行眼花瞭乱。
    在地宫的深处,老九打开用橱柜相隔的暗门,让我们进一步欣赏国宝级的古董。
    老九面对橱窗里的精品宝物,面露温情,娓娓道来。
    在西晋青瓷神兽尊前,老九动情地介绍了他的收藏经过。这件宝贝正面呈神兽形象,兽首狰目眦牙,凶猛异常,似警戒来者之势,兽身为罐,双足蹲地,两臂平放胸前,爪微蜷,两小兽趴伏罐颈,惟妙惟肖。如此工艺精湛,造型奇特的古董,集雕刻、堆塑、模印、刻划、贴花等瓷器装饰工艺于一身,让人一见就舍不得放下。当时,卖家开价60万,老九却拿不出这么多钱。可是对这尊古董的爱,让老九狠下决心,卖了自己的一处别墅换来41万元,再东拼西凑,终于拿下了这件宝贝。
    除了青瓷,地宫里最夺人眼目的要数吴王铜镜、越王宝剑和青铜提梁盉了。
    卧薪尝胆的故事尤在耳畔,勾践灭吴的智勇传承千年。这柄浓缩着二千多年前历史的宝剑,剑身修长,从刃锋利,剑身宽格上阳文鸟篆书“越王鸠践,自作用剑”几字,彰显了这柄看起来并不怎么起眼的古剑尊贵的身份。
    老九从柜子里取出这柄宝剑,递给我们依次观摸,我们都静下心来,眼前浮现起古代工匠铸剑的情景和吴越争霸的烽烟。
    炉火正旺,火星四溅,烧得红红的铁块在砧台上被铁锤有力地锻击着。炉膛中的烈焰随着拉动的风箱呼啦呼啦地窜动着,汗水顺着握锤的臂膀滑落,迸溅到锻打中的剑身,“刺啦”一声化成一缕青烟……
    跪伏夫差脚下的屈辱,被勾践化作忍耐,积蓄成巨大的能量,铸就了越王剑等一批利器,终于时机来到,振臂而呼,打败了吴国。
……
    这些原来散落在民间,被老九慧眼识得,倾其所有,收于“地宫”的宝物,现在已随他们的主人来到了姑苏城西,阳山脚下的东吴博物馆。
    老九说,他一开始就不是抱着投机的心态去收藏的,而是深深地体会到这些宝贝凝聚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是一种责任和使命让他走进收藏界的。这些宝贝来自民间,他仍将还给社会。现在,被国良兄等独具慧眼地方领导的真诚打动,老九作出了惊人之举,将自己大半辈子收藏的一大批古董捐赠给了苏州,落户在浒墅关经济开发区。
    与老九交往久了,才知道除了古董之外不喜夸夸其谈的他,其实出身书香世家,其父是黄埔军校四期的学员。深厚的家学和文化积淀,造就了他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的性格和骨子里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执着。
老九当过知青,经营过企业,更已有30余年的收藏历史。
    涉足收藏,既是偶然,也属必然。
    上世纪80年代,陈凤九在镇江一家服装厂担任厂长。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说镇江某地挖土烧砖窑时经常挖出一些陶陶罐罐,但却被当地人敲碎当建筑垃圾了。直觉告诉他,这些被敲碎的陶陶罐罐也许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老九越想越心痛,随后很快赶到挖掘现场,自己掏钱向当地人购买这些还不知道年代、价值的陶陶罐罐。他还反复嘱咐,今后要是挖掘到类似的东西来,千万别敲掉,都可卖给他。就这样,老九开始了他的收藏之路,自此一发而不可收。
    在30年收藏生涯中,老九也上过当,吃过亏。为了收藏更倾其所有,吃了不少苦。他戏称收藏家必具“四力”,即智力、眼力、魄力、财力。没有清醒的头脑和过人的智慧,没有一双去伪存真的眼力,没有倾其所有的魄力和雄厚的财力,是成不了收藏大家的。
    老九和他的宝物来到姑苏落户,我也多了个忙里偷闲的好去处。
虽然现在的东吴博物馆只是个临时馆,但座落在大白荡公园之畔,西望阳山,也是一块难得的宝地。展馆四厅一廊的陈设,精巧独特,设计合理。走进大门,顺走廊往返于四厅之间,千镜堂陈列的历代铜镜,青瓷斋的系列青瓷,集古堂琳琅满目的陶器、唐宋瓷器、紫砂、古代艺术品,铜韵吴风的青铜器系列及中华石雕艺术廊,将各类珍品尽收眼底。
外地朋友来苏,如果有时间,我一定会推荐去东吴博物馆参观。自己也常常推了应酬,到博物馆来与老九赏宝品茗,海阔天空。
    浒墅关老镇改造已经启动,明清风光带和博物馆城正在规划中。
    不远的将来,在京杭大运河之畔,素有“江南要冲地,吴中活码头”之称的浒墅关,老九和他的宝贝将和古运河一样穿越千年,留下历史的印痕。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