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怀念逮蚂蚱时光

来源:作者:朱玉富时间:2013-02-27热度:0

怀念逮蚂蚱时光
(朱玉富)
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生在农家长在农家,自小就临近大自然,田野里每一棵草都那么熟悉,每一朵花都能嗅到花香,哪怕是一只蝴蝶,是要是碰到总要追逐的扑到才能罢休。夏日里在河沟里逮蜻蜓,秋天里在山野的草丛里扑蚂蚱,逮蝈蝈,在山涧的小河沟里用笊篱捞鱼抓虾,或用沙子赶跑一群小青蛙蹦来蹦去,在树下看蚂蚁搬青虫或到树上掏鸟蛋。
 随着童年远去,儿时的爱好大都荡然,但扑蚂蚱的往事却随着岁月消磨,非但未淡漠反而成为假日休息的一种兴致。
  蚂蚱的学名叫蝗虫,在鲁中一带统称蚂蚱。能成群远飞的叫飞蝗,个大、多绿色,间有枯黄色;不能远飞的叫跳八仗子,多土褐色或土黄色。还有种叫少马甲,也属蚂蚱的一类,头尖、后肢特长,体多绿色,还有一种叫咯拖鞍子,身体枯黄色。各种各样的蚂蚱都蝗虫家族,解放前属于三大自然灾害之一。而今,由于受农药、灭草剂的影响,蚂蚱越来越少了,蝗灾轻易不见了。
  记得前些年时,坡里和庄稼地里的蚂蚱特别多,扑蚂蚱都上了瘾,每逢周日,便领着儿子手持用苍蝇拍改成的细竹拍子,一路奔驰村西的卧虎山,不用20分钟,便到了一展身手的地段。山路两旁深沟的荒草上、荆棘棵、槐丛中,松针上只要你肯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刀螂、大花鞋、跳八仗、少马甲、釉蚂蚱的身影。一个中午下来也会有客观的收获。
沟底潮湿的草丛和大田蔬菜上潜伏着个小个很多蚱蜢,俗名叫“嘎达剪子”‘过冬仙’,最好拿。以前听人说,它是不能食用的,但近几年食用实践证明,这种蚂蚱可是宴请亲朋好友的美味佳肴呢。
  ‘拉屎扒地瓜,捎带扑蚂蚱’。大路两边的草坪中多大个蚱蜢,是飞不远的 “屎蚂蚱”可能因其头部生有两根长须的缘故吧。雌性体重是雄性的几十倍。前些年每见其交尾,还误以为是”母背儿“呢。雄性飞起来极快,有响声,如飞箭鸣镝,一来不好捉,二来难发现,而多数人因其体小,不屑扑它。但它却是酒肴的上品。
  小花鞋,即土褐色土黄色长有长翅的那种。上午十点至下午三点,不等靠近,它就飞起来,一展翅约有十几米远,还没等你跑到它跟前,它又一翅子窜上高空了,捉起来特别费神。但在早上和傍晚,有露水或天冷时,它便狂不起来。最可笑的是,早晨遇上它,歪着头、睁着一只眼,翅子斜着,有气无力地向前一窜,刹那便扎下来,那副滑稽样子很是可笑。
 ‘旱收蚂蚱涝收枣’。随着雨水的多少,蚂蚱的生活区域一年一个样。譬如每年的夏季由于雨水多的原因,蚂蚱在土里的籽虫都腌死了,蚂蚱就罕见了。每到农民秋收季节,山坡上、玉米地里、豆地里、地瓜地里都有它们的身影,特别是收割玉米或谷子的时节,蚂蚱都被农人从庄稼地里呼隆了出来,要是碰巧有庄稼收割,那才叫‘来劲’。
“秋后的蚂蚱,没有几天的蹦跶”。蚂蚱都有喜阳的习惯,所以,上午、中午和下午扑捉的方位就迥然不同。比如近午时分,阳光充足,各类蚂蚱会从大田里沟渠底飞到既朝阳又与沟崖相交的坡埂上,还有的群聚到草坪与深沟的结合部位,一拍子下去,保证不会落空。到了秋暮冬初,绿丛少了,蚂蚱便多在麦地里栖息,这时的蚂蚱不易扑但最干净,如果不是贵客,是不会炸来上桌的。
  扑到的蚂蚱,必然还有一个煎炒的过程。首先把扑来的蚂蚱放于塑料袋中,扎紧口,让它在袋子里憋一夜,待它们的屎尿统统憋出来,肚子里就干净了。再放在一个盆里用滚开水一烫,摘取翅膀用凉水淘洗干净,撒上食盐,等盐进入蚂蚱的体内后,放进铁锅里煮。时间不要太久,蒸熟即可。出锅后的蚂蚱红红亮亮的煞是好看。放于有风有阳光的地方晾晒,顶多晒到七八成干,千万不要晒干了,必须留有一定的水分。最后再装进塑料袋,储存冰箱。什么时候用,拿出来煎炒就行了,这样煎炒的蚂蚱油酥脆口,成为招待客人的最佳酒肴。




作者: 朱玉富 联系电话:15264381169
电子邮箱:zbwbzyf@163.com   QQ:1052171498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