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那些关于饥饿的记忆

来源:作者:王伟时间:2013-01-28热度:0

中午在职工餐厅吃饭的时候,餐厅主管过来征询关于伙食的意见,众人一阵七嘴八舌,伊走后,我幽幽来了句:像我这种从不挑食的人,别人要问我伙食的好坏,我是万万道不出个所以然的。
  为了证明自己的不挑食,我还特意举例说明:曾经有一次奶奶用烂白菜叶煮了一大锅猪食,不明内情的我趁奶奶不在偷吃了两口,待奶奶回家后大呼好吃;大学时,我们要是没钱了,就天天在学校的餐厅吃一块五一份的青菜面,面的味道不怎样,但分量特别足,要是实在没钱了,就天天吃一块钱四个的馒头来充饥,连着吃一个星期我都不会吃腻……
  不可抑止地想起了那些关于饥饿的记忆。
  小时候,家中经济拮据,那时的伙食似乎总也离不开大白菜、土豆这两样东西。常常是母亲烧好一盘大白菜,兄弟三人拿着碗筷围在桌边狼吞虎咽。那时不像今天的每餐饭都有好几个菜,常常是一家人围在桌边,桌子中央只放着一盘大白菜,有时等到母亲坐下准备吃饭的时候,一盘大白菜已经被我们兄弟三人抢光了。后来母亲觉得有必要为吃饭定个规矩,开始试着用筷子在一盘菜上面压出痕迹,分成等量的四份,每人只能吃自己份内的菜,抢菜吃的记忆才宣告终结。
  有时候改善伙食,一餐中烧了两个菜。母亲照例将珍稀一点的菜肴分成几份,稍普通一点的另一盘菜则任由我们夹食。这时年龄最长的大哥又在吃的过程中发现奥秘了:要先吃“公共”的一盘菜,后吃自己的那一份菜。因为自己的那一份始终是自己的,放在那里也不会有人来抢,“公共”的抢完就没有了。“公共”的菜一般口味要比“私有”的那一份差一些,按照大哥的理论是要先吃口味差一些的那道菜,所以大哥将自己的理论美名曰“先苦后甜”……
  邻家男孩在他家是独续香火,所以在家里很是受宠,常常能吃到煎饼卷白糖,还有煎饼卷花生油,每次看到都让我分外眼馋。记忆深处,有一次母亲睡熟了,大哥偷偷拿出了用纸包住的一小包白砂糖,兄弟三人提心吊胆地躲在里屋偷吃,一边吃着,还要一边担心被母亲发现。依当时的感受来看,觉得那一粒粒晶莹的白砂糖似乎是世上最美味的珍馐!
  大学时,因为没有生活费而吃青菜面或是吃馒头更是常有的记忆。和我一起吃青菜面或馒头的同学大多是因为沉迷网络游戏而把生活费花光了,那时我并不痴迷以上二者,却不知为何,也常常手头拮据(此处略去辛酸回忆若干字)?
  印象最深的有一次,手头只剩下十五块钱,父亲却说还要再过一个星期才有时间给我打生活费。我仔细将这十块钱规划了一下,觉得这钱要过一个星期还十分充裕,所以先犒劳自己吃了一碗青菜面,吃得饱饱的好迎接接下来只有馒头的日子。哪知屋漏偏逢连夜雨,学校突然通知要捐款,我因为是班干,最少要捐五块。捐了五块之后,我手中所余已不足十元,我硬是用它坚持了一个星期……
  其实关于饥饿的回忆并不一定都是辛酸的。就比如大学时单凭馒头度日,因为身边有一群同学都是这样过活,所以大家都十分坦然。那时的馒头一块钱就能买四个,而且分量很足,学校每天中午和晚上还有免费的汤喝(这里要隆重表扬一下我的母校),我们这群没钱的孩子拿一块钱解决了自己一天的伙食之后,躲到床上想想这世上还有那么多人吃不饱饭,竟然觉得十分满足!
  工作之后,虽然手头仍然十分拮据,却再也不用为了饥饿而忧虑。蓦然回首,发现那些关于饥饿的回忆里,让我感悟最多的,竟是生活的种种美好!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