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热闹场面
来源:作者:杨跻时间:2013-01-08热度:0次
陕西“八大怪”其中之一怪就是板凳不坐蹲起来。关中汉子,手端大老碗,随便找个地方,就地一蹲,便不管不顾的咥起饭来。仅一蹲字,便把关中汉子不拘小节,生性豪爽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这样的形象,这样的场景,像一幅永恒的画面一样,永远定格在陕西人的脑海之中。
在外漂泊多的我,那天回到故乡,正是饭时节,村道里空无一人,显得有些冷冷清清。偶尔听见一声狗叫,还有不知从谁家的院落里传来的母鸡下蛋后的鸣叫,再就是从村道中央传来的妇人训斥孩子的声音,除此之外,再也听不到一丝的响动。整个村道静悄悄的,宛如一湖平静的水面,当年村道里吃饭时的热闹的场面不复存在。
在关中平原的农村,每到吃饭时节,村里的男人们,都端着碗,从各家各户的院里,纷纷走出来,蹲在自家的门口,便开始大口大口的咥饭。出来晚的,便端着碗紧挨着最早蹲在自家门口的人蹲下来,一边拉话,一边咥饭。随后,纷纷从各家各户走出的男们人,在村道里一字儿排开,一个挨一个的蹲下来,很快,一街两行,蹲满了端着大老碗的关中汉子们。人们一边拉着家长,一边咥饭。生性豪爽的关中汉子们,说起话来,像吵架似的,依然是高喉咙,大嗓门,仿佛天生一幅天不怕地不怕的胆量。用关中女人的话来说,饭还把你的嘴堵不住,生怕别人把你当哑巴?面对自家女人的报怨,关中汉子们往往是一笑了之,自我安慰到,女人家家的,头发长,见识短,谁和他们一般见识,此刻的关中汉子,表现得相当的有男子汉的风度。
关中人习惯每天两顿饭,早饭一般在十点左右,午饭一般到了下午三点左右。在那个困难的年代,农村人的生活极为简单,每天除了喝包谷糁,就是面条。早饭几乎都是包谷糁,午饭几乎全是面条。每到吃饭时节,一街两行的关中汉子,把嘴伸向大老碗,喝包谷糁时嘴里发出滋喽滋喽声,吃面条时嘴里发的唏溜唏溜声,倾刻间便在村道里此起彼伏,宛如一曲乡村吃饭的奏鸣曲,响彻整个乡村的上空。那热闹壮观的场面,绝不亚于国宴。
看似很随意的饭场,其实显示着每个家庭主妇的精明和能干。在还没有包产到户的那个年代,人们同时出工,同时收工,但每个家庭的开饭时间有早有迟,开饭早的,说明家庭主妇麻利;开饭晚的,说明家庭主妇笨拙。开饭早的,早早出来蹲在自家的门口,后面出来的人,纷纷撵过来,整个村道的饭场,便集中到了最早出来的那个人家门口,主人家的脸上便洋溢着自豪和喜悦之情。
看似很随意的饭场,其实显示着每个家庭主妇的厨艺水平。每到饭时节,村里的男人们不约而同的从自家的院里,一个个一手端着一个大老碗,一手端着一个小碟子,靠着墙根蹲下。看似人们热闹的拉着家长,其实,每个人都像个间谍似的,有意无意的用眼横扫一下,每个人小碟子里的菜便尽收眼底,然后便在心里排出个一二三四来。
看似很随意的饭场,其实显示着每个家庭主妇的治家水平。精明能干的女人,每天的饭菜变着花样,自家的男人,便在村人面前显得很有面子。精明能干女人的男人,每天端着女人变着花样的饭,蹲在人堆里,有意把碗端得低低的,好让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碗里。笨拙一点的女人,男人在村人面前也显得没有面子,便在吃饭的时候,把碗端得高高好的,生怕别人看到自己的碗里。每次回到家里,便让自己的女人去精明能干的女人家里取经。精明的女人,便会毫不保留的把自己的经验全部传授给笨拙的女人。村里的人虽然暗地里相互较劲,但只要村人有求于已,便会悉数传授。村里的人相处得和和睦睦,只要一家有事,全村人都会前来帮忙。那样的年代,生活上虽然有些贫穷,但人和人之间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仍然让现在的人们怀念当年的那个时代。
随着包产到户,人们开始寻找致富之路,村里的青壮劳力,几乎全都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全是老弱病残。人们的腰包日渐鼓起,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却日趋淡化。村里来个亲戚,竟然没有人认识,偶有认识的,也会以不知道主人在什么地方而推辞。记得在那个有饭场的年代,村里来个亲戚,几乎整个村道的人都知道,几乎整个村道的人都认识。如果遇到主人不在家里的亲戚,村道里最先碰到人,便会跑到田地里,把主人给找回来。
怀念那个热闹的吃饭场面。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