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雨霏霏祭诗魂
——悼
“轻轻的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徐志摩先生是我们敬仰的一代诗人。80年前,他的诗魂随开山的云朵一起飘落,在此,为文化之城济南洒下永恒的纪念……”半个小时后,当大家围坐在一起,举行“纪念徐志摩先生在济遇难80周年座谈会”时,主持人王海峰明显带有诗韵的开场白,分明让大家感到了一种“甜蜜的忧愁”!
80年啦!
(1)天哭了
从14日开始,济南的天就一直阴着、阴着。树叶儿飘零,出门的人儿纷纷脱了秋衣换冬装。到16日,竟下起了雨!绵绵无尽的雨,一直下到19日的正午。
16日下午晚些时候,接到济南作协副主席王海峰的电话,说明天有一个活动,到长清祭奠徐志摩在济遇难80周年,问我有没有时间和兴趣参加?我不假思索的答应,时间没有可以挤,兴趣当然有。情不自禁,我想到30年前,最早接触志摩的诗的情形。
那时,我们风华正茂。一位朋友买了一本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带回来,引起了大家不小的“骚动”。原因来自其中的两首诗,一首是郭沫若的《Venus(维纳斯)》,一首是徐志摩的《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一首》。当时,郭沫若的大名如雷贯耳,曾任中国文联主席,且和毛泽东多有古体诗词唱和,充满了政治色彩。但,他的早期的这首白话诗让人想入非非:我把你这张爱嘴/比成着一个酒杯/喝不尽的菊萄美酒/会使我时常陶醉!//我把你这对乳头/比成着两座坟墓/我们俩睡在墓中/血液儿化成甘露!而徐志摩的诗就含蓄的多了: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都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那年,我们都十八九岁,正是心旌飘荡的时候。诗歌的好与非好还是能品咂的出来的。后来又读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偶然》等,对这位新月派诗人的浪漫诗作非常钟爱。只是,想到他在济罹难处凭吊一回的想法,一直没能实现。
17日晨,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早8:00,在山东省体育馆北门集合。经十路上来来往往的人群,擎着各色的花伞在游动,如同烟雨的江南。他们肯定不知道路边的一群人,此日将行的目的地。该来的都来后,便向着济南西南长清方向出发。同车的有诗人陈忠、王海峰等,聊起徐志摩的遇难地,最初的报道是“白马山”,现在是“开山”,王海峰说,这是济南的老作家任远先生亲自寻访考证出来的。今年11月21日,是任远先生逝世10周年,昨天济南文化届刚刚举行了《任远文集》出版座谈会。书中就提到了这事。
近一个小时的车程,到达长清大学城,在山东师范大学的门口等齐了当地与外来的有关人员,遂转到对过,沿小路冒雨上山。由于路窄、多泥、雾大,汽车跑过了头,又往下倒,近10点,才靠近松林中的两块石碑前。当工作人员搬着花篮、沿崎岖小路疾走,白发长者被人搀扶前行,我的心里竟涌起一股别样的滋味。诗人啊!我们来了,来到了你罹难的“开山”,此时,
10点01分,当王海峰把两条通红的条幅与花篮工工整整地摆在“徐志摩纪念公园”的石碑前,一阵急促的雨滴噼噼啪啪打在了“隆重纪念徐志摩先生在济遇难八十周年”和“济南作协及诗人敬献”的字纸上,如同读先生的诗歌感受到的音乐美。主持人陈忠宣布“向徐志摩先生默哀一分钟”,脱帽低头,我听到了自己的心跳。
雨,一阵一阵,冷冷的打在脸上!天哭了!
10分钟不到,20多位参加悼念的人匆匆下山。同行的长清区作协主席陈莹说他昨夜读了两篇文章,哭了两次。一次是徐志摩去世后,林徽因把梁思成带回去的失事飞机的一块烧焦的木头挂到卧室直到去世;一次是林徽因去世后,为此一生未娶的金岳霖召集朋友们吃饭,缘因是“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
(2)念故人
17日上午10点30分,参加祭拜的人们从开山上下来,聚集到长清区崮云湖办事处一座三层小楼里,举行“济南徐志摩先生在济遇难80周年座谈会”,追思诗魂。主持人王海峰的开场白,再次将人们引入到一种深深的怀念氛围。他说,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各位诗家,在我们敬仰的徐志摩先生在济遇难80周年之际,由济南作家协会发起,山东省及济南市著名诗人、诗评家在这里隆重举行济南徐志摩先生在济遇难80周年座谈会……。徐志摩先生是我们敬仰的一代诗人。80年前,他的诗魂随开山的云朵一起飘落,在此,为文化之城济南洒下永恒的纪念。2006年3月由《诗刊》社和长清区政府等部门在此树石立碑,倡导创建徐志摩文化公园,之后不断有社会人士呼吁奔走,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先生在济遇难80周年之际,怀着对一代诗人深深的敬仰和对济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责任,特别是在深入贯彻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下,为更好地凝聚全市广大作家、诗人的思想,以优秀的作品回报社会,特举行本次座谈会。”
随后,大家畅所欲言。长清区委宣传部的一位领导说,徐志摩的生命虽然短暂,却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都曾经历过他新诗的熏陶和滋养。徐志摩遇难的地点,就在长清大学城科技园内,位于山东女子学院、山东工艺美院东邻的半山腰上。这是徐志摩与长清的缘分,也是徐志摩与济南乃至齐鲁的缘分。今天到此追思文化名流,表达对学者先贤的敬仰,从而推动文学事业的发展,是雅事,是好事,也是济南包括长清文学艺术界的一件大事。著名诗人孙国章说:今天的活动搞得非常好。徐志摩是我们国家三十年代浪漫派的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在这里遇难,可以说是为情而死。在这里给他立碑,是长清的领导和人民做了一件很好的事情。在这个时候来到这个地方,拜谒
当年的崮云湖办事处主任,在徐志摩逝世75周年的时候亲自主持了立碑事宜的阴波先生满含激动地说: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这个活动,既是是欣慰、又是高兴。大家在这里怀念80年前遇难的徐志摩,我刚才站到那个山坡,我怀念的是我们五年前为徐志摩立碑的情景。我也觉得,
座谈会上,当地的一个老领导、老作家说:75周年时,他老家海宁的来过一个团,看到这个碑,非常感谢长清人民。另一位作家则说:这个活动非常好,体现了我们的人文情怀。平阴县作协主席宋俊忠在徐志摩遇难78周年的时候独自来过,并写下了《北大山上诗魂》一文在《山东文学》上发表。他说当时飞机没有导航,就沿着铁路线飞行。大雾弥漫,驾驶员降低飞行高度寻找铁轨,才不幸触山机毁人亡。他甚至在文中建议,要把这座山改为“徐志摩山”。
座谈会开的非常成功!大家的发言都被我录了下来,只是不知道为何,在山上祭奠的10分钟,点滴声音都没有。真是奇了怪了!
(3) 人不寐
晚上,我整理白天在开山上拍摄的照片并发给部分朋友,同时也发到相关的网站上。有齐鲁网、大众网等,还有“徐志摩吧”。
徐志摩吧是我清晨早起上网搜索志摩的有关资料时发现的。知道他们这几天要在徐志摩的家乡浙江海宁硖石镇举行悼念活动,其中有守夜、祭拜墓地、参观故居等,安排周密、人员众多。他们有自己的网站、有自己的qq交流群,每人都以成了“摩丝(徐志摩的粉丝)”为荣,非常热闹。同时还发现美国华美人文学会,要在
就这么及时,当我把8张照片以“济南诗人作家等
王海峰,笔名王展,是济南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今年8月当选为山东省作家协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作为市政协委员的他,2月份曾建议,在大学科技园区建设徐志摩文化公园。随后我马上跟帖:
随后,我上网搜寻“徐志摩 张洪”发现,张洪原来曾是山东女子学院外语学院的党总支书记,徐志摩遇难地就在学院的旁边。去年11月19日,他们学院团委的几位老师与“读书协会”和“晨曦文学社”的30多名同学,就组织了一次纪念徐志摩的活动。他说,很多学生
接下来的
知道海宁有浩大的纪念活动,18日一天我都也在激动中度过,并一直关注“摩吧”里的“动静”。我看到,在去年的11月,就有人在在摩吧发帖:19日又逢着志摩的祭日了,朋友们该拿笔写几个字吧。一个叫柳丝烟雨的留言:死了的人还活在大家的心中。这就是志摩!“蜜蜂”随之跟帖:志摩在哪里?志摩在哪里?志摩就在我们的心里!“汶上人在德州”则说:志摩将会因为他那不朽的诗句而获得永存!一个叫“孙志摩”的说:愿朋友们永保一份真、一份善念与美。别丢掉,那曾紧抱住的热情,灰黑色的夜里,暖着……。一天后,姓孙的志摩又留言:昨天在单位吃素整一日,同事不明缘由倒以为我念佛。每年那一天是那样的,衣服不来鲜艳,饭食简单清淡。心,随云飘旋,在天边。轻唤你,在平常日子里那还更多,更多……。
19日00:05,“素思玛的女人”以“热情的天真,诗意的信仰”发帖:
隐约中,我感到这个“素思玛的女人”不是一般的人!他一口一个“徐师”地叫着,且在19日的凌晨有留言:相信随着物欲横流到更极致,人们会更加思念我们的诗人!20日08:12又留言:诗人的生命本身,是一部更精彩的诗!直到两天后在网上看到新闻《徐志摩逝世80周年,众多“摩丝”赴海宁祭拜》里,提到杭州一家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
(4)情未了
从长清回济南,雨一直在下着。
汽车从千佛山下经过,拐到文化东路的一家打字社。同行的
据记载,徐志摩生前曾两次到多济南。第一次是在1922年10月,从英国归来后半年,他匆匆地来游济南,时值炎夏。当时的兴致非常好,晚上9点多了,还一定要去吃黄河鲤鱼,吃后并啧啧称赞“大约是时候久了,若鲜的一定还可口!”饭后10点半了,他又去逛大明湖,并卧在船上仰看疏星明月……这是王统照在《悼志摩》中描述的。徐志摩在同年9月发表在《小说月报》上的文章也记载:“游济南、游泰山、游孔陵,太乐了,一时竟拉不拢心来做篇整文字。”1924年4月22日,他又陪同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来济南,与林徽因“金童玉女”相伴左右,一时成为佳话。谁知仅仅时隔7年,在那落叶飘零的残秋,诗人乘飞机自南京起飞北上,至济南的西南部,还没有再看一眼济南的湖光泉流,就遇雾触山坠机,去了。
徐志摩死后,众多的朋友写了大量回忆性的文章来怀念他。包括林徽因、胡适、沈从文、郑振铎等。有的还细写了他去世前的“先兆”——一些不着边际的诗句,一些自言自语的话,如《黄鹂》中的:他一展翘/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他飞了,不见了,没了……/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还有那天出事时,上海家中他的相框突然从墙上掉下来,摔得粉碎的现象。同时,一些知名人士纷纷题写挽联、挽诗和祭文。如蔡元培的挽联是: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吴宓曾先后写了三首诗来悼念他,其一首为:牛津花园几经巡/但丁雪莱仰素因/殉道殉情完世业/依新依旧共诗神/曾逢琼岛鸳鸯社/忍忆开山火焰尘/万古云霄留片影/欢愉潇洒性灵真。
当时在青岛大学任教的沈从文听到消息后,曾代表梁实秋等朋友连夜乘火车来到济南,并到一个“似乎‘福缘庵’”的地方去拜祭徐志摩的遗体,和梁思成等把徐志摩送上了南下的火车。那段经历被他写成了一段文字《三年前的十一月二十二日》存世。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屈指一算,仙逝80年的徐志摩若现到活着,已经116岁了。早已过了正常的寿终正寝的年龄。在此时悼念他,不应该再有悲哀的情绪,但还是免不了有一些伤感。好在大家的感触被我及时的收录了下来,在现场大家应邀写在了我的采访本上——
陈忠:志摩先生是挥也挥不去带也带不走的一片云!
耿建华:雪飞千载,志摩不死!
孙国章: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袁中岳:美的理想,爱的圣地——徐志摩遇难处!
吴开晋:追求真善美,创造出优秀的文学作品!
阴波:百年诗魂,千年情圣!
杨健:至情至真诗永恒!
董超岩:在今天一个雨雾相加的日子,我们想到了徐志摩。
王海峰:百年诗魂,开山相伴!
宋俊忠:文学结缘,友谊长存!
李良森:借志摩之魂,结文学之缘!
陈莹:诗歌因激情而动人,人格因纯粹而高大!
尹悦:志摩的终点,我们的起点!
…………
尹悦是《济南日报》的一位女记者,差不多算90后,她的话也许能代表青年爱诗者的心声或未来!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