绊脚石与垫脚石
来源:作者:杨必正时间:2012-12-05热度:0次
公元1197年的金秋十月,武夷山北麓江西铅山县广袤的田野、含黛的远山好像被那位画家涂上了金黄与墨绿色的一幅油画。沉甸甸的稻谷在微风吹拂下,频频向路人点头,不知疲倦的摇摆着。惹得路人赞赏一片:今年的收成真好。
这天,居住在瓢泉的辛弃疾陪同远道而来的陈亮一同去福建武夷山,看望病中的老朋友朱熹。行走在紫溪畈上鹅湖古驿道上,辛弃疾和陈亮也被眼前的田园美景所感动。两位志同道合的文友,相聚甚欢,有说不完的话。一路走来,辛弃疾和陈亮兴致勃勃的谈诗论词,说民生、议社会。不一会就来到了紫溪岭脚下,翻过紫溪岭就是赣闽交界的分水关了。正当他俩下马要走路时,走在前面的陈亮座骑忽然被驿路边的一块大石头拌了一下,险些被摔下马。
这块大石头在驿道边和一户人家门前的小路的交叉处。石块呈乌黑色,如青蛙状伏在道边,露出地面约一尺。正在门前院子洗衣的村妇,看到两位骑着高头大马的客官差一点被大石头绊倒,急忙起身道歉说:“这块蛤蟆石给不少行人带来麻烦,真对不起!我儿子小时候跑出门也常常被绊倒。”
“那为什么不搬掉去。”辛弃疾说。
“我老公也问过他爸爸为什么不把这块石头搬掉去。”村妇说。
他老公的父亲告诉后人:“从他爷爷的爷爷在世住在这里算起,这块石头就一直立在这里。”他爷爷说,石头那么沉重又埋的那么深,要把它搬走谈何容易。儿子想想也是,要不然为什么前辈不把大石头搬开呢?
儿子娶了媳妇,生了孩子,当上了爸爸。石头仍然立在门前的路上,几代人都未搬走的大石,如蛤蟆状望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辛弃疾听了村妇的故事,对陈亮说:“正好我们也要休息一下。我俩是否看看能把这块石头挖出搬走。”
“算了吧!他们几代人都没有搬开,可能是埋的很深,或者本来就是和山体连在一起的。我们别费力了,出力不讨好。”陈亮一脸疑惑的说。
“老兄此言差唉!没有实践怎么就可以先下结论呢?挖挖看,力气用了,又会再来的,你说呢?”辛弃疾招来村妇拿出锄头、铁铲等工具和陈亮一道开始挖掘石头。他们先掘开铲除大石四周的泥土,村妇和她的儿子也来帮忙。十几分钟后,大石头就露出了底部。在床上养病的男主人闻讯,也急忙起床来了。他们惊讶的发现原来大石头埋的并不深,都被那块上大下小的石头外表蒙蔽了。辛弃疾、陈亮和这家人用一根大木棒合力翘起了大石头,下面塞进泥土和小石子垫高,慢慢就把整块石头挖掘到地面上。大家又拉的拉、推的推的推。不一会儿把大石头推到了路边的一处低洼处,然后在周边填上泥土。从此一块绊脚石变成了驿道上垫脚石,方便了来往行人。
辛弃疾和陈亮喝着女主人端上来的河红茶,心里感到无比欣慰。他俩休息了一下又上路了。两人边走边聊,议起了刚才“一块无用有害的绊脚石变成了有用的垫脚石议论开来。”最后一致认为:实践出真知;结论应该在调查研究之后。对任何一件事情遇到困难可以换个角度去克服,转换思维天地宽。阻碍我们去改变、发现和创造的,不仅仅是我们思想上的障碍和视觉上误判,还有消极的思维理念和与身俱来懒惰行动。看透事物的本质,不为表象所迷惑,搬走心中的顽石,眼前就会豁然开朗,甚至化腐朽为神奇,劣势变优势。
“同一块石头安置在不同位置,它发挥的作用与效果也不同,甚至是相左。”陈亮说。
“是啊!”辛弃疾回答:“量体裁衣,物以尽用。这又是另一个人才使用的问题。”
辛弃疾和陈亮聊着聊着,不知不觉来到了赣闽界山分水关。他俩站在分水关的城堡上,看赣闽间连绵起伏的山峦,听一阵接一阵松涛声,心驰神往,舒畅无比。(杨必正)
2012.12.5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