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秋日,在晋南大地行走

来源:作者:海风时间:2012-12-04热度:0

    时近深秋,金风送爽,轻拂我行走的心情,在晋南大地轻扬。于是,匆匆脚步中,我以一种微醺的姿态,尝试着走进散落在这片黄土地上的几许断章,走进那些美丽抑或古朴的人文和风光,恢弘抑或悲壮的现在和过往。
                                         拜谒关帝庙
    运城西南方,有解州。关于“解州”一词中“解”字的读音,在当地既不是“解放”一词中的读音,也不是“苏三起解”一词中的读音,甚至也不是梁山好汉中解珍、解宝等姓氏中的读音,而是读作“亥”音。讲解员的解释,印证了我从一开始在听觉上的疑惑,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解州关帝庙的拜谒。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由人到神、到圣、再到帝,受到世人的无限崇仰,各地建关帝庙供奉者甚多,尤以其故乡规模为巨,无怪乎解州人谈起武圣关公,举手投足间充满着喜悦和自豪。
    “忠义二字团结了中华儿女,春秋一书代表着民族精神”。近代书法家于右任如是评价和解析,并题在解州关帝庙大门的门柱上。秋阳正暖,南边结义园内的莲花池放着喷泉,池水高高低低地飞扬,没有什么特别的造型,在池畔依然绿意十足的垂柳映衬下,起起落落,飘飘洒洒。小桥边,几片不大的睡莲叶子紧紧连在一起,圆盘般脉脉浮于水面。眼前,桃林繁华落尽,不见旧时风景,惹人生发出无限感慨和莫名惆怅。1820多年前,那个桃花烂漫的时节,那个小小的桃园,端的是属于刘备、关羽和张飞三兄弟。就那么轻轻一拜,惊天动地,名震华夏;就那么轻轻一拜,情义参天,至死不渝;就那么轻轻一拜,注定天下三分,蜀汉兴衰。从此,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春来万枝红煞人的桃花是为他们而灿烂吗?
    结义园北面是威仪的关帝庙,正门为牌坊式砖构端门,带有垛口的围墙土红色涂料罩面,靠近地面处色彩已经淡去,墙体斑驳,露出里面垒砌的层层青砖。两侧青松挺立,花草正艳。两尊足有两人多高的铁狮子稳稳守护在门前。左右拱门上方,分别阴刻着“精忠贯日”和“大义参天”,中间较高大的拱门上方,20方阳刻人物花卉砖雕环绕着阴刻“关帝庙”三个大字。这也正是关云长挂印封金、美髯公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之真性情的写照。人流穿雉门、过午门,跨“山海钟灵”木坊、览御书楼,来到关帝庙的主体建筑崇宁殿上香祈愿。关羽神勇,列蜀汉政权五虎上将之首,桃园三结义、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攻拔襄阳郡、放水淹七军等等,书写了一段段传奇,一幕幕辉煌,成为河东人的骄傲,诸葛武侯谓其:绝伦逸群。唐以后,关羽更是备受历代朝廷和民间推崇,惟大意失荆州与败走麦城几被忽略不计,有诗赞其曰:“人杰惟追古解良,士民争拜关云长。桃园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帝与王。气侠风雷无匹敌,志垂日月有光芒。至今庙貌盈天下,古木寒鸦几夕阳。”北宋崇宁3年,也就是公元1104年,徽宗封关羽为崇宁真君,享君王之位,这在历朝历代的名将中无人能及。现在,民间皆尊其为武财神,关帝庙内的关公塑像,也主要是以财神爷的身份出现在香客和游者面前,因此庙宇内香火旺盛,人烟不绝。崇宁殿前建有蟠龙石柱,虽做工略显粗糙,但可见关老爷在人间地位之显赫。走过“气肃千秋”坊,印楼与刀楼分别陈列着汉寿亭侯印和青龙偃月刀,伫立东西,遥遥相对。中间,东边两棵、西边一棵千年侧柏,虬枝横斜,远观似两条参天巨龙,盘旋在高大的麟经阁前。麟经阁为二层三檐歇山顶建筑,其结构建造奇特,二层回廊的廊柱,直立在一层垂莲柱上,垂柱悬空,如空中楼阁,让人称奇。二楼光线暗淡,借助手电亮光,可见神龛暖阁中供奉有关羽夜读《春秋》像,阁壁上密密麻麻刻着正楷体《春秋》全文,字迹精美,令人称奇。楼顶有三个独特的藻井,中间一个是凹形的,东西两边各有一个是凸形的,分别由240块榫铆环环相扣而成,卸一块而全部脱,堪称一绝。可见,当时的建筑艺人为了心中崇敬的圣人,建造这座春秋楼时所用心思之细腻和缜密。
    庙内有后花园,树木葱茏,花草满园。花圃中,月季正艳,冬青茂盛。路边,排列成行的栾树上一簇簇桔红色的蒴果,状若灯笼,十分美丽。集红、黄、绿三色于一身的鹅掌兰,一丛丛,在甬道边绚烂。三叶草纤小柔嫩,绿意铺地。一棵红枣树把自己佝偻成一座嶙峋的假山状,几多突兀,几多深洞,饱受风霜,其中一条粗壮的树干已经枯死,余下的三四条枝干上挂着零星树叶和几颗干瘪的红枣。这些,给肃穆的关帝庙平添了几许清雅韵致。东侧一隅,“威震华夏”的大幅标语下,一群年级约莫十四五岁左右的学生锣鼓队,正神采飞扬地表演着激壮的鼓乐,如临疆场,战鼓声声,万马奔腾,催人奋进。
    我轻轻地走出来,“义炳乾坤”龙狮雕塑静静地在庙前广场矗立。看过了庙内的香烟缭绕,我想我会更记着这一尊凌然的花岗岩雕塑。它会这样栉风沐雨,一直矗立下去吗?
                                         登鹳雀楼
    最初认识鹳雀楼,是在小学课本上学到的古诗《登鹳雀楼》,相信凡是读过书的人都一定背得烂熟于心。我来到永济蒲州之西,就是为了一睹这座一直存于心间的,可以望到奔腾黄河的名楼之雄姿。
    天气灰蒙蒙的,不冷不热亦无风。当远远地望见这座号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的时候,我知道自己不是在做梦。许是来的季节不对,人迹寥寥,偌大的广场显得异常冷清和空旷,这与我想象中游人的熙熙攘攘络绎不绝相去甚远,实在是枉了这“天下黄河第一楼”的名号。
    地阔人稀,这样的历史文化胜地很适合悠然信步,细细品味。漫步在宽阔的广场,来到一圈花砖铺就的图标位置上拍击自己的两只手掌,你会听到从楼体内传来悦耳的回声,让人感到一丝神秘。来到近前,踏上又长又高的台阶,仰头观看,70多米高的鹳雀楼巍然耸立,雕梁画栋,色彩鲜艳,正中挂一蓝底金字横匾,著名书法家沈鹏题书:“文萃李唐”。两边立柱的楹联亦由沈鹏所书:“凌空白日三千丈,拔地黄河第一楼。”楼内装修一应俱全。平展展的大块地板砖,明晃晃的玻璃窗,亮堂堂的电灯,裸露在外涂满银粉的暖气管道,快速升降的电梯等等,若不是外观的翘角飞檐和里面展厅的陈设,真以为这就是一座现代化的商业购物中心。听了讲解员的讲解,才知道原来始建于北周时期的鹳雀楼,在元初之时就已经毁坏了,现在的鹳雀楼是10年前才重新修复的,不但变木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因河水改道还在原址上往西位移了2公里,不然的话,即使登上楼顶,也望不到黄河。在这样一座现代化建筑里寻访古人足迹,略感有点滑稽,游兴自然也打了折扣,或许先前看到景区的寂寥也与此有关。
    既来之,则安之。登上楼梯,移步各个宽敞的展厅,冶铁、酿酒、制盐、纺织等蜡像场景展示生动形象,惟妙惟肖。尧王访贤、舜耕历山、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嫘祖纺丝、司马光砸缸等故事在此图景再现,这些中华民族的先祖先贤们,在邈邈历史长河那端,催生出了远古的黄河文明,几经发展,流传于今,形成了厚重如土的黄河文化乃至华夏文化,的确值得我辈顶礼膜拜。登上顶层,远处有雾。楼南绿色的树林上空,两只不知名的白色的鸟儿盘旋着飞过,我宁愿相信那就是书中提到的美丽的鹳雀鸟,正飞向不远处的黄河之滩。转至回廊西南角上,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之涣的塑像,赫然站立在粗壮的楼柱边的廊檐下,褶皱处有铜锈显现。几位先期而至的游人正站在塑像前拍照留念。只见诗人左手执纸,纸张若飘;右手挥笔,笔头锃亮;两腿挺立,袍服飘逸;昂首挺胸,凝神远眺;气势不羁,遍体豪放。一首冠绝诗坛的《登鹳雀楼》跃然纸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从此,普通的鹳雀楼因王之涣而闻名天下,不得志的王之涣因《登鹳雀楼》而享誉神州。倚栏西向远眺,不见巍巍中条山。俯瞰楼下,林带丰茂,几只鸵鸟在林隙间悠闲地踱步。远处氤氲雾气中,隐约可见一条长长的带子横亘,有人用手一指说,那便是奔腾到海不复回的黄河了。4年前,途径风陵渡黄河大桥,我曾透过车窗玻璃望到过黄河,那时的黄河像是一位减肥没能成功的女子,没有宽阔,没有轰鸣,没有湍流,只拖着细瘦的病体迤逦而去,河床一片片裸露在阳光下,发出无声的叹息。时至今日,尚不知我们的母亲河是否伤愈,重新焕发出她的奕奕神采?遥想,晋阳人王之涣立于大唐黄河东岸之巍峨楼阁,看到了山峦叠嶂,看到了红日垂空,看到了流水奔腾,感受到了大海的无限宽广。他以大气为笔,以情怀为墨,以心灵为魂,将壮丽景观与精神取向水乳交融在这短短的20个字中,完成了诗人一生中堪称最为精彩的吟诵。事实上,还有很多诗人登咏过鹳雀楼,却始终不及王之涣此篇脍炙人口。今天,我没有看到季凌先生笔下如此雄壮的景色,带着些许遗憾,悻悻然下得楼来。一楼宽敞的大厅里,有游人点了仕女古筝弹奏表演,一曲《高山流水》铮铮声响,慷慨急楚,委婉动听,让我感觉到一缕古韵萦绕,仿佛自己就身处盛唐,正站在鹳雀楼一角,眼望浩浩黄河,凝神聆听诗人登高赋诗,壮志豪远,激情澎湃。
    古筝声了,意犹未决,但我终究还是要擦肩而过。踏过一座三孔石拱桥,转身回望,湖水平静,一泓碧波拥一堤垂柳一株细松一幢高楼,静默成一幅依稀入镜的图画。迷蒙间,心潮涌,却似穿越了时空的羁绊,悠荡成我岁月深处珍藏的一枚书签。
                                         问情普救寺
    有别于一般的寺庙,永济普救寺在全国众多寺庙中独树一帜,不光可以烧香拜佛,还可以沐月寻情。当然,是追寻那一段经由西厢流传的爱情传奇。刚刚辞别鹳雀楼,我便踏上了寻访这一传奇的旅途。
    来到普救寺的时候,已是下午时分。眼前的普救寺依山塬而建,四周松柏环绕,林木荫翳。对面的山坡上,满眼不知名的小黄花像是野菊花的一种,开得热情奔放。普救寺与鹳雀楼号称分列永济蒲州东西的“双子星座”,在中国文学史上久负盛名,占据着相当的位置。山门前两尊白象石雕,宽厚的砖砌影壁上是佛界领袖、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生前所书“普救寺”三个大字。拾级而上通往大钟楼,两侧藤蔓丛生,青松林立。由下及上,石栏的铁链上拴满了一个个同心锁,有的很崭新,上面刻着一些祈愿祝福的字样;有的已经生锈,字迹混沌一片,无法辨认。这些慕着张生戏莺莺美好爱情的善男信女们,也把两个人的心愿连同各自姓名锁在一起,拴在了当年“白马解围”的观阵台前。时光匆匆,世事变幻,心愿再美好也终归是心愿,到如今却不知又是几人欢喜几人愁的光景。
    普救寺的标志性建筑,是一座砖制密檐式四角方形舍利塔,因了一部成为戏剧经典的《西厢记》,永济人美其名曰莺莺塔。站在寺外,远远就能望见这座雪松翠柏簇拥着的纤逸清秀之塔,看来称其为莺莺塔,确不为过。仅仅是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就足以引人心动,愈发想一睹其芳容娇貌。如果不听讲解或者不看简介,不谙建筑的你我,绝对不知道眼前这尤物是一座唐代建筑,原称永清院,并且于明嘉靖年间重修。塔西的地面上卧放着一块光滑的大石头,游人以小石块相击,就会听到由塔中传来“呱呱”的蛙鸣之声。看着别人敲着好玩,我也跟着凑了个热闹,俯身击石,仔细听来,蛙声清脆悦耳。究其缘由,与鹳雀楼的击掌回声大同小异,皆属建筑技艺之奇和地理方位之巧的完满结合。从建造年代来说,莺莺塔当为回音建筑之先奇。只是,我不知道当初张生邂逅崔莺莺后,可曾来这里击石以悦之。倘若如此,岂不打扰了梵音中清修的一干寺僧?他又怎能顺利借宿在大雄宝殿西侧的西轩,与心仪之人隔窗相望,继而思念成灾,引出一段待月西厢情相牵的人间佳话?
    西轩也是张生读书的房间。站在屋内,我想从窗户上往东望,看一看能不能看到西厢,轩窗是固定的,麻纸糊窗,怎能看到?转悠着,眼前是一处红墙的所在,西有梨树弄枝摆叶,东有雪松苍翠挺立。中间一座门楼,彩色琉璃瓦的屋顶,瑞兽为脊;古朴雅致的垂花门,红灯高挂;扇形黑底匾额高悬在正上方,上有金色行书“梨花深院”潇洒俊秀字样。这座位于大雄宝殿东侧的院落,就是《西厢记》中当年崔莺莺一家寄居之地。院门迎南而开,两侧门柱一副黄底青字联,选自北宋词人晏殊的七律诗,读来意境优美,尽显诗情画意:“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进得梨花院内,绕过一座精致雕花的屏风式影壁,只见典型的三合院结构,拾掇得十分整洁。正房为老夫人居室,西厢房为莺莺小姐和丫鬟红娘的居室。从西厢东望,在东厢房与院子南墙相隔的地方,围有稀疏的护栏,里面置有一块太湖石,嶙峋直立,四周修竹绰约,风吹影动。东墙外,一棵杏树将茂盛的枝叶探进梨花深院,与一蓬翠竹紧紧相拥。站在墙外顺着杏树往上看,院墙上有残失的瓦痕。据说,当时大胆的张生就是攀上这棵杏树跳至院中,与莺莺小姐偷偷相会的。“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滢滢月光皎洁,绰绰竹影婆娑,纯纯梨花飘香,撩拨了西厢佳人一池春水荡漾,引得西轩才子踏月来两情相悦。于是,有了红娘牵线,有了书信传情,有了信誓旦旦,两人终是冲破樊篱心相印,一路曲折结连理。爱情是美好的,爱情是永恒的,爱情是令人向往的。元代剧作家王实甫,把一个始乱终弃的唐代爱情悲剧,改编成这样一个花好月圆的经典故事,符合中国人一贯的审美观念和民间意愿,反倒让人们遗忘了作为西厢故事原型的唐代中晚期诗人元稹,而只记得了他的那句著名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月色美,能迷人;月光洁,可虏心。无数人间的爱情佳话,皆是“月亮惹的祸”吧?很多美好的故事,在时光的流淌中,早已物是人非,而那个见证着美好过往的,可以阴晴,也可以圆缺的月亮,依然高悬在我们的头顶,用如水柔情诠释着爱情的经世不断,万古长青。站在梨花深院,我没有看到月夜西厢,我看到了一座侧面的莺莺塔,在簇簇翠竹的掩映下,高巧玲珑,秀丽挺拔。
                                          走进李家大院
    日头微微隐藏在灰色的天幕中,没有一丝风。此刻的我,静静地站在万荣县闫景村李家大院的广善门前,欣赏山西凝重的大院文化风景线之一瞥。
    青砖砌就的高大门楼上上下挂着“李家大院”和“慈善世家”两块横匾。圆筒形的灯笼高悬,红艳艳的,为青灰色的门楼点彩。门楼两侧是一副刻字长联:“一部沧桑身后留画梁几许依山独秀,百年风雨门前有善亩万千与我同耕”,道出李家大院是以农耕起家的本质。进了广善门,顺着一排排红灯笼前行,整个大院收拾得干干净净。新区内遍植花草树木,充满了生机。虽近深秋,樱花、榆叶梅、紫薇、腊梅、大叶女贞、栾树、冬青、柳树、油皮松等等,绿意仍存。倘若夏季来,这里绝对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花园。
    李氏家族从第十三代贩运土布发迹,到商号林立,再由商入工,直至成为民族资本家。无怪乎整座院子占地有近千亩之大,精致的聚财型四合院,精美的各种雕刻艺术,令游人无不啧啧称赞。在老区各个堂院间穿行,到处充盈着古朴凝重的气氛,也让我这个不懂建筑之辈大饱眼福。同福堂的院门楼与我们常见民间建筑不同,而是借鉴了欧洲“哥特式”建筑高、直、尖的建筑风格,配以晋南传统民间砖雕艺术,中西建筑文化相融而成,二进院门复为传统建筑形式,门楼上的木雕有锦鸡牡丹、二龙捧寿等图案,线条明朗,雕刻精细。私塾院月亮门内,加装有日式推拉木门,美观实用,门楼上七层镂空砖雕精美绝伦,造型生动,尤其是门内两侧的砖雕联:“知道诗人赋绸缪,止邱黄鸟叶绵蛮”,是先由书写者在泥坯上用手指写好,再由工匠烧制而成,其中“绸”字已经脱落,彰显岁月沧桑。同德堂的院门构造巧妙,暗藏六道机关,进出各有三道,表面上很难发现,在当年日军侵占李家大院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古民居群落里,最不可或缺的是一座座民风淳朴的影壁。李家大院的影壁各式各样,在一次次转厅进堂之间,无不给我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建造于1711年的一字影壁,是李家大院砖雕工艺的经典之一,镂空雕的斗拱,东边是鹿鹤同春图,西边是松鹤延年图,中间是麒麟八祥图,四周辅以精细的雕花,让人惊叹雕刻艺人的高超技艺。同福堂的影壁由八字影壁和一字影壁组成,好像一个大门敞开,正在迎福纳祥。十二面影壁造型独特,人物、瑞兽、花木,雕刻栩栩如生。主宅院外的廊院东墙是一座影壁,上面的砖雕“司马光砸缸图”精致光亮,活灵活现,两侧是砖雕楹联:“拥林千顷眼底苍浪方悟种德若种树,存书万卷笔下瀚海才知作文即做人”。让人从中既欣赏到优美的砖雕艺术,又可见当时的李氏家族对私塾教育的高度重视。西康门南边的墙上是一座百善影壁,上面用各种字体雕着365个“善”字,有的龙飞凤舞,有的规规整整,有的圆润,有的豪放,有的俊秀,有的洒脱,据说均出自商、周、秦、汉等各个历史时期的书法名家之手笔。这座影壁是用以告诫后人,一年365天,每天都要行善,才能积德。李家虽贵为富商,家大业大,但质朴、善良的民风由此可见一斑。
    善无大小,善无多少,善无止境,善不等待,善不图报。这是李氏家族能够在山西兴盛多年所一直奉行的宗旨和秉承的要义。李氏家族善行展厅里,一幅幅雕塑场景图尽显民风家风之淳朴,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欣赏。主要有四:一是李氏家族,赈济水灾。清光绪二十年,洪水暴发,村民扶老携幼避难庙宇,百余人衣食无着。李氏家族为村民取土盘灶,劈材煮米,舍饭施衣,洪水过后,又拿出钱粮,帮村民重建家园。二是举债赈灾,感天动地。民国17、18年,山西连逢大旱。秋未收,又逢奇寒,李氏兄弟倾力相救,甚至自家举债赈济灾民,并分三处设粥场舍饭,使许多人存活下来。三是修建西安防空洞。抗日战争时期,为保护家人和街坊四邻的安全,在西安市的甜水井街靠南城墙边修建了一个可容纳百余人的防空洞,免遭了日寇轰炸。四是赈济河南难民。1938年6月,蒋介石制造河南花园口决堤事件,为了救济逃亡西安的难民,时居西安的李家人拿出银钱,帮助难民度过难关。谁都知道,人做一件善事易,做很多件善事难,做一生甚至几代人皆做善事难上加难。然而,李家人做到了。
    善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的烟云散去,人生的风尘漫卷,逝去的是李家大院曾经的辉煌,留给后人的是一座古居大院,存于世人心中的是悠悠的善良德行。想起近来社会上屡有老人倒地而路人未敢扶的诸多事情,我的心中别具况味。抬眼望去,树荫下的广善门,红灯高悬,静默无语。
                                         游走绵山
    山路弯弯,坡陡路险,我来到汾河之阴的绵山之时,一轮红彤彤的夕阳转瞬间湮没在西天浓厚的云雾中。
    抬眼望,顶着枯黄叶子的灌木丛,苍翠的小松树,飞檐翘角的凉亭,壮观的“之”字形天梯,峭立的山崖,色彩斑斓的远山,组成一幅格调清新的秋景图。一个庞大的寺庙建筑群出现在半山峭壁上,崇阁峨殿,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气势雄壮。让人慨叹建造者的胆魄和艰难。这片群落建筑叫大罗宫,被称为天下第一道观。我登着立立的台阶往上走,感觉整个庙宇就在头顶上悬着。走过财神殿、救苦天尊殿、三官殿、三清殿、药王殿等众多殿堂,还没转完,就发现各个庙宇都很宽大,但是进香者甚少,始觉天近暝色。眺望对面,群山苍茫,绵延起伏,轮廓分明,清幽冷峻。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这里的天气明显比山西最南边冷得多得多,是典型的北方深秋之状了。
    夜宿山中店,旁即峭壁,黑黝黝的,让人心惊。屋内送了暖气,于是,便生发出一份入冬后的融融心情,让人睡着温暖、踏实。
    天亮了。山中的空气格外凉爽,吸一下让人心情舒畅。水涛沟是一道山谷,自然风光秀丽,是很多游人必到之地,我自不例外。其时,各种落叶林木大多叶落殆尽,光秃秃的枝桠萧索地直立或横斜着,地上堆积着厚厚一层黄叶,偶有几片桔色的树叶闪现,摇曳在河水边,很是惹眼。两条细长的飞瀑,飞珠溅玉般飘然而落,汇入沟底河中。若是雨水充沛之季,想那从天而降的瀑布定会更显雄壮。河流极尽洒脱之态,顺着山势迂回流淌,或湍急,或舒缓,穿小桥,绕巨石,一路淙淙而歌。山壁上的一些石刻或草或篆,无不表达着书者的游览感受。如:高人矮山,清心浊水。静观。涤尘。听涛。绵山道深。一块巨石上刻着《知章醉酒》的故事。说唐代诗人贺知章性格旷达好饮酒,和李白、张旭等是好友,合称饮中八仙。唐开元七年,贺知章游绵山至此,留诗一首:“别离江南岁月多,绵山修真消劫磨。常见门前涛沟水,不思他山镜湖波。”河畔,四明狂客的白色雕像醉卧巨石,手执觥盏,壶倾酒溢,双眼迷离,神情陶然。
    和水涛沟的开阔相比,栖贤谷更多了几分幽静。这里的“贤”,当指春秋时代的介子推。两旁的山上,多为落叶乔木,干枯的树叶满坡,偶有一只小松鼠窜过,引起阵阵窸窣声响。两山之间夹着一条仅容两三人并排甚或一人穿行的狭窄沟谷,一条小溪涤净千年岁月尘埃,潺潺奔流,水里虽有衰腐落叶,但极为清澈,用手触之,顿感冷冽。前面,几个年壮的女游客,踏着木板铺就的铁索桥,晃晃悠悠地往峡谷里走,个别木板就浸在溪水中,稍不留意就会弄湿鞋子甚至裤子,因此,耳边不时传来“哎呦”声和嬉笑声,有一种探险的意味在其中。山壁上生长着暗绿色的青苔,湿漉漉的,有的地方还不停地滴着水。超越了她们,前面峡谷曲折幽深,窄小处可算得上一线天,有风刮鸟叫时,定让人心悸。抬头看时,几片卷曲的落叶如蝴蝶般簌簌飘落林间,默默停留,等待着山风吹起,重新开始一段不知所终的旅程。一片落叶飘飘摇摇径直坠入涓涓溪流,生命之轻,不知何处是其停泊之地。
    溪水尽头,豁然开朗。顺着山路往岭上走,树杈上有喜鹊的空巢,空中掠过一阵乌鸦的叫声,在静谧的树林间,很是瘆人。山腰间有鹿鹤泉,一葫芦状人工水池边,南北分立着一只嘴叼葫芦的铜鹿和嘴衔灵芝的铜鹤。说是当年鹿、鹤曾为受困的介子推母子送过水和药,后人建之以纪念。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中,随臣大夫介子推割股奉君,助其脱困。后来,重耳回国为君,是为晋文公。封赏功臣时,却把介子推忘记了。介子推不愿与志向不同者同朝为官,携老母隐居介休绵山,水涛沟、栖贤谷、介公岭等许多地方都留下了这位先贤隐士艰难跋涉的彳亍影踪。晋文公放火烧山以逼其出来,不料介子推不为所动,与老母双双烧死在山中。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诏,在介子推忌日,也就是清明节前一天,禁烟寒食,是为寒食节。到唐代后期,两节逐渐演化为一个节日。流传到现在,各地的清明节习俗在内容和形式上已经有了很大不同,但寒食的内涵理应传承下去。宋代黄庭坚有《清明》诗一首,吟咏的就是介子推:“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绵山怀古,吟来几多叹喟,几多思索。
    我登上山顶的思烟台,上面一方平地一竖碑,四周油松葳蕤,山谷间雾霭轻绕。看清清流水,可是绵山的血脉;远去介公,可是绵山之魂?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