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电影
来源:作者:陶复元时间:2012-11-28热度:0次
在七十年代初的台州农村,农村文化设施落后。几乎没有文化活动,只有地方部队驻军一星期一场的电影能给父辈们有精神的欢愉。为了看一场电影要步行很远的路,还要安排时间、掌握天气情况也许能赶上部队放电影的机会,操场上的精彩电影画面时不时地吸引着附近的“电影迷”们,而且还是苦差事,要站立一小时才能看。看完电影得乘着漆黑连夜赶回家中,成为了“夜行军”。其中的辛酸只有当事人去回味了。听父母亲讲看电影的经历,心中不免生好奇,因为在那时能够看上一场电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看电影也成为了一种奢侈品。
稍稍大些,我也赶上了这只队伍,成为了众多“夜行军”成员中的一员。这时候,农村、农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有了改善,人民公社在县文化局的支持下普遍建立起自己的“乡村流动电影放映队”。一个村庄一个村庄轮流地放过去,放电影的与看电影的象赶集一样活跃在夜晚的乡村田野。
每天放学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敢快做完作业,迎头追上“夜行军”。跟随他们去相对比较远的村庄去看一场电影。现在还能回忆起第一次看黄梅戏《天仙配》、《牛郎织女》时的情景。那一年我只有九岁,按老爸的话说:“你胆子够大了,一个小孩夜晚跑远路去看电影”让我有点担心。事隔多年,家父心疼地说,你小时候,我都曾经去放电影的地方找过你。我自己也清楚地记得,有一天晚上,在看电影回来快要到父亲卫生院的路上,天下起了大雨,是让人背回来的。因为我已经深陷电影不能自拔。
因为电影的故事情节在吸引着我,电影的人物对白也同样在激活我的灵魂,电影的精彩片段在我的脑海里停吨,尤其是电影故事情节的悬念让我们难以释怀,在某种意义上电影使我度过了人生美好纯真的童年时光。记忆犹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现在这种看电影的模式也计已经被发展的时代潮流所淘汰,所抛弃。但是这是时代的产物,是70后们值得一生去体味的稚童电影经历。我为有这样一段人生难得电影经历感到无比欣慰,毕竟,年少时电影给给予我丰富的精神财富,给予我的喜怒哀乐,给予我的童年快乐。虽然那时只是因好奇电影而对电影产生莫名好感,现在电影依然是我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曾经也带着爱女去花费不菲的票价院线领略时尚的3D以及4D、5D。我就是想为爱女培养电影意识,从电影的角度去观察她未知的世界,以电影的方式培养她的阅读意识,以电影这个媒介来激活她潜在的审美情趣,在她幼小的童心里留下电影的记忆。今年也恰好9岁。看电影在过去、当前仍然是奢侈品,一场3D《四大名捕》电影票价要去掉我二分之一的薪水。
在八十年代初期,家乡三甲区公所(现台州市椒江区三甲街道办事处)在洪三路街道上历史性地、破天荒地建起了电影院,俗称“三甲大会堂”。用一句不恰当的比喻来形容这个电影院,“夜行军”们不用赶集了。不必为夜晚的刺骨寒冷所迷忙。可以随时在温暖的电影院里看你所想看的电影。记得当年风靡一时的武侠电影《少林寺》的公演上映。一度让“三甲大会堂”座无虚席。这是80后们的深刻电影记忆。我想他们也许有我同样的电影经历使他们终生难忘。
这就是生活因电影而精彩,人生因电影而有所寄托。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