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华山秋韵
来源:作者:剑熔时间:2012-11-26热度:0次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位于陕西秦岭北脉,以“终南独秀”和“中国地质地貌博物馆”著称的翠华山。
上次大约是在十年前,与朋友一行来到夏日的翠华山,关中的闷热,一下子被凉风吹得没了踪影。
而这次到翠华山完全是无意的。我参加了陕西煤化集团中层干部培训班,按照安排赴翠华山下的纵横拓展训练基地进行团队训练。第二天下午,也就是重阳节这天,训练基地组织体能训练在茫茫细雨中徒步攀爬翠华山。
一行一百多人进入翠华山山门,大家说着、笑着、喊着拾阶而上,路边的山体上,渐渐的有红叶藏在山林里,有红红的柿子挂在已经落叶的树枝上……
大家喘着气往山上攀,在茫茫细雨中来到了天池。细雨中的天池,更加显得沉稳、大气、亮丽。而池边的迎宾松,也随着秋风轻轻挥动着手臂。
继续向上也就到了山崩奇观。在这里的乱石中穿梭,在大自然的景观中穿梭,偶尔石缝中生出一团绿,偶尔凌空冒出一团红,偶尔几声鸟鸣从远处传来,大有曲径通幽之美感。
经过了玄关,眼前平缓起来。山石上刻着名人题字,和石间的红叶一样,一丛丛,红着脸,在细雨中舞蹈着。无意间把目光投向远方,前面的山峰耸立在云雾中,半遮半掩,时而露出山体的绿,时而露出山体的红。
山体上,已经有人缓缓向上攀登的影子,我们喊着也向上攀去。攀登的路很陡,人攀着攀着就上气不接下气了,停下稍作休息的机会也不放过,用目光搜索身边的风光。
这时,山下传来一阵歌声:“唱山歌嘞,这边唱来……那边合……”。大家一听,是山腰的队友在鼓励着,随即放开嗓子:“山歌好比春江水嘞,不怕滩险弯又多,弯又多……”,歌声顺着山势滚了下去。
就这样,大家在对歌的过程里攀到了山顶。
“看,那个石头就是太乙真人,太像了……”。
“还有这边,那块石头是一只鸡,太逼真了!”
大家一边说着一边走着,走到铁索桥,桥是连接两座山峰的,很险。此时,我的眼前忽然一亮:太美了!这里简直就是仙境,桥隐于葱绿和红叶间,有风吹来,把山顶这个笛子吹响,发出迷人的乐曲。伫立于桥上,很静,有鸟鸣直往耳孔里钻,有野果在眼前晃动,有云雾擦肩而过,风光无限的好。
站在最高的观景台上望去,太乙真人侧着身,脚下和身边浮着绿、红、白三团云,把神秘、灵动、诗意写在险峰。前面的山崖下,红叶点缀的恰到好处,山体如棋盘,红叶如棋子,那是太乙真人每年秋天布设的一盘棋。后山的山崖下,如华山般的山体上也点燃一烈烈火焰,薄雾缠绕着山腰随风飘来飘去。
此山还有奇石、奇洞、奇潭、奇景、奇湖之说。
奇石在甘湫池和水湫池旁,山崩积物达3亿立方。大块砾石以山体崩裂处向下,堆积成巨大的崩积体。一坡巨石前挤后拥,期间有太乙真人石、鸡石、夫妻对拜石、鸳鸯石、双龟石、三鹰护崖石、石鱼望岳石等著名景观。从高处俯视,石奇形怪状,千姿百态,嶙峋峥嵘,或立或卧,或直或斜,阵容及其壮观。
奇洞是山崩时形成的,在巨大的石头相互碰撞、挤压、垒叠下,出现许多幽深的缝隙。冰洞和风洞就是这类缝隙中最特殊的洞穴。其位于翠华峰崩积体的上部,冰洞较深,洞内地势低陷、曲折。由于缺少与洞外进行冷暖空气交换的条件,因而洞内外夏季温差达到23℃,外洞阴冷,内洞常年结冰不化。风洞由两块巨大的石头相互支撑形成狭长缝隙。洞呈狭长的三角形,洞内常年不见阳光,气流经过时,速度加快,风力变小。游人进入洞内,便会感觉到凉风嗖嗖。
奇潭是在水行走的曲折过程里,由山体的高处流淌而下形成的。在这里听小溪轻轻的伴奏,鸟雀在枝头的鸣叫,看玉女潭、双龟戏水、金童玉女、垂缎珠帘、秦岭北坡最高的九天瀑布,以及相思潭、逍遥潭、迎风潭、仙姑潭;想神奇之百潭,令人流连忘返,享受人间仙境,久久难以入眠。
奇景为残风断崖。所说的翠华峰与甘湫峰是山崩破坏最严重的两座小峰。翠华峰周围耸立着一座座山崩后留下的残峰。这些残峰规模不大,尖角突出,直指苍穹,构成一幅奇特的花岗岩峰岭地貌景观。在翠华峰旁有一孤立残峰,四壁如削,傲然耸立,气势不凡。翠华山的悬崖峭壁几乎随处可见。鹰崖瀑布正是在60余米高的断崖面上人工引水而形成的珠帘式瀑布。
奇湖指的是天池堰塞湖、甘湫池堰塞湖和大坪堰塞湖。天然大坝堵截了太乙河上游的山间流水,形成一个个天然湖泊—堰塞湖。可划船、垂钓。此湖有“秦岭明珠”之称,为秦岭72峪唯一一处堰塞湖,烟波浩渺,云蒸霞蔚,蔚为壮观。山崩巨石与天池湖光相融,碧峰绿水,奇石异洞,构成一幅人间仙境。当地群众称其为“天池”、“水湫池”、“翠华湖”、“太乙池”等。在太乙河上游源头,还有一个堰塞湖—甘湫池。甘湫池位于甘湫峰下,由于水源不足,现已成干涸之湖,故名甘湫池。
下山的路上,石阶要比上来时的路缓多了,可这条下山的路,在丛林里,在山梁上,在悬崖边盘旋而下,沿路的风光的确是一幅迷人的画,人在画里走,画在眼前行。
翠华山秋韵,感觉是特别的好。
通联:727101 陕西省铜川矿务局下石节矿办公室 剑熔(原名李建荣)
邮箱: vertljr@163.com
电话:09196828182
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engxikuangren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