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属牛
来源:作者:陈希瑞时间:2012-11-22热度:0次
久居乡村,我的耳畔时常会听见老牛那阵阵粗犷、悠长的哞叫,一声声亲切的呼唤,一下子就会把我的思绪带向辽阔的田野。田野上,丽日蓝天下,草色青青,风景如画,远远近近的庄稼地里,到处都有牛在耕耘的影子,高一声低一声的叫唤。待忙完了农事,农人就会把牛栓在村边地头的树上,放牧在沟坡上或者河滩上。鸟儿啾啾,莺飞草长,水肥草美,看着牛摇着尾巴,一副贪吃的样子,任谁都会开心的很呢。
在人们的印象中,牛的形象总归是憨厚而驯顺的,总归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牛的一生,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辛辛苦苦一辈子,耕耘天地间,可谓劳苦功高。
在我的视野中,谁家的村姑,牵了一头黄牛,踏着一条铺满鲜花绿草的小路,来到小河边,身后还跟着一条乐颠颠的小黄狗。一根长长的绳子,栓在铁橛子上,插进地里,任牛四处自由自在地吃草。牛长舌一卷,就像一把伸卷自如的锋利的镰刀,如同风卷残云,眼看着一片草就吃光了。牛吃饱了,就静静地卧在地上,面无表情地慢慢反刍。村姑割完了草,然后静静地坐在牛的身边,撮着脸蛋,看着牛不快不慢地反刍,看着牛的嘴角流出了白沫。虽然村姑不会知道,反刍就是牛在消化草料,但她只觉得很好玩,好开心。可不是,都是一样的动物,小黄狗为啥只知道四处乱跑,见了生人就叫唤几声,却没有反刍这个好玩的习惯?不懂不懂,村姑真的不懂!
村姑回家了,把牛拴好,这才拿出书,认真地看起来。村姑总也改不了那个习惯动作,就是老爱两手撮着脸蛋,忽闪着两只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一会儿低头看看书,一会儿抬头望着天边的彩霞出神。有时候,还会听到她轻轻地叹了口气。一直伏在脚边眯着眼打瞌睡的小黄狗,也会不慎发出一声“啊呜”的叫声。小小人儿,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就这样一幅幅哀婉、凄美的画面,牢牢定格在我的记忆里。我的心,在一阵阵作痛,一阵阵痉挛,我的视线一下子就模糊了起来。
村姑不是别人,正是我的大女儿。
那时候,女儿刚上初一,就辍学了。说不出原因,只说是不愿念书了。没出息的东西!为此,我还发了脾气。等后来知道女儿腰痛,我这才懊恼万分,直捶打自己的脑袋。好吧,不愿上就不愿上,牛就交给你啦。
从此,女儿就与牛结伴而行了。一头牛、一只草篓子、一把小镰刀,就是女儿的伙伴。那时,女儿刚满十六岁,属牛,长的很秀气,细细的身子,一张圆圆的白脸蛋,一双黑葡萄似的大眼睛,那么讨人喜欢。等我忙完了农事,女儿就接过牛去,放牧着,饲喂着,日日与牛作伴。
不久,老牛产下一头小牛崽。我知道,这都是女儿的功劳。老牛伺候的好,奶水足,牛崽焉有不长的道理?三两个月的时间,小牛崽就长大了,长的虎虎实实,看着就叫人欢喜。女儿拿一把青草喂给小牛崽,看着它慢慢吞咽着,女儿苍白的脸上有了喜色,还一再说,小牛快快长!快快长!
看看忙完了秋收,我这才得闲带女儿去城里医院检查。因为此时,女儿仍腰痛不止,一会儿轻,一会儿重,腿上还起了痒痒疙瘩,吃药也不管用。我这才着急起来。
一检查完,医生也不告诉我女儿得了什么病,只吩咐我赶快上什么科,去找什么主任。我预感到情况有些严重,就三步并作两步,来到什么科,找到什么主任。神情凝重的主任,点了一支烟,抽了一口,这才慢吞吞地把女儿的病情细细告诉了我。
我的心猛地一沉,头都胀大了,感觉到天崩地裂了,只觉得身子在往下沉、往下沉,沉到了地底下。
我的天,要命的病哪,总得抓紧治疗才是。接下来,住院,做手术,之后,还要进行漫长的后续治疗。
女儿身体稍稍好一些,咳着,还不忘到牛棚里看看牛,抚着小牛崽的脑袋,用手梳理着它那金黄色的牛毛,苍白的脸上,竟泛起了一点点红晕 。下雪的时候,女儿还不忘抱一抱草,喂给牛,然后跺跺脚,扑打着身上的雪花。我怕她受寒,轻轻扶她进屋。爸,你歇着吧,我,没事儿,没事儿。女儿终究还是咳着,喘着,额上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为给女儿治病,花光了家底。亲戚借遍了,家里该卖的都卖了,还是不济事。怎么办?我最终把目光还是瞄向了那头牛。
那可是种庄稼的本钱呀!妻子用衣襟擦拭着红肿的眼睛,喃喃着。
我的脸绷得紧紧的,不吭一声。
牛卖了,这地,可咋种?妻子嘤嘤抽泣了起来。
我攥紧了拳头。
孩子救不了,可大人总的活命呀!妻子泪眼朦胧地哭诉着。
我跺跺脚,到底还是从牙缝里蹦出几个字: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保住孩子的命!
逢集这天,我神色凄然地牵着牛,腿肚子里就像灌了铅似的,脚步沉重地来到了人头攒动的牲口市,无心跟人家讨价还价,就草草地将牛卖了。就在我转身离去的一霎那,我猛然发现,从牛的眼睛里,竟然滚落出大滴大滴的泪珠儿,点点滴滴打在我的心头上……
门前的那棵老柳,树上的叶子黄了又绿,绿了又黄。在这北风渐起的日子里,老柳铅似的树枝在风中婆娑着,又呈现出一副清冷的硬笔画。整整十个年头过去了,女儿的坟头荒草萋萋,寒鸦声声,更使我的心头徒生悲凉。我只能在心里说,孩子,每年的这个日子,爸会为你的坟头添几锨新土,你不会感到孤单的,有爸陪着你呢。
至于牛,在如今,那只能算是一种记忆了。那种家家门前拴着一头或者两头牛的情景,再也不会有了。如今,喝油的大机械,代替了吃草的牛,人享受了,牛也跟着闲了下来,留成了一道永久亮丽的风景,留成了一种绵远、悠长而亲切的记忆。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