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招堤
来源:作者:绿野来客时间:2012-11-17热度:0次
小序:招堤,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城郊,系清康熙年间安龙总兵招国遴为治水排涝而修建的一处水利工程,形成一道景观,有如西湖之白堤、苏堤,故名。安龙县,曾为明末代永历皇帝偏安之所。
壬辰之秋,天高气爽,与友同游,又见招堤。
山似峰锥,星罗棋布于荒野;
水若柔绸,紧缠慢绕于田畴。
荷塘十里,满目枯枝瑟瑟,唯有余香尚存,诱人暇想;古柳两行,一群白鹤翩翩,尤见垂绦含翠,平添诗情。
招堤依旧,横贯坡塘海子,见证三百年岁月风和雨, 皇城复建,耸立古巷深处,再现十七载永历兴与衰。
漫步而行,不由思绪绵绵。
遥想当年,恰青春年少,甫出校门,即遇区域填图,水文地质,兴国之基,时代之使命,事业之荣耀。
任务部署安龙,分队扎营招堤;骄子一群,分兵四路。日行于招堤之上,野外取样,行色匆匆;暮歇于招堤之侧,整理资料,夜夜加班。
每逢周日,或古县城觅踪:十八先生墓地凭吊,永历帝偏安之旧皇宫遗址探寻, 偶尔休整,或半山亭赏景:看绿海子稻田千顷,诵张之洞童年所作《半山亭记》。
犹记得,小溪旁曾与女同学捣衣,河塘中偶与男同学戏水,同窗之谊,两情无猜,天真纯朴,其乐融融。那时光真可谓:年轻不知苦与累, 青春没有忧和愁。如今回味,不禁哑然。
人生岁月,有踪无迹。过去与现在,即恍若隔世,又亲近如昨,似乎看得见,却又摸不着。比如眼前之招堤,景物大抵依旧,可人事早已非非。
超越时空逾百年,昔年张之洞孩提时代,年方十一即在此作《半山亭赋》,美文千言,一气呵成,写景言情、咏物明志,才惊四座,呼为神童。后张之洞果成晚清栋梁,先清流而后洋务,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著名论断,对近代中国贡献卓越。毛泽东对其评价甚高,曾说“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孙中山先生更直言不讳地称赞:“张之洞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者”。
然而,如此神童、国之栋梁、“大革命者”,却在死后多年被掘墓、抛尸,死无葬身之地!
呜呼悲哉!
招堤之景美,人生之命轻,亡魂无归,乃人之过也!
历史洪流滚滚,浪淘尽多少英雄,也淘尽无数愚昧丑恶。
今逢中华复兴盛世,睹物思故,虽胸有沉郁,纵目而望,却无限风光,不由心情大悦。
韶华易失,又见招堤,纵横过往,世事常变,珍惜当下,和谐和平,乃生活之大幸也!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