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奶奶的哲学

来源:作者:陈金凤时间:2012-11-11热度:0

                               陈金凤

   “什么叫哲学?哲学就是世界观的学问!”
   “什么叫世界观?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这是我在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学习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概念记忆最深的几个名词解释。直到20多年后的今天,仍可随问随答,脱口而出。但在实际应用时,却往往找不到北;或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经常把事情办砸。然而,我的奶奶虽然目不识丁,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对“什么叫哲学”之类的名词解释更是一窍不通。但她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任何哲学家都无可比以的。她老人家的活人哲学和性格特质,对我产生的影响亦无法用文字和语言表达……
                                               一
    奶奶常说,“只要能做好事的,能帮别人忙的,就是自己的福份”;“人做什么事老天爷都睁着眼看着呢!千万不能让佛祖在上天为你淌眼泪”。这是标准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思想最原始最朴素的表述。
    奶奶“做好事、帮别人忙”的理想是通过帮助村民除病消灾来实现的。我清楚地记得,当年村里无论老少,只要有谁头疼脑热的总要拿着“麻纸”、“黄钱”来找奶奶“站水碗”、“出鬼亲”。患者一来,奶奶就笑眯眯地用盛满清水的大老碗和三根筷子给来人“站水碗”。她老人家一边查点患者撞了“爹爹”、“奶奶”还是左邻右舍;—边不停地用手掬水往站在水碗中央的筷子上淋,一旦筷子站立不倒,就立即报告:“二奶奶”或“大相公”,你撞了“爹爹”了,或是撞了“奶奶”了!于是烧“麻纸”、“黄钱”了事;间或有腰酸背疼的,就“出鬼亲”。道具很简单:一块“扎头布”,一个大酒盅,一升玉米糁。她老人家用酒盅装滿玉米糁,再用“扎头布”包上用力在患者疼痛处揉搓,大至揉搓二三十下即大喊:“去!”遂告成功!   
    用现代医学观点看,“站水碗”属心里暗示疗法;“出鬼亲”亦为初级按摩。在缺医少药的五、六十年代,奶奶的“站水碗”、“出鬼亲”曾风靡—时,“救治”了成百上千的村民百姓。尽管“站水碗”、“出鬼亲”是义务的,分文不收,但却在全村树立了“乐于助人”的崇高威望。村人家里有活干不完,都争着抢着约请“陈奶奶”帮工。他们除管吃饭外,也有开“五角”、“—块”大工钱的。
                                              二
    “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世穷”、“吃饭穿衣论家当” 、“少花就是多挣!” 、“锅不热、饼不贴 ”,这是奶奶经营哲学思想集中体现。
    在我早年模糊的记忆中,家里十分贫困,整个家当不值1000块钱。为了养家糊口,艰难度日,奶奶十分注重计划种田,节俭过日子。她老人家除在“大田”精耕细作外,还在房前屋后的“十边”地上大做文章。她在地下种蕃芋、羊姜、百合;在地上种扁豆、丝瓜、南瓜;河里种高瓜(茭白)、菱角。就连家门两边墙角地上也栽葱种蒜,不让闲着。同时,养鸡喂猪拾荒,糊浆子纳鞋底,捻麻线织夏布。这样,一年到头所需粮食、蔬菜从未花钱买过,而且每年还多少有些长余。
“农闲时,一天喝三顿稀饭;农忙时吃“两稀—干”。做饭时,水一开就不准添柴禾。因此,饭常常是夹生的,青菜端上桌时都是绿色的。只有逢年过节或者“来人”时,才舍得买魚买肉改善生活。但那也计算了又计算,从不多花分文。比如买肉,每次只买一斤,而且要买“五花”肋条肥瘦兼有的那种。红烧时一定要切成十块,碗底用芋头、豆腐作衬,并按固有花色码放,一桌八个人,人人有份!吃饭时,奶奶总是举着筷子“爹爹、奶奶”、“姑娘”、“相公”喊个不停,“你请”、“你请”、“别客气”、“动筷子”叫个不息,而她自己却从不先动筷子。人们给他夹肉夹菜,奶奶总非常客气地推辞说:“我吃素了,年三十开斋,给菩萨立的规矩不作信破啊!”一听说是给菩萨立过规矩,大家也就不再推让。奶奶见客人吃得碗碗见底,就高兴得合不拢嘴,好像自己办了一席成功的国宴……

                                                   三
    “ 只要记,不要气”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 ”。这是大哲学家马克思“量变引起质变”和毛泽东“实践出真知”原理的平民说法。她老人家认真吸取了对我父亲教育失败的教训,千方百计地帮我增强动手能力和吃苦精神,以积蓄力量,反败为胜。农闲时,她习惯结网挣几个零用钱。只要我放学—回家,她就让我帮她绕线线;农忙时,收割下种,她总耍带我下地见习帮忙。每逢上街卖青菜、鸡蛋、花生之类农副产品时,她总要让我跟着她沿街叫卖、讨价还价。尤其是在培养我上学读书学文化方面,更是不惜一切代价。在奶奶苦口婆心的教育引导下,我10多岁时即开始勤工俭学。春天天不亮即到荒野坟墓上采挖野蘑菇,在上学时带到街上卖;夏天,经常下河捞“猫鱼”卖给城里人。秋、冬即奔走在大街小巷检破烂卖钱。
    艰辛的童年,锻造了我自强不息和勤劳节俭的良好品格。在部队当兵,每月津贴只花一元钱;1971年从部队转业后,就用积攒的津贴费建陋房三间,植树三十多株。从部队转业后,更是艰苦朴素,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乱花钱,一心想着在老家建成几间好房,让奶奶安度晚年,以报答她老人家的养育之恩。2002年在乡村领导和朋友的帮助支持下,终于梦想成真。经江苏省如皋经济开发区规划局正式发文件批准,给我划拨了建房用地。2005年夏,三间正房建成。2006年秋修建院墙。2009年冬,又建两间厨房。中国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听说我在江苏老家建房后欣然命笔,题  “金凤居”三字相赠,为寒舍增辉。
    奶奶啊, 您老人家若在天有灵,应该看到您的哲学思想己经开花结果。该瞑目了啊!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