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香烟
来源:作者:刘省平时间:2012-11-05热度:0次
香烟并不香,而且有害健康,但好多人喜欢抽它。
香烟来自于一种烟草,从属于茄科,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系烟草工业制品的原料,没有鸦片那么大危害。其中含有一种叫做“尼古丁”的生物碱,是烟草的重要成分,对人体有副作用。尼古丁会使人上瘾或产生依赖性,这一点类似鸦片。但经过烟草公司的制作之后,每一支香烟的尼古丁含量不可能致人死亡,但却可以产生强度依赖,这就是烟瘾了。
对于中国人而言,烟草是个“舶来品”。据文献记载,16世纪时烟草相继由菲律宾、越南、朝鲜传入中国。也有资料说大约17世纪初,荷兰人通过台湾把北美印第安人的烟斗连同烟叶传入中国,中国开始有了吸烟者。也有人声称,烟草最早于“明万历年间”即16世纪末,从菲律宾传入我国台湾,再到福建、广东。但是,1980年,广西博物馆文物队在广西合浦县“上窑明窑遗址”发现三件明代瓷烟贩和一件压槌,压槌上刻有“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四月二十日造”。这些实物对中国烟草起源于“明万历年间”的说法提出了疑问。因此,有学者经过认为烟草在1549以前已经传入我国的广东(合浦在明朝、清朝、民国时属广东),因此,广东是中国最早有烟草的地方。不管考证结果如何,明朝中后期烟草开始进入中国是可以肯定的。而烟草在中国落地生根后,中国明代方以智所著的《物理小识》一书中,又发现了“烟草”一词,这是中国出现“烟草”词条的最早记录。当然,随着烟草的传入,种植逐渐广泛,这令中国的统治者们感到恐慌,因为经常有人把鸦片混入烟草吸食,烟草成为走私鸦片的幌子,当时的政府认为这会危及帝国的统治。明代最后一个皇帝崇帧认为这是不良之习,就下令禁烟。但是让人始料不及的是,烟草被禁让烟草之路在中国受到极度抑制,但却导致了清代百姓吸食纯鸦片的百姓逐渐增多,终致近代的鸦片之害……
如今,烟草在中国是可以公开销售的。但是对于烟草的生产、销售及广告确是有限制地进行。香烟要生产和销售,盒子上必须打上“吸烟有害健康,尽早戒烟有益健康”字样。至于香烟的广告,我们所能见到的也多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只能打品牌形象广告,而不能出现香烟画面,更不能介绍烟草本身。例如:“白沙”香烟的广告语:“鹤舞白沙,我心飞翔。”“黄山”香烟的广告语:“一品黄山,天高云淡。”所以,我常佩服那些做香烟广告策划的人,他们确实是“带着镣铐跳舞”。
古人是如何吸烟的,我没有考证过。倒是小时候亲眼见过农村老汉抽旱烟,是把晒干之后的旱烟叶揉成碎末儿,装在一个带杆的铜烟锅里,用火柴点燃后吸食。那时,我也偷偷抽过几口,抢得人直咳嗽,眼里直淌泪,头脑直发晕,那滋味实在不好受。当时我就想,旱烟这么难抽,为什么那些老人爱抽呢?一直想不通,每次看见有人抽旱烟,我就远远躲开。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我上小学那会,经常见大人们抽香烟,关中农村人叫“纸烟”。经济条件稍好一点的就抽从商店买来的品牌烟,什么“公主”、“凤凰”、“金丝猴”、“大前门”、“大雁塔”、“哈德门”等等,有些品牌现在销声匿迹了。买不起香烟的,就从报纸或学生娃的本子撕下一绺纸自己卷烟抽。那时候,我们西府人抽的最多的是我们宝鸡卷烟厂生产的那种蓝盒子的“金丝猴”,不带把儿的,我们当地叫“八四猴”。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管“金丝猴”叫“八四猴”,这个问题到现在我还没弄清楚。那时候,看见大人们抽烟,感觉很有派头,有些小伙子嘴里叼根烟看起来很帅。于是,我在上小学三年级时也偶尔把父亲的香烟偷出来背地里偷着抽。香烟虽然没有旱烟那么暴,但我感觉也不好抽。想不通大人们不但自己抽,还发给别人抽,有时候求人办事还把香烟作为礼品送人。
上初中一年级时,学校里好多男生抽烟。在学校里,抽烟被视作一种不文明的行为,抽烟的学生被视作“坏学生”——其实,我一直认为抽烟与品德无关——抽烟当然是被禁止的。尽管学校明文规定不允许学生抽烟,但好多男生照抽不误,不过在学校里不敢明抽,而是利用下课时间躲在厕所里抽。因此,厕所的便池、便坑里扔满了烟头,气得老师没办法。那时,我在厕所里碰见同学递烟,也会抽上一根,但是心里常有一种负罪感。我第一次买烟是那年冬季。我家虽然距离绛帐初中还有七八里路远,但没有在学校寄宿,下午一放学和村里同伴步行回家。冬季,天黑得早,等我走到半路上天就已经黑实了。有一次放学回家,我和同村的几个同伴在学校门口的商店凑钱买了一盒“325”,抽了一路,到村口时把一盒烟抽完了。那时的“325”,细而长,不带把儿,烟皮赭黄色,舔起来有甜味,感觉还挺好抽,后来我还偷偷抽过几次,但没有养成习惯。
上了高中,抽烟的男生更多,但是我很少抽,也没有一点抽烟的印象。
大学校园里照样是禁烟的,但同学们还是照抽不误。有些人不但在厕所抽,而且在宿舍里抽。有些人不但自己抽,还给同学发烟抽。我那时自己也偶尔会买烟,但买的是那种很便宜的烟,是我们宝鸡卷烟厂生产的带把儿的“金丝猴”、“猴王”。大二时,我患了较为严重的神经衰弱症,经常睡不着觉,一抽烟就更睡不着了,再说一抽烟也感觉口干、头胀,于是就不再抽了。
参加工作以后,因为日常交际的需要,才正儿八经地买烟、抽烟了。前几年,口袋里常装着一盒烟,什么“猴王”、“白沙”、“祝尔慷”、“哈德门”,总之没有固定的品牌,一盒烟自己抽不了几根,大多数都发给别人了。前些年,我抽烟没有瘾,也没有固定品牌,想起来了才抽,一盒烟能抽一周多时间呢。直到2007年结婚后,我的烟量才开始上来了。刚开始是一天半盒,后来慢慢一天一盒,到现在几乎成了一天近两盒。这三五年,我抽烟喜欢固定品牌,前几年喜欢抽软盒“延安”,今年却喜欢抽硬盒的“长白山”。至于“娇子”、“红塔山”、“芙蓉王”、“好猫”等稍微上点档次的香烟,还有外国的“骆驼”、“万宝路”我也抽过,但是总感觉太暴,抽着不舒服,自己也很少买。
如今,抽烟于我成了一种日常的生活习惯和嗜好。一天不抽烟就如同“黑旋风”李逵一天不喝酒一样,感觉“嘴里能淡出个鸟来”,心里也慌得紧啊。刚开始抽烟,可能是出于一种好奇;后来抽烟,用陕西话说就是为了“扎势”;但现在抽烟,则完全成了一种习惯和嗜好。
我当然也知道抽烟对身体不好,容易患呼吸道疾病,甚至容易得肺癌。但是我却无法拒绝香烟。我这十年一直从事的是文字工作,经常会加班熬夜,得靠香烟来提神醒脑、刺激灵感。有朋友见面常问我一天抽几盒烟,最后总不免要说一句:“身体要紧,还是尽量少抽点。”我则哈哈一笑说:“没办法,不抽烟就没有灵感啊,我现在做方案、写文章,全靠香烟熏呢。你看路遥、陈忠实、贾平凹这些大作家不都爱抽烟嘛……”话虽如此,但是自己心里也很想少抽烟或者不抽烟,但每次总是抵抗不了香烟的诱惑。每次看到烟灰缸里歪歪扭扭地塞满“烟屁股”之后,心里总是感觉有些后怕的。据说,吸一盒烟,能少活几年。我从来没有统计过我迄今抽了多少盒烟,如果这些数字加起来的话,我肯定会感到极度恐惧的。后怕也罢,恐惧也罢,最后总是被抽烟的快感抵消得一干二净。我喜欢抽烟的那种感觉,喜欢用火机点烟头时的那种洒脱,喜欢用手指夹着香烟的那种优雅,喜欢吐出的烟圈在半空里缓缓舒展、飘移,最后再慢慢弥散的那种从容,喜欢把烟从嘴里吐出来再用鼻子吸回去脑子里霎时轻松飘逸的感觉,还喜欢在黑夜里看烟头上的火星一闪一闪,仿佛天上的星斗一样璀璨。抽烟于我是一种物质上的享受,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只有在抽烟的时候,我才感觉自己的存在,也才感觉到自己思维的活跃。
尽管喜欢抽烟,但是我一直在提醒自己要少抽,也曾经几次要戒烟,但最后都是半途而废。去年,我曾三次戒烟,但每次都是戒了不到半个月就受不了,然后又抽上了,而且抽得更凶,算是把那半个月没抽的烟给补上了。想戒烟而没有戒掉,一方面是自己的意志力不够坚定,另一方面是或许是方法不当吧。陕西著名作家方英文曾写过一篇关于戒烟的文章,他提倡戒烟之前先“降烟”,也就是每天减少烟量,最后越抽越少,最终就把烟戒掉了。方英文的这个做法并不新奇,但是这个叫法却很有创意。这种方法或许是管用的,但是我一时半会还降不了,所以戒烟对我来说是遥遥无期的。不过,这种方法我以后或许会考虑的。
关于抽烟的害处大家都知道,不但危害自身,也危害别人。现在城市里到处都打着“禁止吸烟”的标牌。医院也经常会发散一些关于吸烟有害的传单。一些社区的广告牌上经常会看到成龙先生免费做的那则戒烟公益广告:那位大鼻子的明星大哥笑呵呵的将一根木椽一样粗的香烟握在手里折成了一个“V”字型。经过这些年政府部门公益广告的宣传,城里人吸烟的人口在逐渐下降。我有时候出门给人发烟,好多人都说不会吸,我自己也不好意思当着人家面抽,实在憋不住了想抽,还得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
过了而立之年,我的其它方面没有多少长进,烟量倒是上去了,有时候也觉得挺害怕的。抽烟越来越厉害,身体也明显感觉大不如从前。于是,我一直暗暗发誓要戒烟,但一直未能如愿。我想,烟最终还是要想办法戒掉的,毕竟自己还年轻,人生的路还很长,肩上的胆子还很重,得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行啊!
戒烟之路于我可能还很漫长,且走着吧。
2011年12月7日于西安北郊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