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与泥土
来源:作者:郝海婷时间:2012-11-07热度:0次
故乡离我很远很远,远的使目光翻不过几十道山梁折不尽几十里蜿蜒。故乡离我很近很近,近的我可以夜夜走进她的怀抱,把头轻轻的贴在泥土上,陶醉在她醉人的芬芳里。
对于泥土,我总有着别样的情怀。平日里不爱逛街,却喜欢到城外远眺那一地地的庄稼,深嗅那阵阵泥土的清香。那一排排绿的黄的庄稼,像极了村里的父老乡亲,在虔诚地驻守着他脚下的土地;那油亮湿润的土地,敞开淳朴宽厚的胸膛,唤起了我沉睡在心底的儿时记忆。
记忆中的童年是伴着泥土长大的。我们一群抹着鼻涕玩着泥巴的孩子,整天就知道疯玩,三五个伙伴凑在一起,玩起了过家家的游戏。泥土地上画起的一个个圈,用几块土疙瘩搭起“灶台”,泥巴捏的歪歪扭扭的“锅碗”,便是各自的“家”,还煞有介事地学着大人们,分工明确,各干其事。我们的手上、脸上、衣服上都沾满了泥土,活像一只只小花猫,全然忘却回家后父母的责骂,一个个玩得天昏地暗,玩得不亦乐乎。渐渐长大走进学校,下课铃一响,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奔到操场上,一屁股坐在被太阳晒得热乎乎的土地上,和同学一起玩抓石子、划旱船。炽热的太阳把我们晒得汗水直流,指甲缝里脏脏的塞满了泥土,这又怎么样,谁能阻挡我们的贪玩?谁又能阻止我们对泥土的迷恋?
如今自己远离了故乡,淡出了泥土的视线,孤身在城市里漂泊。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生存得愈久,才发现自己虽逃离了故乡,可我的心、我的翅膀永远没有飞出故乡的黄昏,没有飞出那飘着泥土清香的晚风,没有飞出母亲手里的那缕炊烟。当故乡念想我时,就用一种叫做乡愁的情素,让我在泪眼婆娑里,听一夜母亲和泥土的呼唤。
每次走进田野,走近泥土,我就像一只出笼的小鸟,自由欢快地飞翔在树林和庄稼之上,泥土的芬芳沁入我的肺腑,浑身的毛孔都滋生出惬意的舒畅。泥土是故乡最美丽的衣裳,泥土是庄稼最温暖的依靠。我知道自己是一株从乡村走出来的庄稼,在城市里游走,虽和城里人有着一样的装扮,可是我的血脉我的根须还深深的扎在故乡的泥土里。
身在都市,面对着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却感觉一心如豆,落寞如雨。时不时心会湿漉漉地撩起一抹乡愁,让我回想起故乡,回想起儿时的快乐。依稀间,爷爷还在地里忙碌着,轻扶犁铧,一声清脆的鞭响,牛儿身后便翻起了一波波乌黑的泥浪,一股新鲜的泥土气息扑鼻而来,我们屁颠屁颠的跟在后面,把一粒粒种子学着父亲的样子播入泥土,然后期待它出土,长大、成熟。爷爷对泥土有着深厚的情感,他总在劳作之余,坐在地头,点上一袋旱烟,于袅袅烟雾中,深情地望着他的土地,用目光一遍遍抚摸他的庄稼。爷爷常对我说,泥土和人一样,你为它付出,它就会用粮食回报你,你疏远它,它会生长出一地的荒草。儿时的我对爷爷的话似懂非懂,长大会才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村庄的父辈们终日与泥土为伴,为侍弄庄稼而忙碌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对土地的挚爱远超过了对外面繁华的向往,那张张布满沧桑的脸,在丰收中绽放出一脸的满足、一脸阳光。
一场野火,一茬春风,一场风雨,一份收获。历史在向前,人类在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在日渐提高。现在故乡大部分中青年男女,陆续走出村庄为改善生活而东奔西忙。村庄里只有老人和孩子是土地忠实的伙伴,空旷的院落,稀疏的人语让曾经沸腾的村庄倍感落寞。唯有黝黑的泥土,默默为村庄坚强地守护着,依然葱茏出一片片庄稼,茁壮出一季季蔬菜,倾其所有,为外出的乡民营出造出家的温馨。因为泥土知道,无论他们走的有多远,他们的根永远驻扎在这里;无论他们走的有多久,他们永远忘不掉对故乡的眷恋。故乡以守望的姿势,敞开胸怀,等着他们归来。
回到故乡,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让我倍感亲切。与东家婆婆拉拉家常,和西家爷爷喝喝粗茶,听他们亲切地叫着我的乳名,陪母亲一块上地,看着满地绿油油的庄稼,心底有说不上的愉悦。终于知道,原来,故乡才是我梦想驻留的地方;原来,泥土的清香,能把我浮躁的心灵变得淡雅宁静。
携一缕乡思感受家的温暖,捧一把泥土感受故乡淳朴的爱。故乡的泥土是我的本色,是我灵魂的皈依,是我今生永远的依恋。啊,我的故乡,我的泥土,你让我魂牵梦绕,你让我用一生的时光为你怀念,为你祝福,为你守望!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