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美味鲥鱼的记忆

来源:作者:夏可义时间:2012-11-03热度:0


   长江产鱼种类很多,最名贵的要数鲥鱼、刀鱼、河豚。这三种鱼在家乡被称为长江三鲜。每年春暖花开季节,河豚、刀鱼、鲥鱼相继上市,这时家乡土桥镇上的家家户户都竞相尝鲜,作为在长江边长大的我,每年都享有此等口福。如今离开家乡36年,长江三鲜仍深深地留存在我的记忆中。
   长江三鲜,在家乡排在首位的当属鲥鱼。鲥鱼历来是美食家推崇的席上珍品。
   我在家乡时,集市上卖的各种鲜鱼,价格最贵的就是鲥鱼。那时镇上的居民收入都很少,一条3市斤上下的鲥鱼,几乎没有哪一户舍得将整条鲥鱼买回家的。于是,专卖鲥鱼的渔业社就将整条鲥鱼破开卖。  
   在家乡鲥鱼的做法跟鲫鱼的做法基本相同,主要有红烧和清蒸两种。新鲜鲥鱼一般都选择清蒸,清蒸味道更鲜美。鲥鱼做菜不论是红烧还是清蒸均不刮去鱼鳞,因为鲥鱼的鳞片中富含脂肪,带鳞清蒸不仅色泽如银,美观悦目,其鳞片中的脂肪还能在蒸的过程中慢慢渗入到鱼肉内使烹饪的鲥鱼肉更香味更鲜,鱼鳞也香酥可口。鲥鱼清蒸出锅时,那扑鼻而来的香味,诱得人满口生津。记得儿时的我,当母亲将喷香的清蒸鲥鱼一端上餐桌,我便按捺不住先尝的欲望,于是趁母亲继续忙菜的当口,偷偷夹一块送入口中,那鲜香嫩滑的鱼肉味,让我回味无穷。
   鲥鱼虽然肉质细嫩,鲜美绝伦,但鲥鱼肉中遍布细刺,尤其是靠鱼颈背部的细刺不仅多而且犬牙交错,因此,家乡的人们便将鲥鱼颈背中的细刺十分形象地称着“喜鹊窝”。吃鲥鱼时,一定要细品慢尝,不可大口吞咽,否则,被鱼肉中的细刺刺进嗓子,那就尝鲜尝出“苦”味来了。
   记得我最后一次吃鲥鱼的时间是1976年春,那年是我在家乡母校土桥学校任代课教师的最后一年,年底我就招工到地质队了。当年清明节后的一天,鲥鱼上市,学校的老师们集体在渔业社买了几条鲥鱼,每人分一斤回家,记得当时鲥鱼的价格是每市斤八毛钱,比猪肉贵七分钱。鲥鱼拿回家,母亲将其洗净红烧,那个美味至今回想起来,仍难以忘怀。
   此后,我多次回家乡,大都不是鲥鱼上市的季节,自然无缘尝到鲥鱼;就是在鲥鱼上市的季节回到家乡,我也没见到鲥鱼的踪影了。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有一年清明回家乡,一位在家乡工作的老同学请我们从各地回去的老同学吃饭,当一盆产于长江的化鱼端上餐桌,大家在品尝过程中,自然而然将话题转到长江第一鲜——鲥鱼,请客的老同学说,现在正宗的长江鲥鱼别说你们没见过,我也多年没见过,更别说吃它了。老同学此言一出,大家不免为曾经熟悉的美味远离我们而去顿生伤感。
   别了美味的长江鲥鱼。它已从我们的生活中消逝得许久了。不知道长江何时才能再见鲥鱼的身影,即使是人工养殖的也好。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冬天的味道

下一篇: 补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