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忆及拉萨

来源:作者:海潮时间:2012-10-29热度:0

    拉萨,是我生活了六年的城市。这座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布达拉宫的所在地,留在我记忆深处的不单单是蓝天、白云;雪山、草原;宫殿、宗教,更多的是我对这座高原古城的眷恋之情和思念之情。 
    回想在拉萨工作、生活的六年,我不知道有多少个日夜醉心其间,挥一挥手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岁月的流逝难以抹去这不绝如缕的眷恋和思念。虽然现在的风景更美更靓,但我都无法轻抛在雪域高原时的笑颜和自由,尽管人生告别寻常事,但唯独辞别拉萨的感觉恍若隔世,虽然现在火车早已开通,进出西藏很方便,但是,真想再次走近时却又难说再见。
    拉萨,藏语为“圣地”或“佛地”之意,海拔3650多米,被称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和“地球上离太阳最近的城市”。拉萨不愧是藏传佛教的圣地,可看的民俗、可观的寺庙浩如烟海、星罗棋布,但我最钟情的是“布达拉宫、八角街和罗布林卡”,她们距我所在的北京东路地矿局很近也很方便,工作劳顿之时,我常常会走向办公大楼顶的平台,向近在咫尺的布达拉宫和位于八角街中央的大昭寺张望。布达拉宫是拉萨最宝贵的宗教和文化宝库;八角街是拉萨最具藏族风土人情的集结地;罗布林卡则是拉萨最秀美风情的宝贝园林。
    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座落在拉萨市中心的红山上,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和藏族古建筑艺术精华的结盟。红山在当地信仰藏传佛教的人们心中,犹如观音菩萨居住的普陀山,因而藏语称之为布达拉(普陀之意)。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就依据此山山势蜿蜒修建,直至山顶。传说这座辉煌的宫殿缘起于公元七世纪,当时西藏的吐蕃王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别在红山之上修建了九层楼宫殿一千间,取名布达拉宫以居公主。后来由松赞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灭亡之后,古老的宫堡也大部分被毁于战火,直至公元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建立噶丹颇章王朝并被清朝政府正式封为西藏地方政教首领后,才开始了重建布达拉宫。以后历代达赖又相继进行过扩建,于是布达拉宫就具有了今日之规模。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多次陪同客人去布达拉宫参观,尤其是陪同地矿部朱训部长的那次,将布达拉宫大小宫宇基本上看了个透彻,由此也深谙了藏民族的灿烂文化和藏传佛教的博大精深。
    宫宇叠砌、迂回曲折、同山体有机地融合,这是布达拉宫给人最为直接的感受。其主楼有13层,自山脚向上,直至山顶。整体建筑主要由东部的白宫(达赖喇嘛居住的部分),中部的红宫(佛殿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殿)及西部白色的僧房(为达赖喇嘛服务的亲信喇嘛居住)组成。在红宫前还有一片白色的墙面为晒佛台,这是每当佛教节庆之日,用以悬挂大幅佛像的地方。
    作为藏传佛教的圣地,每年到布达拉宫的朝圣者及旅游观光客总是不计其数。他们一般由山脚无字石碑起,经曲折石铺斜坡路,直至绘有四大金刚巨幅壁画的东大门,并由此通过厚达4米的宫墙隧道进入大殿。在半山腰上,有一处约1600平方米的平台,这是历代达赖观赏歌舞的场所,名曰德阳厦。由此扶梯而上经达松格廓廊道,便到了白宫最大的宫殿东大殿。有史料记载,自1653年清朝顺治皇帝以金册金印敕封五世达赖起,达赖转世都须得到中央政府正式册封,并由驻藏大臣为其主持坐床、亲政等仪式。此处就是历代达赖举行坐床、亲政大典等重大宗教、政治活动的场所。
    今天,人们眼中的布达拉宫,不论是就其石木交错的建筑方式,还是从宫殿本身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来看,都能感受到它的独特性。它似乎总能让到过这里的人留有深刻的印象。统一花岗石的墙身;木制屋顶及窗檐的外挑起翘设计;全部的铜瓦鎏金装饰,以及由经幢、宝瓶、摩羯鱼、金翅鸟做脊饰的点缀┅┅这一切完美配合使整座宫殿显得富丽堂皇。大殿内的壁画亦算是布达拉宫内一道别致风景。在这堪称巨型绘画艺术长廊内,既记载有西藏佛教发展历史,又有五世达赖生平、文成公主进藏过程,还有西藏古代建筑形象和大量佛像金刚等等,说它是一部珍贵的历史画卷毫不为过。
    八角街同样位于古城拉萨市的中心区域,是拉萨保留得最完整的原生态街道,它是拉萨的宗教、经济、文化、民族手工艺乃至西藏的风土人情的集结地,也是旅行者到拉萨必去之地。“八角街”呈圆形,仿佛是一座巨大的时钟,辉煌壮丽的大昭寺就是钟轴。八角街并非以街道形状定名,而是藏语“帕廓”的音译,意思是围绕大昭寺的街道。按西藏佛教徒的说法,以大昭寺为中心绕一周称为“转经”,以示对供奉在大昭寺内的释迦牟尼佛之朝拜。八角街还是藏传佛教信徒转经的最主要的线路,每天都有磕着三步等身长头的人到大昭寺前朝拜佛祖,在光滑发亮的石块上投下了一道道长长短短的影子。 
    八角街的历史和大昭寺一样悠久,街区之内,僻巷幽幽,曲途自通,宫厦套着百屋,傍着古寺,弥漫着浓郁的藏族文化气息。八角街的两旁商店林立,摊贩聚集,熙来攘往,热闹非凡。常见的商品有酥油、酥油桶、青梨酒、甜茶、奶渣、牛肉、卡垫、氆氇、围裙、藏被、藏鞋、宝石戒指、藏刀、藏帽、藏币、摇经筒、经书、木碗等。从穿着来看,这里大多是藏民,还有汉、回族等。过去除藏族和少数民族在此经商处,还有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外商开设的店铺。每天天一亮,人们就会从四面八方汇集这里。八角街上店铺林立,店铺中各种藏族手工艺品琳琅满目,色泽鲜艳的江孜卡垫,独具特色的日喀则金花帽,古朴的木碗,各种质地的手镯、项链、印度香、法国香水等令人爱不释手。我在拉萨期间,经常去八角街闲逛荡,每次要回内地探亲休假时,要购置一些手镯、项链、印度香、藏红花之类的东西送人,有时晚上也闲逛荡,因为八角街的夜市很迷人,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照,漫步于街头,各种店铺依然开放,加上醉人的音乐伴之各种叫卖声,各种风味小吃的阵阵香味,使人留连忘返。
    位于拉萨西郊的罗布林卡,藏语意为“宝贝公园”,是历辈达赖喇嘛夏秋两季的住地,所以又称“达赖夏宫”,俗称拉萨的颐和园。拉萨城里城外有许多园林,藏语称林卡,大都是过去僧俗贵族官员夏日休闲游乐的地方。罗布林卡始建于18世纪中叶七世达赖时期,全园分为三个区:东部宫前区包括入口和威镇三界阁之前的前园;中部为核心部分的宫殿区;西区是以自然丛林野趣为特色的金色林卡。每个景区又根据功能要求,结合自然环境,或宫墙深院,古木成荫,或芳草疏林,繁花似锦,构成不同的景观。罗布林卡的园林布置,既有西藏高原的特点,又吸取了内地园林传统手法,运用建筑、山石、水面、林木组景,创造出不同的意境。如湖心宫的设计,就有汉族地区古代造园艺术中“一池三山”的痕迹。
    罗布林卡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古迹最多的园林,园中树木茂盛,花卉繁多,更有亭台池榭,林竹山石,珍禽异兽点缀其间,宫前长廊和室内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经过历代达赖喇嘛的悉心经营,罗布林卡建筑各种宫殿、别墅、凉亭、水榭,栽种大量花草树木,只见古木参天,芳草遍地,鲜花盛开,果实累累,宫殿精美,泉水清新。现在,罗布林卡已经变成了一座向广大游人开放的公园和博物馆,供人们参观游览,并举行各种节日游园和度假活动。我多次和藏族朋友一起在雪顿节期间,带上青稞美酒、醇香的酥油茶和各种食品在罗布林卡尽情地歌唱和跳舞,那种放松和自由自在的感觉,以后再也没有遇到过。
    拉萨或西藏之游是很多人沉积许久,却不敢触摸的梦想。西藏使人震撼、惊讶、钦佩而又惶恐。当布达拉宫在夕阳的余晖中更显雄壮的时候;当珠穆朗玛的雪光刺痛双眼的时候;当虔诚的老阿妈用身体丈量黑色土地的时候;当玛旁雍错湛蓝深邃的水面荡起层层水波的时候;当深秋金色草场上牛羊安然踱步的时候,你会赫然发现理想的天堂就在你身边,童话的世界就在你眼前。
    西藏既有独特的高原雪域风光,又有妩媚的南国风采,而与这种大自然相融合的人文景观,更使西藏在旅行者眼中具备真正独特的魅力。至今,还有许多藏族人的生活习俗与外界有着很大的距离,还有许多藏族人在藏北草原的无人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也正是由于这样的距离感,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生态,才使西藏一切的一切,具备了观赏的价值,充满了梦幻般的色彩。
    当然,除了独特的高原自然风光外,在西藏,在拉萨,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宗教。可以不夸张的说,西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地区,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宗教是藏族人民生活下去的全部精神支柱,用他们的话说,他们不修今生,只修来世。这意味着,他们能够忍受现实生活中种种的痛苦与不幸。这也是他们为什么能够用如此极端的方式--向佛顶礼(叩长头),去完成他们一生当中必须要完成的一次朝圣。
    我与他们比起来,在精神上要欠缺许多,我的心中没有神,我对来世不抱希望,我甚至不相信来世,一切都很现实,很世俗,我的心中常常只有自己和小家,可谓是一个“自私自利”的自己;而藏民则不同,他们把自然界的一切都看着是神圣的,他们敬奉自然的一切,大山,河流,树木,草原,湖泊,什么都是他们敬奉的对象,要不许多人问起去西藏旅游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的时候,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们:去一次西藏吧,你的灵魂定会得到一次洗礼和升华!                                           

    忆及拉萨或西藏,思念便似一张网,将我紧紧缠绕,那网的中央,不是蓝天白云,也不是青稞酥油,而是工作、生活中的寻常往事和所见所闻,情之所系的,也只是那种介乎于信仰与宗教、世俗与超凡、悠闲与忙碌之间的生活状态。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