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大战柳林沟

来源:作者:陈金凤时间:2012-10-29热度:0



   前不久,我在全局离退休职工门球比赛现场见到当年“大战柳林沟”的战地总指挥,老友久别重逢,自然激动不已。
   “嘿哨、嘿哨,毛巾、肥皂!”我喊着当年“大战柳林沟”的号子,快步上前与战地指挥握手、拥抱。
“加油干啊!为党和国家把铜献!”年愈古稀的战地指挥也灰谐敏捷地用当年“大战柳林沟”的口号回应。
“战争年代”结下的友谊是那样的浓烈、那样的刻骨铭心,终身难忘。”
    其实, 当年的“大战柳林沟”,仅仅是一次有队部科室干部参加的钻机搬迁劳动。因为那年月处于“非常时期”,所以原本意义上普通劳动,都贴上了“军事化”的标签。劳动场地改叫“战场”,劳动改叫“大战”, 劳动场地改叫“战场”,队长改叫“指挥员”,参加劳动的干部、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统统改称“战斗员”,搬迁动员,也就改称为“战前动员”……
   “同志们啊!目前世界上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对我们虎视耽眈;国内的阶级敌人也是挂在屋檐下的洋葱—根枯叶烂心不死!一句话,形势严峻,时刻可能发生战争!枪炮是什么做的?铁!炮弹、枪子是什么做的?铜!我们今天的大战就是为铁铜而战!”搞战地动员,总指挥得心应手。他的报告言筒意赅,郑地有声,极具鼓动性。战地总指挥作完简短的战地动员,立即扛起一根100多斤重的大塔腿就下沟上坡翻梁往新机场挺进!
   俗话说:“领导带了头,群众有劲头!”我们这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当然不甘示弱。力气大的扛塔腿,力气小的扛钻杆,一支运输长龙在柳林沟曲折前行。
   为了保证柳林沟会战全胜,参战人员都是战地总指挥从队部经心“扒拉”出来的“精兵强将”。他除亲自“点将”、“动员”外,还特意给每位“战斗员”发放了一块“大中华”肥皂和一条“白羊肥”毛巾!同时,让战地食堂把绿豆汤、镘头、红烧肉送到“战地”,让全体参战人员“吃饱”、“喝足”。
   在今天的年轻人看来,为下基层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职工准备绿豆汤、镘头、红烧肉送;配发肥皂、毛巾之类劳保用品不足挂齿,但在那“大割资本主义尾巴”、大批“物质刺激”的特殊年代,作为战地总指挥敢冒“政治风险”,给大家发用的、送吃的,那是需要相当勇气和胆量的。
   “嘿哨、嘿哨,毛巾、肥皂”!“嘿哨、嘿哨,毛巾、肥皂”!震耳欲聋的号子声在柳林沟上空此起彼伏!它既反应了参加钻机搬迁劳动的全体人员的高昂士气;也反映了大家对队领导敢于冲破极左政治禁固的赞同与支持!
   战地总指挥虽己年过半百,但他干活却以一当十,令许多年轻人自叹不如。几趟下来,双肩被磨破了,脚上也打起血泡,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豆大的汗珠像断线的珍珠直往下淌。同志们都劝他休息,他却风趣地说:“交不出铁和铜,咱要这老命有啥用?”掏出个口罩往伤口上一盖,咬着牙拿着一根用树技做的拐棍,扛起塔腿继续艰难地前行。
   在战地总指挥的带领下,参战人员都拼上了!能多扛的决不少扛,负伤的坚持不下火线,大家只有一个信念:“革命加拼命,为找铁铜早开钻!”
   说真的,生姜还是老的辣。战地总指挥在肩脚俱伤的情况下,仍喊着号子冲锋在前,可我们这些地质新兵早就累得直不起腰迈不开步了。尤其是看到地上那些被拆卸得七零八落的钻机、柴油机、泥浆泵另部件时,心里就直打鼓。这时, 战地总指挥及时来到我们中间,一把扯掉包在双肩伤口上的血色口罩,再次进行了战地动员:“大家一定要坚持往,坚持就是胜利!”言毕, 战地总指挥扛起—根大塔腿又往山上冲去。
   说来也怪,经找地指挥再次动员,我们几个被累倒的小伙子—下子来了精神,大家都-骨碌地从地上爬来,扛的扛,抬的抬,揹的揹,伤与累全扔到一边。
   人心齐,泰山移。两台xu600型矿山钻机和塔材、研磨材料,硬是靠人拉肩扛按时运送到新修的生产施工现场。“大战柳林沟”的战斗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但现在想起来仍令人回味。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