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相识毛建华

来源:作者:陈金凤时间:2012-10-25热度:0

      和毛建华同志相识,始于1983年秋。 时任陕西省地质局劳动人事处处长的他,抽调我和该处王淑文、胡晓林一起深入咸阳区调队、宝鸡地质三队进行落实知识子政策的调查研究。1986年夏,我被局—纸调令调《陕西地质报》编辑部工作后,由于工作关系,我向时任副局长的他请示报告工作的机会多了,也就进一步加深了对毛建华同志的认识和了解。一些平凡的小事,折射出毛建华同志对朋友的关怀和对党的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一
    毛建华同志工作作风严瑾,考虑问题统筹兼顾。记得第一次被抽调到局参加落实在知识分子政策调研时,心里总不免有些紧张和不踏实。毛建华同志一眼就看出我的心思,他在下队之前即召集我们三人在一起开会研究行程安排,并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帮我解开心结。
    毛建华同志当时的讲话,至今仍在我的脑海中记忆犹新。他说,根据局里的安排,我们几个要到咸阳区调队、宝鸡地质三队进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情况调研。大家下去后,要力求把他们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的情况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这就要求我们既要调查队部机关,又要调查基层单位;既要调查领导干部,又要调查一般职工;既要解剖典型,又要了解全局;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新情况,找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对策。下队后,初定毎队工作四天,第一天集体参加所在队党委扩大会,听取队党委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情况介绍;收集、解剖典型人和典型事。第二天调查组进行会商,草拟调查报告编写大纲,补充素材。第三天编写调查报告。第四天向队党委汇报调研情況,听取队党委的意见和建议,最终敲定调查报告。鉴于陈金凤同志是位笔杆子,文字功底好,就请他负责两个调研报告的起草工作。老王、小胡积极配合,保证调研报告的顺利提交。
   调研组下队后,在毛建华同志带领下,严格按既定的工作方针展开调研活动。既走“规定路线”,也搞“自选动作”;既把控全局,也解剖“麻雀”, 牢牢地掌握了调研活动的主动权。重点调研知识分子在“文革”期间形成的“冤、假、错” 案平反纠正情况,尤其是对知识分子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务求一清二楚。
俗话说:“七分调研,三分写作。”前期调研工作做得比较扎实;后期调研报告的撰写均—气呵成。调研报告上报后,得到局党组的肯定和部里的认可。后来,我听人说毛建华同志在向党组汇报时说:“两份调研报告都是八队来的陈金凤同志执笔所写,人家工作从不讲条件,接受任务后光着膀子干!”听到这个评价,我忙不迭地说:“过奖!没有毛处长的策划、指挥; 没有王老师、小胡的帮助支持,我绝不可能会一天写出—份调查报告!”
                                                   二
     毛建华同志从劳动人事处长到主管全局劳动人事等工作的副局长, 积累了丰富的“造就人才,辨识人才”的睿智和能力。他常说,谁能在工作中做出成绩,谁就是人才;如果完不成任务,即使顶着再多的桂冠,他也不是人才。用人之道,说简单可以简单到“知人善任”四个字。人不缺才能,缺的是发现;人不缺潜力,缺的是发挥潜力的平台。只要转变观念、更新理念,到处都是人才。领导干部只有深入了解人才,合理调配人才,才能做到“人岗匹配、人职相适、人事吻合”。
    我自1983年被抽调局参加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调研活动后,大概就被局里确认是个“能写材料的人”。随后,局先后两次下调令调我到局相关部门工作,但均因主、客观诸方面的原因未能成行。1986年6月,局再次下调令调我到局宣传处创办《陕西地质报》,并于1986年6月19日到局办理了报到手续,我终于如愿以偿到了本人钟爱的工作岗位。张德新、毛建华等局领导和政治部的领导同志先后多次到编辑部看望、鼓励,明确要求7月1日试刊,向党的生日献礼!经过共同努力, 四开两版的《陕西地质》(试刊号)如期出版;7月15日,四开四版的《陕西地质报》(创刊号)发行。我们没有辜负局领导的般切希望,给广大读者奉献了一份丰盛的精神大餐!
    1987年夏,正当《陕西地质报》顺利出版发行、影响日益扩大的时刻,局办公室突然收到告状信,在信中罗列了我28个问题。陈西京局长得知后,立即通知宣传处处长马贵增进行调查;马贵增下队之前,局要求他要实事求是,查清问题。马贵增在八队深入调查三天,与相关人员逐—谈话取证,最终得出了告状失实的结论。
                                            三
    一年春节期间,我和爱人在叙谈从野外队进城后工作和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时,我提议正月初三,我们举家给毛建华同志拜个年,顺便拿点礼以表谢意。可万万没想到,“送礼”遭拒。毛建华同志说:“自你调局以后,白天黒夜干工作,报纸办得好,德新局长赞扬你们《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列》;朱训部长、寿嘉华副部长也都夸奖你相照的好。工作干上去了,就是对我们的最好回报。今天带的这些東西,你都拿回去;以后也不要搞这些!”
    毛建华同志批评人时,是非常不讲情面的;好像是个非常严峻的人。但是,你和他真正相处后,这种印象就完全变了。他和蔼可亲,笑容可掬,愿意帮助你解决政策规定允许范围内的一切问题,就和一个相识多年的老朋友一样。
    毛建华同志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草木皆有情

下一篇: 小城微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