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那些知青生活的旧事

来源:作者:海潮时间:2012-10-21热度:0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上山下乡运动,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也深刻影响了知青全部的人生选择。虽然知青时代早已经成为过去,但是经历了那段历史的每个知青,都不免有一些难忘的回忆,有的是甜蜜的,有的是苦涩的。甜蜜的回忆让内心倍感温馨,苦涩的回忆让心灵经受洗礼。有时,人们也无法区分哪些才是最难忘的往事,其实,时时让人回忆,常常令人刻骨铭心的事情,无论是好事或坏事,都应当算作最难忘的往事。
    时光如水,思念悠远。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总是喜欢怀旧,仿佛过去和消逝的东西才值得留恋。其实,看看现在,比比从前,我们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完全可以用奢侈和幸福来形容。但是,物质上的富足并不能替代精神上的愉悦,相反有时会感觉到精神世界空空如也,这究竟是何因呢?
    
    一、那顿大米饭
    大米饭是多数中国人每天都要吃的主食之一。今天的人们,谁还在意吃大米饭呢?可是倒退20、30年,在计划经济时代,除了国家高干享受特殊优惠的待遇外,广大城镇居民和老百姓都是按国家的统一定量,去国营粮店购买当月供应的口粮,一般是成年人每月每人30斤,60%细粮(白面)、40%杂粮(玉米面、高粱、小米),特殊节日才有特粉、大米、小豆,绿豆和花生供应,但是数量很少,装卸工等重体力劳动者每月可以多到30到45斤,小孩子则按年龄增长加大供应量,一般细粮不减少,增加的也是粗粮,购买完60%细粮后,剩下的粮食只能选择买高粱米或是玉米面、小米了。当时,我们这些知青仍享受城镇居民供应口粮的待遇,也记不清是五一节还是国庆节,每人能特供2斤大米。为了这顿大米饭,我们几个男知青可是动足了脑筋,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一个叫鸿林的知青,他给我们几个相好的男知青传授了秘诀:要吃饱这顿大米饭,头一碗一定盛的不要太多(60%左右),然后用最快的速度扫荡,第二碗盛的越多越好,按平常速度去吃,第二碗下肚后,这个时候应该吃饱肚子了,如果还有地方装,锅内还有大米饭,你可根据情况选择吃与不吃了。按照此法,果不其然,效果显著。虽然我已忘记当时的吃相,但是“吃大米饭的秘诀”至今回味无穷……            
    
    二、那餐煮玉米
    玉米的营养价值在谷类食物中是出类拔萃的,也是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当下,很多美女、帅哥都喜欢吃烤玉米、煮玉米,又软又甜又香,咬上一口,再顺手捧起一本书看,觉得是那样的清香和对味。然而,在知青的岁月里,天天吃玉米面加工的主食,我至今一看见玉米面食品,依然条件反射的酸胃口。
    虽说天天吃玉米面,可是却难得吃上烤玉米、煮玉米。秋天来临时,正是玉米成熟的季节,放眼望去,整齐的玉米围绕在村庄的周围,就象一排排列阵的战士在保护着自己的家园;一垄垄的土豆,就象一条条彩带,在大地上蜿蜒起伏;还有北方特有的黄澄澄的谷子穗,垂着它沉重的头;高粱则红得发紫,谷穗也绽裂开来;那结满豆荚的豆穰,张开笑嘴的芝麻,使贫瘠的田野也散发出收获的喜悦和幸福的希望。“罪孽深重”的我们,早就对地里的玉米垂延三尺了,所以一到玉米成熟的季节,就迫不及待的开展地下活动,跑到远山偷偷掰上一堆玉米到空地烤。也不管玉米被烤得多黑多难看,也不管是否烤熟了就开始大吃特吃。吃完后把玉米棒子一扔,然后对着山岗开始咧嘴大笑。
    在我们知青点四周的田里,一望无际的高高青纱帐里,被青绿的壳包住的玉米,茶色的玉米穗柔软地垂下,让我们每天途经此地时充满了欲望。有一天晚饭后,不知是谁的馊主意,通知所有的男知青,天一黑马上装睡,等女知青进入梦乡后,要立即行动,去地里偷掰玉米,以便大家共享渴望已久的煮鲜玉米。大家分工明确,有人在伙房准备烧水,有人瞭望放风,有人偷掰玉米,为了解馋,大家都是争先恐后的去干,不一会,就掰了一大袋新鲜玉米。回到知青点伙房,我们迫不及待地打开袋子,拿出玉米放在已开的锅里煮着。一顿晚餐就样开始了:开火煮了四、五十分钟,不等煮熟的玉米盛出来,大家已开始狼吞虎咽地美餐起来。第二天,若无其事的我们各自到生产小队劳动,等中午返回知青点时,大家得到了共同信息:村民都在大骂,说昨晚不知是哪里来的造孽者,偏偏将村头“五保户”大娘自留地的玉米偷掰了许多。以后的许多天,我们这些男知青虽然不说什么,但是个个心里不是滋味……
    在历史长河中,知青的这段岁月不管有多久,都只是极其短暂的一段流水,但在人们脑海中却是千刀万剑斩不断、百虑千思理还乱的绵绵思绪。我的短暂知青生活里,虽然没有丰富的物质,可就是在那匮乏的时光里却让我感到很富有:一碗大米饭,一个煮玉米,就能让我们幸福一个秋天。是啊,知青生活中片片的记忆碎片,早已深深的嵌在西北那个久别秋天的田埂上。
       
    三、那些难忘的知青之歌
    我所插队的小山村其实是一个民风纯朴、风光旖旎的地方:两面环山,山形种满了柳树、杨树等植物和庄稼,山川中间有条湾湾的小河清澈透底,众农舍依山而建,在村中央河旁平坦的空地,建有一排红瓦住房,外面粉刷着白灰,与周围土黄色农舍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就是知青点。由于小山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当时公共汽车只通到公社,我们要步行10多里土路才能到达。同时小山村也没有电,我们这些知青白天要到地里劳作,时间还好打发,可是到了晚上,连半导体收音机都没有(七十年代,收音机可是一个家庭的重要财产),可想而知,当时我们的精神生活是多么的贫瘠。
    有段时间,知青之间流行“窜点”。记得有一次,来自另一村的几个东北老知青光顾我们知青点,顷刻之间寂静的小院喧闹起来,我们忙里忙外端上最好吃的饭菜招待。饭毕,他们兴趣高亢,将我们男男女女20多人全部召集一起,先是让我们看他们带来的半导体收音机和口琴,然后教我们学唱当时在知青之间流行的“歌曲”。象《南京知青之歌》,是当时全国知青中非常流行的一首知青歌曲;象苏联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美丽的心上人》、《刑满释放我出了监狱》等在当时则统统被打入“黄色歌曲”;还有《从北京到延安》,我至今尚能跟着调子哼唱:“从北京到延安,千里路遥远,告别了父母,离别了家乡,谁想到有今宵;望山山高入云,望水水向东流,想请河水捎封信,苦闷在心头……”。我依然清楚地记得,流行最广的一首当属《南京知青之歌》,30多年过去了,现在很多知青都能哼出一两句:“蓝蓝的天上,白云在飞翔,美丽的扬子江畔是可爱的南京古城,我的家乡。啊,彩虹般的大桥,直上云霄,横跨长江,雄伟的钟山脚下是我可爱的家乡;告别了妈妈,再见吧家乡,金色的学生时代已转入了青春史册,一去不复返。啊,未来的道路多么艰难,曲折又漫长,生活的脚印深浅在偏僻的异乡……”,凭借着这首风靡一时知青之歌,我们这些五湖四海的知青就好像一家人。
    
    四、那些难忘的露天电影
    与知青年代相比,如今日子好的太过了,人们坐在家里就可以随便欣赏电影、电视了。然而,很难说清楚,那时候的电影咋就那么好看,一场电影往往看上好多遍都看不够,有时候为看一场电影不惜跑上几里路,涉水过坎登山都在所不惜。生于六十年代初中期的农村孩子们,大概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现如今,看电影和电视太寻常了,可不知为什么,许多东西反而失去了原有的兴致和激情,几十个频道换过来换过去就是找不到一个心仪的。这几年,城市社区也经常举办露天消夏电影节,深受居民欢迎,不但让居民在炎热的夏日里有了一个消暑纳凉的好去处,满足了居民不出社区收看电影的需求,更让人们体会到文明和谐的文化氛围,营造了浓浓的人文环境。我偶尔也去看看,但还是感觉少了些什么。每每想起当年与其他知青翻山越岭走十几里看电影的情景,那种久违的感觉就不由得涌入心间,让我倍感激动和亲切,也许,这就是一种难以忘怀的知青情怀吧?
    有一段时间,我们周围的各村轮流放映电影,这可让我们寂寞的“夜生活”有了内容和活力。记得那些日子过得很自在、很充实,白天干活也有了劲头,头天晚上在邻村看的是《春苗》,好象是谢晋导演的,故事描写了一位赤脚医生的成长,通过对春苗艺术形象的塑造,从她“顶着风雨长,挺拔更坚强”的斗争经历,展现了赤脚医生这一社会主义新生事物是怎样在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中成长起来的。经典的一句台词是:“病人腰疼,医生头疼”,其中的一首插曲《春苗出土迎朝阳》很好听。
    第二天,距离很远的山外村要放映电影,我们依然乐此不疲地翻山越岭走2个小时前去观看。那个夏日的夜色,月儿爬上树梢,星星露出微笑,晚风轻轻佛面,在村庄的大麦场,人的心身合而为一,静坐在成百上千的人群堆中,两眼目不转盯地注视着宽大的银幕,心儿则随着电影中剧情起伏变化而变化:时而轻松、时而紧张、时而乐、时而愁、时而苦、时而甜、时而悲、时而喜、时而笑…… 耳边叽叽喳喳地大一阵、小一阵,传来人们津津乐道地叹息声、欢笑声、议论声,此时此刻这种情无自禁的激动心境,这种朴实的山区文化生活场景,只有身在其中才能真切地享受个中的原汁味道。我清楚地记得,那晚放映的是著名导演崔嵬的电影《红雨》。影片描写了70年代初山村赤脚医生红雨,人小志大,刻苦学习医术,全心全意为群众治病,并与旧社会的药铺掌柜孙天福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最后坚决占领了农村医疗阵地的故事。电影主题歌《赤脚医生向阳花》我至今仍能唱上几句。现在想想,真可谓看一场露天电影,银幕正面是别人的故事,反面却是我们的人生记录。
    30多年弹指一挥间,许许多多的往事淹没在记忆的深井里无从打捞。但是,当年在农村,浓郁的乡土气息,淳朴的北方村民,憨厚的山野气质,确实影响了我们这些知青,尤其是当时我们大都十七、八8岁的年龄,那段岁月对世界观的形成,个人性格、气质的养成影响很大。诚然,过早地涉入农村,对社会的另一面也有较深的了解,使我们也过早地养成了人性的两面性,以及由两面性催化的成熟,可以说,是一种很不纯正的成熟。但是,知青时代毕竟是一段真切的历史,是一段令人难忘而值得深刻反省的蹉跎岁月史!
    
    五、难忘的返城路
    1976年这个不祥的龙年,真是个“灾祸横行、大难不止”的灾年啊,中华儿女经历了太多的灾难,失去了太多的亲人,洒落了太多的眼泪。也许,历史必然让1976年成为分水岭:不是吗?那一年,在发生了如此众多天崩地裂的事件后,也使中国从此开始步入深刻巨变的道路。回首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不正是从1976这个特殊的龙年开始酝酿、滥殇的吗?唐山大地震后,我们从报纸和大喇叭中了解到一些信息,不过,从城里不断传来闹地震的情况,一时间,仿佛整个中国都在预防地震。那些日子,知青点人心惶惶,虽然太阳每天依然升降,我们每天依然日出而起、日落而息,可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却难以平静,总有一种忐忑不安的感觉。于是,大家都心照不宣、悄无声息地做着准备工作,随时择机返城探听虚实。我也同样如此,临行前专门去公社赶集时采购了100多个鸡蛋。要知道,当时城里每个鸡蛋6分钱,而乡下每个5分钱,就为能省1元多钱,好多知青都选择回城坐车带鸡蛋,起码也能赚取单程的车票钱。
    就在我们暗自盘算着动身的日子时,一个意外的消息打乱了计划:由于连续的下雨,公社通往城里的道路因塌陷中断,每天一班的公共汽车停运了,何时开通没有日期。以前,这条唯一与外界相连的公路经常因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而中断。闻讯后,我们一时陷入困境,无所适从。还是“老大”有主见,有天晚上,他召集我们几个男知青商量对策,说愿意徒步返城的做好准备明天清晨出发。考虑路途遥远,跋山涉水,为防不测,要做好保密工作,一个女知青也不能让知道。急于回城的我,不假思索地表示同意并急忙去老乡家借了一个竹筐,找了一些麦草将100多个鸡蛋分层装好。
    第二天清晨,就在我们悄然无声地准备出发时,被一名女知青发觉,说什么也要让我们带她走,经我们再三劝阻总算脱身。当时,天还未亮,下着绵绵细雨,整个山村笼罩在灰蒙色之下,显得凄凉和苍茫。我们一行如同要进行一场战斗,显得严肃和神秘。
    虽然选择的是一条近路,但是大约也要七、八十里,沿途还要翻越几座山岭,走的是羊肠小道,一面是高山,一面是深谷,地势非常险要。一路上,我们跋山涉水,经历了峡谷、陡坡、急流、险滩,我是随行唯一带着一筐鸡蛋的人,现在想想都不免觉得幼稚可笑。要知道,若是行走在平原上,视野开阔,目力所及,远近距离心中亦大致有数,而我们却是一路翻山越岭,那情景、那感受完全不一样。走近山脚,迎面是山,再往前走,前后左右皆是山,看上去似乎很近,可是走起来,山回路转,崎岖曲折,绕了半天,还在那座山里,再回头一看,似乎也并没走多远,这样反复几次,人也累了,心也急了,于是乎心中不由地冒一个问号:何处是尽头?就在我们又翻过一座山梁,开始走一段下坡路时,只见悬崖峭壁,羊肠小道无任何遮挡,加之雨天烟雾弥漫,只敢看路面,不敢往下看,走在前面人要不停地向后面大声喊话,走着走着,我的两腿有些支撑不住并开始发僵了。后来了解到,我们路过那段两边林木丛生的高山,中间有很长的狭谷,地势十分险要的地方叫“木门道”:自古传说,三国时期,蜀魏之战,诸葛亮就在这里制造木人木马、运筹粮草,与魏摆阵打仗。可当时,谁还有心思去传古诵今呢?只盼快快抵达目的地。就这样,历经了七、八个小时的艰难跋涉,走到了一条湍急的河流面前,我为了保护那一筐鸡蛋,在淌河时,全然不知脚下的鞋什么时候被水冲走了。好在过了河后,我们也终于走完了山路,光着脚丫踩在小石子上面生疼,我不停地疵牙咧嘴,走走停停,眼看前方就是城郊的公交站点,我开心的忘了脚下的疼,此时,伙伴们的情绪也开始高涨起来,嘶吼声、唱歌声响彻云霄…… 
    是的,在那种特定的环境下,我们翻山越岭,忍饥挨饿,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胜利的走出了大山,并看到了久违的绚丽多彩的城市,人的精神忽然间变得狂欢、脆弱和善感起来,也是不难理解的。我还清晰的记得,当我们这些“落荒而逃”的知青踏上市郊那辆公共汽车时,女售票员听了我们的陈述后,说什么也不收我们几个人5分钱的车票,并对我们一路的境遇抱有深深地同情和怜悯。
    后来,发生了粉碎“四人帮”事件,我们这些知青在关注国家大事、考虑个人前途的同时,也时常说起那次难忘的返城经历。尤其是历经一路艰险后,我的那一筐“鸡蛋”竟然完好无损,一时间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笑料和美谈…… 
    前尘如梦,往事如烟。虽然“知青”已经成为过去,但是那段历史是难忘和永久的。因为它承载着我们这代人,曾经在农村那个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风采和信念,我们美好的青春年华在那段“滚一身泥巴”的过程中,已经深化为记忆深井里不可枯竭的水滴。当年农村艰苦的劳动锻炼,磨励了知青不怕吃苦的百折不挠意志;当年农村匮乏的物质生活,铸就了知青艰苦朴素的乐观生活作风。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