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我的书法情结

来源:作者:陶复元时间:2012-10-15热度:0


  八十年代初那场席卷全国的书法热深深地影响着我,街上书店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字帖,令人目不暇接,作为初学者的我一时茫然,不知道挑选字帖,还是老爸给我带来了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钢笔书法精品选》,应当说从这里开始了我对书法初步的朦胧认识。任平、刘惠浦、顾仲安等硬坛大家的作品赫然在目,尤其是刘惠浦先生那晋唐风格的小楷让人肃然起敬,叹为观止。我也暗暗下定决心好好地学习书法。
  学习总得来说是方法论问题,也是意志力的问题。俗语说:“只要功夫深,不怕铁棒磨成针”。
  那时因为在乡下农村,条件艰苦,没有象样的文具店,我经常跑到离我不远的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路桥镇买来笔墨、纸张与书法书刊自己在家自学。这时候,书法理论及书法技法刊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影响的报刊杂志《中国钢书法》杂志、《书法报》、《书法研究》、《中国书法》等成为了书法人必备的学习工具。放置于案头。只要有空闲时间我会经常去路桥老街的邮局的报刊零售门市部买这些报刊阅读。在理性上加深对书法的认识。
  刚开始的时候,手提着笔,这笔好像不听使唤,写起字来很别扭的,手臂感觉很麻,很痛,但这些丝毫动摇不了我学习书法的决心。过了一段时间,这些因素都一一被我克服了。
  这时候,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以教授书法技法为目的的书法函授班。箸名的如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等等。席殊书法速成班等已经飞靡大江南北。有些刊物也加入了这一行列。上海学林出版社主办的《写字》杂志社开办了上海生活技艺专修学校,开始以函授的方式培养广大的书法爱好者。
  八十年代未,在我们台州也出现了一位乡贤金吕夏老师,他在当地文化部门的支持下举办了朝辉书法艺专,在台州乃至浙江周边培养书法爱好者。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杜桥书友的带动下加入这一朝辉书法艺专学习书法。在金老师的指导下从隋唐的《董美人墓志》开始入手,通过在金老师的朝辉书法艺专一年的书法函授学习使我初步奠定了书法基础。
  历史的车轮进入九十年代后,我也从少年跨进青年,参加工作后,我着手订阅了相关的书法报刊来充实完善自己的书法知识,也在其中参加了《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的刊授学习,从普通班一路研读到导师班学习,受教于郑明耀老师以及潘现导师,在潘现导师的教诲下,进一步开阔了书法视野。使我明确了书法的努力方向。也坚定了学习书法的信心。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的生活不知不觉迈进“E”时代。书法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互联网的影响作用下也焕发出了新的活力。这其中尤其是现代印刷出版业,图片输出技术的高度繁荣。为人们的精神享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人们阅读的方式一夜之间从纸质阅读升级到数字阅读。各式各样的电子读物层出不穷。有人说,当今时代是读图时代。网络精美的书法图片开拓并丰富了我们书法人的视野,各种书法网站的诞生与发展,又进一步拓展了书法网络文化的发展,今天无论你在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够在线参与书法交流,对新事物不感冒的我,也积极地投身书法网络,从最初的书法网络菜鸟成长为书法栏目斑竹乃至书法网站论坛总版主,在全国的范围内进行交流与对话。经常积极地穿针引线,促进网络与现实世界的书法互动交流,联系并参与了二次书法跨省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两地书法文化的发展,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QQ、博客、微信的普及,使我们内在的精神交流特别是文化交流呈现出惊人的爆炸性发展。反映在书法领域更不用说了,书法能够赶上当代高科技时代,这是书法的幸事,这也是我们书法爱好者的福音。
  我的书法情结将随着我的生命消失而终结,我生命的激情也将继续演绎书法生命的线条质感。达到所谓的人书俱老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书法如其人。书为心画,言为心声。是对其最好的注解。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秋夜的谷场

下一篇: 老屋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