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想念搅团

来源:作者:刘省平时间:2012-10-15热度:0

    在关中地区,提起搅团人们是不会感到陌生的。它曾经是关中农村人的一种家常饭,尤其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它可以说穷苦人家的“救命饭”,因为一碗面能做一大锅搅团,够一家人美美吃上两三顿呢。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搅团就很少在关中农家的饭桌上出现了。
    搅团是用面粉在开水锅里搅混熬制成的浆糊。搅团的品类很多,有荞面搅团、高粱搅团、玉米搅团、麦面搅团等等,但在关中地区,过去最常见、最常吃的要算是玉米搅团了。
    关中人常把做搅团叫“打搅团”。搅团的做法虽然简单,但实在是个体力活,一般至少得两个人密切配合着才能做得好。搅团要想打得好,最好用大铁锅,这样才能打得开转身;还有,就是最好烧麦草,麦草火的焰长、面宽,火势均匀,不至于把搅团烧糊。打搅团并不难,但过程却极为泼烦:先烧开一大锅清水,一个人继续在锅间烧火,另一个人往锅里散干玉米面。干玉米面里要搭少许碱面,下锅的时候不可一猛全倒进去,须是从碗口沿上慢慢地一点点地往下倾散;同时,另一只手还要握着长把木勺顺着锅边缓缓搅动,直到玉米面和水完全融合,不能结疙瘩。玉米面下锅之后,火就要烧得稳一些,细一些,不可忽大忽小,不然玉米面就容易被烧糊,最终影响搅团的口感;长木勺要在锅里不停地用力搅动,顺时针搅一会,再逆时针搅一会;等锅里“咕咚——咕咚”冒起了水泡,再往锅面添些凉水,继续烧火,继续搅动,如此反复几次,直到锅里的面水熬成粘稠均匀的浆糊为止。
    打搅团最关键的环节其实就在一个“搅”字上。俗话说:“搅团要得好,三百六十搅。”小时候,我曾多次看见过打搅团的情形,那的确是相当费力气的,一个人根本吃不消,往往要几个人轮番上阵才行。
    刚打好的搅团太烫,不能直接食用,须凉下来才能吃。搅团做法单一,但吃法很多。最常见的的吃法有三种:一种叫“水围城”,先将热搅团舀一点到碗里,让它粘在碗底和碗边上,等凉下来之后再浇上事先调好的汤水,放上一些下锅的青菜,用筷子顺着碗边划起一块在汤水里撩一下,再往口里送,搅团块儿就一下子溜进了肚子,那感觉嫽扎了;第二种吃法叫“漏鱼儿”,先盛上一盆凉水,在盆上架一个铁漏勺,热搅团通过漏勺眼之后很快就变成一条条金黄透亮的“小蝌蚪”游进水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粉鱼儿”,关中西府人管它叫“粉咕嘟”——粉鱼儿凉调或浇汤吃均可,加一些酸菜、蒜泥拌着吃,味道更好;第三种吃法叫“凉片片”,先把热搅团舀出来盛放在一个大圆铁盘里,或者直接摊晾到案板上,待彻底冷却定型成团块之后,再用刀子划出一片,细切成一个个麻将一样的小方块,揽在碗里凉调着吃。
    这三种吃法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第一种吃法一般适合在冬天,吃完搅团,再喝上几口煎烫的酸汤水,胃里舒坦,头上冒汗。第二、三种吃法一般适合在春夏秋三季,这样吃着爽口、凉快。不管采取什么吃法,搅团一旦入了口,直接囫囵往下肚里咽就对了,千万不要咀嚼,否则满嘴都会是黏糊糊、甜兮兮的浆子味道。吃搅团,一定要辣子红,醋水多,再拌上野菜,吃起来最好不过了。
    搅团一般是用粗粮磨成的面粉熬制而成,含水量很大,可以说是一种无筋无骨的水货食物,所以很容易吃撑,但又很不耐饱,往往是刚吃完两碗搅团,几个响屁或一两泡尿下来,肚子很快就又空瘪了。关中人一般在农忙时节很少吃搅团的,一来嫌它做起来太泼烦,时间太长,等得人心发慌;二是搅团吃了不顶饱,浑身不得力,下地去干不了多长时间活儿,浑身就软塌困乏了。
    在关中的农村,爱吃搅团的人常视之如命,其中以妇女为绝大多数,隔几天不吃就心里发慌;男人爱吃搅团的人似乎不多,有些人看见家里打搅团,气得恨不能搬起石头砸了锅。但女人们可不管那一套,想吃搅团了就自己打,男人们没办法,只好以馍馍充饥,实在扛不过去就硬着头皮去吃几口,时间一长也就慢慢习惯了。小孩子大都不爱吃搅团,但对搅团锅底焙干了的锅巴(俗称“瓜瓜”)却很有好感,喜欢拿在手掰着吃,咬起来“嘎嘣”作响,嚼烂后满嘴香甜。
    如今,关中地区连农村人都很少吃玉米面搅团了,即便吃也都是改吃麦面搅团了。说句实话,我在关中西府农村曾生活过二十年,那时对搅团没有过多少好感,吃的次数当然屈指可数。但在城市里呆久了,吃惯了山珍海味、油腻荤腥,有时候倒挺想吃几口正宗的搅团,图得就是个稀欠。但城里饭店里很少有卖搅团的,在一些旅游景点附近的农家乐里偶尔会看到,被称作“农家特色美食”,但那大多是用麦面做成的“酸菜粉鱼”,辣子不汪,醋也不香,已经吃不出农家搅团的风味了。
                                                                       2012年5月18日于西安北郊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咖啡不冰

下一篇: 挖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