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水韵润泽的中原古镇

来源:作者:香腮雪时间:2012-09-30热度:0


   一直不解:为什么青石板、木栅栏等一些渐已远离视线的意象,频频楔入我已然中年的梦境,精灵似地逗引我的视听?
   一种名叫豆蔻的花儿开得满园生香之时,闲坐故园的我,闭目凝思蓦然惊觉,其实自己一直未曾离开古镇半步。古镇之于我,恰像隐藏于日子之花萼下的硕大叶片,一直静静地温暖着我、记挂着我的每一丝颤动、每一缕缥缈的光影, 我的魂魄被晕染了,遂有暗香盈盈浮动。
   古镇有着值得炫耀的历史,古镇的母亲是卫河。一个城镇的繁衍总和养育她的河水难脱干系。  
   卫河,战国称清河、清水、宋称御河,因流经春秋时的卫国居多,自隋以来更名卫河,至元明,称呼逐渐稳定。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有详尽描述。这条河诞生了甲骨文、诞生了《周易》和《诗经•卫风》,诞生了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和大宋民族英雄岳武穆。
   卫河是古镇的注脚也是她的主角,说到古镇不能不提到她!自山西境内太行山南麓发育,朝南挥一挥手,优雅地流经了古镇的北端,归入海河。由于是明清时期重要的水运航道,沟通了冀、鲁、豫等省多个城镇,再加上我国最早的五条铁路之一的道清铁路在脚下匍匐,因此声名煊赫,拔了明清时期水旱码头的尊贵地位,成就了一方商贸重镇。
        据老说书人讲,那时的卫河,鱼虾鳖蟹“横行”,活泼而有生机。每到雨后可见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描述的: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情态。几乎家家有渔网,户户有鱼罐。可惜那些繁盛的渔网被现今人们过高的欲望,剥夺了悠游河道的权利。现今卫河的大部分河床裸露着,被“精明人”分割成了补丁样小田。当年繁盛的老码头、停靠行船的河埠头像是被遗弃的宫女。
而当年的卫水西岸,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湿地,东岸是青石砖砌起的护河古城墙。高数丈,延绵几十里。水面船桅如林、水鸟翔集、人烟辐辏、来往商贾云集码头,日进斗金。汽笛声和船夫拉纤的“嗨哟”声交错起伏,犹如天籁,一派“船”水马龙的繁荣景象。可惜这些连同两岸洗衣女相互的说笑声、乌龟爬出河面的慵懒憨态、用于槌衣的青石板都留在了梦里。
   卫水滋养了古镇的古典与时尚,二道街遗留的“津港国贸市场”、德式教堂、“德锦诚”绸缎布匹店,建筑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模仿了当年的天津城。于是古镇早年便有了“小天津”的美誉。
   今年春节过后,我和诗人琳子、我的高中同窗从一中出发,沿着古城墙,一路向南沿三道街寻古探幽,一路唏嘘叹惋,用相机抓拍生活的美好瞬间,我发现许多店铺许多院落被标上了年代的标签,打铁铺、磨坊、油坊……叫人体味时光的久远——时代的气息正以无法阻挡的架势浸润这座古镇,和全国所有的地方一样,家乡人也在挖掘能够吸引游人眼球的特质。这让我感奋,又让我忧虑,怀疑欧阳修的秋声赋是否真的就在古镇东部而作。只是那“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澎湃”的意境倒很是契合家乡的秋风。上网发现已经有人就此问题展开舌辩。
     走在十字街头的南端,那是一条被明清风骨、传统木质结构两层小楼坐拥着的干净街道。 不时有燕雀儿飞来飞去,抖索的檐草破旧的高堂瓦舍,不由让人发出: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慨。斑驳的砖雕牌匾、精美的镂空檐板在阳光下温暖人心。忽然,我们同时把目光移向一扇打开的雕花木窗,它被一杆坚硬的木棍支撑着,琳子笑曰:看见水浒里的那只杆子了吗?潘金莲一竿子打出施耐庵整部大名著!我莞尔。这时,几位穿着新年服装外表时尚的年轻人和小孩子,在老者地道的方言指点下,不时发出和我俩一样又不一样的惊叹感慨。老者少小离家、如今鬓毛已衰、儿孙满堂,定居南乡数十年,对故土从不曾释怀。他一会儿抚摸一下斑驳的院墙,一会儿唤住孙子,指指画画。孙子按他的要求按动快门。我偷眼看去,有泪滴从那苍老的眼角溢出。
    那些覆顶却欲坠的青瓦、那些招摇千年的檐头小草,无声地继续着过往。夕日的繁盛、今日的落寞写在小街的眉梢,也记录着我们曾经的亲情和遗憾……   
    “水胡同”距离护河古城墙仅百步远,因一口水井而命名。几十米长的街道因而一下子涟漪起来。颇有见识的老王头说,卫河水当年甜美清冽,以至方圆近十里的人来此汲水。每日晨昏,这条窄窄的街道就排满了挑着水桶的人,吱吱呀呀的扁担声、财主家牛车轮子的骨碌声、浓浓的方言土语的问候声,交错着在光溜溜的青石路上滑落,在雾中、夕阳下、细雨中回响。(那方言大概是是古代古镇祖先遗留给来世子民的“化石”罢!以至于流传至今。)
   漫步水胡同,令人想起戴望舒的《雨巷》,只是未遇“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当年住在里面的女孩各个干净似水天真快乐,月夜下玩跳皮筋、唱歌跳舞比美。其中一个姑娘住在街头的瓦屋里,乌溜溜的眼睛黑白分明,松松柔柔的辫子搭在细细的后腰,不料天生失语,依依呀呀地用手表达自己,真是造物弄人!听说这喝卫河水长大的哑巴女终于还是嫁了,嫁给一个老实巴交的乡下人,实际是招了上门女婿。生一男一女,取名水生水花,乡下人也肯干,进城后突然就开了窍似的,靠着笨嘴拙舌,竟也做起了生意,烤红薯卖出了现代味道。 哑巴见人就爱说话,依依呀呀,听起来像是二胡演奏。
古镇被水韵滋润着,恰如北中原大地一枚钮扣般熠熠闪亮。
     始创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至今已有近三百五十年的历史的“义兴张”老铺烧鸡,就坐落在水胡同的东十字街头。至今依稀可辨“义兴张”的刻字,古朴低调恰如他的主人一般温和亲切。据民间人士透漏,道口烧鸡,既传家珍绝技,又传百年老汤,这些传说又给古镇增加了一丝神秘色彩。其色泽,金黄鲜艳,形如元宝,口衔瑞蚨,用手拎起来一抖便肉离骨脱,堪称型、色、味三绝。堪比北京烤鸭、金华火腿,被誉为“天下第一鸡”。那做鸡子的调料配方当然关乎卫水,当然关乎卫水人的仗义和豪侠。其早年口碑的远播当然关乎航运:土纸包好的烧鸡主要卖给南来北往的船商,回程了,豪爽的船员们把船泊在“水胡同”的石榄上,纷纷下船,拎上几只烧鸡,而后解缆开船,一路闻香,经水路,浩浩荡荡返回天津。道口烧鸡的名头便通过这些客商船工口口相传而名扬天下了。
      故乡人极重脸面,有与生俱来的古道热肠,对外地来的客人,不送两只烧鸡几乎是过不去的,如今故乡依然延续着这种古风。而旧时五毛一斤的烧鸡是古镇对外开放最早的媒介,袅袅香味越传越远:“中州名馐”, “河南省十大名食”、“中国名特食品”“中国公认名牌”。。。和培育其香味的卫河航道一起,成为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故人与鸡黍,从来就是一道难解的缘。“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真乃人生一大快事,孟氏浩然理当后悔身不生于斯地。
   好东西总是有人追逐效仿。如今,不论是全国喧闹的街区还是飘尘的穷街陋巷,到处都有人打起道口烧鸡的招牌,甚至在海外旅游的大街上,也可见到。鱼龙混杂,差点就应了那句:假作真时真亦假的红楼偈语。让人唏嘘。  
   如今的烧鸡广场,默默伫立着一座铜像,瓜皮帽,文明棍,晚清乡间绅士的打扮,正若有所思地望向前方。铜像主人张炳竟就是那个让风流倜傥的乾隆爷南巡时闻香而止、微服而大快朵颐的“义兴张“烧鸡的“先祖”他在思考什么呢?
   小镇仿若旧地板夹缝中遗下的一枚古铜色钱币,沉积了厚厚的时光。
   一个人无论年岁多大,久居在外,疲累的时候会想念家乡,于是青石板等经常入梦。甚至会想道口烧鸡的味道,因此常有家人送来以解馋意。家的包容、温情、它的天高地阔和水盈盈的气息,培育了我一颗多敏的心。近些年来,每次怀着热望踏入家乡的河流,却有种拂之不去的情绪。这种情绪渐渐地被家乡的变化所取代。
    时代的变迁,如今的卫水河道虽已不再担当码头的功能。水胡同码头作为卫河段仅存的明清时期码头群已被列入联合国历史文化名录。作为原生态性最强的大运河河段之一的卫河身份的认证令我辈雀跃释怀,这印证了长期以来潜伏在我心头的猜测和判断:原来卫水人的骄傲和豪放真的是有理由有基因的。
   暑假的一天,我再次携女走进古镇,走进叫做“水”的阴柔的婉曲的胡同,去看望在我心里几乎已缩成一只“核舟”的旧城,看望那只被时光刮蹭的“义兴张”旧牌匾,看望我依旧潺缓的河流。
   一群幼童在旧城墙的夕阳下,自由地跑闹着,见到突然闯进他们领地的母女,他们用看异乡人的眼光打量着、审视着、好奇中透着不安。那个扎着古典总角、打着粉蝴蝶结、胖嘟嘟的小姑娘,一边切切地笑着,一边伏在旁边的另一个女孩肩上耳语,忽闪着的双睛又令我忆起了什么。
   那枚丢失在岁月深处的铜币已经被我牢牢地攥住了吗?我问自己。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四季之恋

下一篇: 新疆印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