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新疆印象之三:

来源:作者:周良宗时间:2012-10-05热度:0

新疆印象之三:
                    雅丹地貌、烽火台、克孜尔石窟

   我的心久久地,久久地盘旋在那一片戈壁之上。
   我无法想象在那么遥远的地方,还有如此美丽的自然创造和人类创造,时间越久,那种美丽就越灿烂,空间越远,那种奇观就越突出,对城市化思维的冲击就越沉重。
雅丹地貌是一种奇异的地质现象。我的感觉是,沙漠里的风如一把雕刻刀,把沙漠里的山雕出了深深浅浅的峡谷,雕出了魔鬼呼啸的城堡,调出了亭台楼榭和宫殿,雕出了奇峰怪壁,雕出了蘑菇石笋,雕出了雕出了满是洞窟的一片片竖立的石墙,雕出了一个人工无法雕刻的艺术聚落。那把雕刻刀实在太大,人类无法把握。
从库车往北走,在沙漠古河床和盐水沟峡谷里穿行,我看见了如此奇异的雅丹地貌,那不是一座山的变化,也不是孑然独立的一个景观,那是蔓延几十公里的地貌。千姿百态,一会是山壁山如栈道般的深沟,一会是如叠的山墙宛然波涛起伏的凝固的大海,一会是一朵朵坚韧的蘑菇,一会儿是斑斓多采的石画,还有一座“小布达拉宫”。。。。。。我无法不惊讶。说好是去看烽火台和克孜尔石窟的,结果在途中,就被雅丹地貌深深吸引了。
还有山谷里古龟兹与别国的交关隘口。
我相信,没有谁不被这样的自然创造所吸引。想想也是,人类雕刻地球用了几千年,自然雕刻地球,何止千万年?用功之久,用心之专,用器之利,怎么可能不创造出振聋发聩的惊世之作?毕竟,人类还是渺小了一些。
可是,人的不渺小却在于可以欣赏这些,享受这些,歌唱这些。
人的创造遗迹与自然同在。在古老的库车河床旁,古时候当是河水奔腾的岸边山崖上,一座古老的烽火台孤独地矗立在漠漠天空下。烽火台已经历了二千年,风蚀雨打,土垒的高台风化了,台角坍塌了,墙皮班驳了,可是它依然傲立在山崖上,眺望着远方,警惕地注视着大漠。虽然不再点燃烟火,虽然不再吹响号角,可是它依然坚决地履行着自己的天职。
土红色的烽火台在蓝天下格外醒目,远远地,从古老河床的那一头就能看见。
这座烽火台有一个让人难忘的名字:克孜尔尕哈烽燧。这座建立于西汉宣帝年间(公元前73年—公元前49年)的烽火台距今已有2000多年。我不知道它还会不会再屹立两千年,继续用非烽火的方式传告历史,传告苦难与欢乐,传告生命与死亡。
不知道古时候有多少烽火台屹立在龟兹大地上,不知道多少次狼烟号角飘扬在古老的大漠里,铁骑的声音在回想中隆隆地敲打大地。如今,残存的只有一座破旧的土台。
可是,毕竟它是人类的创造,它身上遗留下太多人类生命的痕迹、文化艺术的气息、政治军事的沟辙。我们喟叹:人类的创造远比自然的造化伟大许多。
克孜尔石窟佐证我们的喟叹。
从克孜尔尕哈烽火台脚下延河床西行,进入拜城县克孜尔乡,在明屋格塔山木扎尔特河岸北悬崖上,在茂盛的绿树陪伴下,克孜尔石窟已经默默等待我们1600多年了。
我们看见了一座白色的山崖,傲立在大漠戈壁中。山崖胸部上雕刻着一个个洞窟,迎面的石窟门洞经过修葺,搭建了屋檐,修建了门廊,设置了供参观者舒适行走的栈道廊桥,石窟的外观因此而该变,蓦然望去仿佛山腰镶嵌了一座宫殿。我知道,那种装饰一是为了遮风挡雨,一是使它的观赏性增强。未加修饰的原始的石窟是一个黑色的大洞,外观与没有内容的山洞毫无二致,可是石窟的洞中别有天地,从万里千里辗转奔来的八方游客渴望钻进洞里去看的就是这个洞中的天地。
别忘了买门票。
那是很美丽的天地。在中国四大石窟里,许多人知道敦煌莫高窟,知道大同云岗石窟,也知道洛阳龙门石窟,却鲜知克孜尔石窟,那或许不是人们的过失,实在是因为西域路迢迢来时月满天,去时可能就雪漫漫了。
龙门和云岗雕像绘画没有龟兹文化的熏陶,没有沙漠文化的渗入,没有克孜尔人的想象,没有鸠摩罗什大师的长住与守护。据记载,世界各国的著名画师曾在这里绘画,留存下来的壁画里还有一位来自叙利亚画师的杰作。
克孜尔石窟按照功能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僧侣居住与坐禅,一是僧徒拜佛讲经说法。按绘画内容大致分两类: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从艺术风格上也可区分两类:受佛教发源地印度犍陀罗地区影响而体现出的印度、希腊造型风格;受龟兹本地文化影响而体现出的浓郁的地域风格。
这就是特色了,这就是走进其它石窟无法窥见的别有洞天了。站在雅丹地貌之后,站在烽火台前,站在时空交汇在拜城和库车接壤的大漠戈壁山谷里,我无法述说克孜尔石窟那些艺术上细致的美丽。我历来以为面对佛的时候,感悟从来因人而异,面对美丽的自然人文景观是时候也是如此,无法表述也是惟恐亵渎了别人的感悟,先就让别人感悟你的感悟,受你的感悟约束了。
那就不说。
许多事,佛说;更多的事,佛不说。不说是一种至高境界。世俗小人成天叨叨叨,做不到不说;脱俗之人成天教诲别人而不倦,也做不到不说。我也做不到,但是我努力去做,于是打住,不再说。
不说的难度很大,感觉上是不说比说困难得多。


                                         2007.9.21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