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泥腿子干部”

来源:作者:熊志忠时间:2012-09-28热度:0

   六、七十年代,村里的蹲点干部常常头顶草帽,赤脚跑田埂,与群众拉家常,被老百姓称之为“泥腿子干部”。
   当年,父亲是大队书记, 家里经常能见到“泥腿子干部”,那时,我年龄尚小,最怕见生人,尤其是城里来的“官”。后来见多了,不但不怕,还愿意和这些城里来的“官”亲近,时间久了,觉得这些“泥腿子干部”没有官架子,不象是什么“官”,跟普通社员也没什么两样,每天同样要出工,跟社员一起劳动,社员干的活,他们一样干。那个年代,农村都很贫穷,村里没有食堂,上面派下来的干部都吃派饭,派到哪一家就在那家吃,吃后一律按标准交伙食费。上面派下来的这些驻村干部,一般是一年一换,但无论怎么换,“泥腿子干部” 的作风却一茬接一茬地在这些驻村干部中传承。
   我打当兵后就离开了农村老家,后转业回家乡在城里安了家,时间一晃已有二十多个年头,每次回家,村里人还会跟我提起当年的驻村干部,并能说出每个人的名字。我觉得好奇:“时间都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为啥还能记住这些驻村干部。”我问村里人,他们竟然跟我说:“就象你已经出去二十多年,村里人仍然都记得你的名字”,看得出来,村里人把这些驻村干部没有当外人,不管他们走多远、走多久,但村里人都始终记着他们。
   以前“泥腿子干部”很多,尤其是乡镇干部,大多时间都在田间地头,与群众同吃同住。但到后来下来驻村的干部越来越少,干部都在办公室,田间地头很难见得到。尽管后来也有了诸如“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之类的活动,这些活动也取得了很大成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干群矛盾,和谐了社会关系。但群众更期盼有更多的 “泥腿子干部”,当然老百姓期盼的 “泥腿子干部”,并不是要求干部天天挽着裤腿扛着锄头种田,他们只希望干部们都能具备“泥腿子”的精神和特质,希望干部们能求真、务实、吃得苦,真正放下姿态,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国庆半日游

下一篇: 落叶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