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黄河

来源:作者:任渭民时间:2012-09-21热度:0

    黄河,用它浑浊的笔写下了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可它那桀骜不驯的性格,也在这一页页历史中给人们留下了无数辛酸的记忆。数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和他一代又一代的子孙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与黄河暴虐的性格展开了顽强的斗争。他们疏川导河,拓荒耕耘,营造了丰美的中华沃土。大禹父子,便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尽管,他们赫赫的丰功带着浓厚的神话色彩,但他们身上洋溢着的那种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公而忘私的伟大精神,却集中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相传,在远古时期,由于天帝发怒,降下大水,使得地上“洪水横流,浩浩滔天”,“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民无完所”。大神伯鲧目睹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心里非常难过。他不顾天帝的威怒,毅然率众和洪水展开搏斗。他们用堙塞的方法来堵截洪水,希图保住部分田园村落。然而几经努力,均告失败。鲧深为痛心。就在他为此而犯愁的时候,有一只灵龟和一只鸱鸺向他献计说:“天帝有一宝物,叫做息壤,能够迅速滋生泥土,用它来抵御洪水,肯定能够”顺欲成功“。
    为了救民与水火,伯鲧决计置自身的安慰于度外,“不待帝命”,“窃取息壤”,“以填洪水”,果然取得了成功。可是,正当他全力治水的时候,这件事却被天帝发现了。天帝大为震怒,令火神祝融将伯鲧在羽山处死。
    大神伯鲧为了拯救人民的苦难,被无情的天帝夺去了生命。但他矢志不渝、死而未己,其尸三年不腐。天帝得知这一情形,心中犯疑,就命令一位天神拿着他的宝物吴刀,去解剖伯鲧的尸体。吴刀刚一划破伯鲧胸腹,便从他的腹中射出一道金光,把幽暗的羽山照得通明;随着发出一声巨响,在羽山间久久回荡。金光中,一条虬龙在空中盘旋飞舞,龙背上端坐着一个婴孩。他,就是伯鲧的儿子——大禹。
    伯鲧为民造福的宏大理想,和他那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使得他竟然能够抗拒死亡,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魂生化出新的一代,去完成治水的未尽大业。这种豪迈的气度,真可谓气吞山河,光照日月;这种非凡的英雄气概,比起希腊神话中为人间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神的传说,更为动人心魄。
   “鲧腹生禹”,禹平大水,前赴后继,奋斗不息。这就是鲧禹精神。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数千年来,中国人民一直在传颂着伯鲧的名字,也一直深深铭记着大禹的功德。
    啊!大禹,当滔滔洪水拍天横流,你日夜兼程,为水中的百姓奔走,多情的涂山女,也难得挽你逗留,新婚三天,你就和娇妻分手。啊!大禹,当滔滔洪水拍天横流,你日夜劳作,站在治水大军的前头,十年之间,不曾一见自己的爱子,三过家门,顾不得乘便而入。为劈通大山,你竟然化作一只黄熊,伸出利爪,艰难的掘石挖土,涂山女为此而感到无限羞辱,她抱着孩子化作了路旁的石头……这一切,你全都抛却脑后,为大众,哪顾得上个人的恩恩怨怨,你两手磨掉指甲,两腿难以行走,面容日渐憔悴,身体日渐消瘦……
    终于,你疏三江、开九湖、决十二渚,你凿龙门,导深涧,平通沟陆,你杀相柳,除腥臭,使五谷复生,你讨三苗,平天下,使万民得救……艰难中与大众共甘共苦,胜利时与大众同乐同忧。难怪啊,大禹英明代代传,难怪啊,大禹神功留千秋。
    是的,鲧禹治水的故事长期在人民群众中流传,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们,去征服水患,为民造福。几千年来,关中人民在鲧禹精神的感召下,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大力兴办水利事业,把向来与人为害的洪水,引入到关中平原的四面八方,用以灌溉农田,使平坦肥沃的八百里秦川,成为阡陌交错、沟渠纵横、绿荫遍野、五谷丰茂的富饶之乡。汉代的《白渠谣》,生动地记载了关中先民们兴修水利的伟大壮举。
    田欲何所?
    池阳谷口。
    郑国在前,
    白渠在后。
    举锸为云,
    决渠为雨。
    泾水以石,
    其泥数斗。
    且溉且粪,
    长我禾黍。
    衣食京师,
    亿万之口。
    提起郑国渠,这里还有一段生动地故事呢!关中地区兴建的最早,也是最大的一个引水工程——郑国渠,还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七国争雄中政治角逐的产物呢。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国力日盛。它为了扩大疆土,不断东征西讨,受威胁最大的就是离秦国最近而力量薄弱的韩国,韩国的国君对此一直忧心忡忡。经过多次谋划,最后与群臣想出了一条“疲秦之计”,即图谋用劳师动众,挖渠引水的办法,来疲惫与消耗秦国的力量,致使秦国无力再来东讨。于是,他们就派出本国最有才能的水利专家一个名叫郑国的人去秦国游说。
    郑国见到秦王嬴政,建议秦从泾水的中山开凿渠道,引水灌田。这一建议果然被秦王采纳了,并且当众颁布命令,“征役兴工,凿渠引水”。
    就在工程进行的当中,韩王“疲秦”的阴谋被秦国识破了。秦王恼怒至极,要杀郑国。郑国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人,他临危不惧,慨然承认了韩国的计谋,且从容地说:“秦王陛下,不知您想了没有,虽然说,修渠之举是韩国的一个计谋,然而,渠成之后,不管怎么说,实际上也是为秦国人民谋得了福利啊!”秦王瞪大了眼睛望着他,脸上仍有愠怒之色。郑国面不改色,依然侃侃而谈:“秦王陛下,其实,你到应该好好感谢感谢我呢。平心而论,臣之所为,对韩国来说,不过可以苟延其数岁之命,而对秦国,却立下了万代之功啊!”
    郑国的一番话,使秦王的恼怒完全消失。他不仅没有杀郑国,而且下令继续增加人力、物力,加快了工程的进展。
这样,在郑国的率领下,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这项著名的水利工程终告成功。人们为了纪念郑国的功绩,就把它取名为:“郑国渠”。
    古代关中的大型水利工程,开创于秦始皇,到汉武帝时又有了大的发展,先后兴建的有:引泾的白渠、六辅渠,引洛的龙首渠,引渭的成国渠、灵軹渠,引韦的韦渠等。
    这些水利工程的修建,使富庶得关中平原越发得天独厚,成为中华民族早期历史上的一块风水宝地。
    在近代历史上,陕西蒲城县的李仪祉先生,也是值得我们永远缅怀的一位了不起的治水先驱,他竭尽毕生精力投身水利事业,在他的设计和指导下,完成了被誉为:“关中八惠”的泾惠、渭惠两项水利工程。
    如今,当我们漫步在滔滔地渠水岸边,或者登高远望灌区那无边的棉海麦浪时,我们怎能不缅怀德高望重,造福后代的李仪祉先生啊!
    李仪祉——一个响亮的名字,这名字就回荡在人们的耳旁,铭刻在人们的记忆里。在豆棚瓜架之下,在绿如伞盖的柳荫里;庄家人在谈论你的故事,用神情的话语,用诚挚的敬意。
    水啊,黄土高原的生命剂,谁给这高原引来渠水,庄稼人感恩戴德,将他的名字刻上自己的口碑。李仪祉——渭北高原憨厚的儿子,你心里装着大禹的神话,你胸中藏着郑国的事迹;于是,“水利救国”,成了你伟大的抱负,治黄、导淮,成了你的宏图大志!
    像虬髯客去国一样,你苦渡重洋,辞亲远游,像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样,你踏上了德意志的土地;为了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你两次跋涉欧洲大陆,莱茵河流淌在你的梦影里。
    风凄凄,雨沥沥,故国复苏在明月里;辛亥革命推到了满清,万里山河要重新治理;你远道回来了,黄河欢腾,你远道回来了,长江欣喜!你风尘仆仆的归来了,也没有在宦海升沉中去角逐;你一踏上国土,就把全部心血献给了江、河、海、淮,你奔走呼号往来于阡陌之间,黄河之隈,祖国大地。
    泾渭河川,有你匆匆的身影,淮河上下,有你的重重足迹;大学课堂,回荡着你沙哑的声音,黄河大堤,闪现着你的斗笠和蓑衣。……
    啊!今天在龙门,在三峡,在稻谷飘香的广袤田野里;人们仿佛又看见你风尘仆仆地走来了,腋下夹着论文,手里攥着图纸;原来,你并没有离开我们,还是一如既往,和我们战斗在一起。是啊,刘家峡五线谱似的电网中,有你奋斗的音符;小浪底勘测的三角旗上,有你美好的遐想;淮河岸边的责任田里,有你衷心的嘱望;葛洲坝的宏伟工程中,有你的梦想和希翼!
    啊!此刻你不正走在我们前边,手里仍高举着一面治理黄河的旗帜!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属于黄河流域的陕北和关中地区,先后新办了许多水利工程,其中最为突出的要数关中汉子们完成的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了。这项工程的兴建,使得渭北很大一部分旱塬得以灌溉,从而结束了世世代代“靠天吃饭”的日子。
    这项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的兴建,是关中人民的又一项伟大的创举。
    啊,亲爱的朋友,当你站在坝顶上鸟瞰时,就会发现,黄河,此刻在陕西大地上变得像个娇羞的少女,多情而舒缓起来……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露从今夜白

下一篇: 边陲仙女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