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作家相望:一个文学爱好者的一次文苑漫步
来源:作者:张家鸿时间:2012-09-10热度:0次
三天前接到贵州地勘局党办发出的一个通知,要我去参加一个“中华宝石文学奖新人奖”的盛会,我是通知文件表单里的一员,以一个文学爱好者的名誉出席。会议就在本市的贵阳市丽豪大酒店举行,所幸我还知道那儿,做为一个新近安家在城市的边沿意义上的地质工作者,这算是一个不小的成就。这个消息突兀而真实,它几乎就是一个凭空增添的机遇,欣喜之余,也不免让我现出些许汗颜颓唐,心想以一个“爱好者”的身份出现在那样的场所合适么。自然这个疑问是可以打消和完全没必要的,我已准备好届时一早儿赶过去。
时间来到了这一天。今天,2012年8月10日,星期五,天气晴朗,荡涤一新的清晨城市里,经过夜的海水的洗濯,又重新焕发了生机,川流不息的汽车和人群,匆促的青春男女身影,都无限延伸和拓展了城市的内涵。早晨8点5分,我来到丽豪酒店门口,见早有三两成群的人聚集活跃于此,从他们张望和审视这个城市的陌生的眼光,我猜度他们大约就是奔赴本次大会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们或新人作家们吧,这么一想,在贵阳凉爽而明媚的空气中,仿佛也升腾起一股文化和文艺之风来,也许……在那个即将开启的殿堂里还将呈现的是国土文学厚实的文化氛围吧。
我进到二楼会议厅是8点23分,会议将在8点30分开始进行。走进去正前方是会议的主题横幅,主席台上已全部端庄就坐完毕,台上的领导和作家们,有我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不认识的是这样一些响当当的名字,国土资源部的夏俊巡视员、国土作协的陈国栋主席、常江名誉主席、贵州省作协欧阳黔森主席等,自然闻名不如见面,令人肃然心生敬畏之意。认识的有我所在单位的上级主管局贵州地勘局的领导:李在文书记局长、杨在峰副书记、周万强副局长、周琦总工程师等。台上台下济济一堂,我开始揣度这是一个规格不菲的会议,由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主办,不啻是一个行业文学的最高奖吧。来参会的也有我认识的贵州局的几个同行,忙点头示意微笑,签完到,我在靠后的第二排找了个空位坐下,一个带着点文艺情愫的普通青年安静地期待着故事的发展与发生。
会议开始,按例是领导致辞和讲话,回顾总结,检阅展望,如沐春风,前景一派光明,地矿文学无疑将迎来新的春天,领导对青年作家和新人们寄予殷殷愿望。藉着这夏日炽烈、澎湃且浓烈的感情,领导和作家们的讲话也恣意铺陈着美感,有如流水哗哗之声,穿透广袤无垠的原始丛林,无不暗示了养育我们的这片土地承载着无与伦比的梦想和荣光。大会似乎正是要向我们揭示这样一个主题:通过文化发展的架构,以文学艺术为纽带,富有底蕴的和发展中的国土地矿文化,将不断鼓舞地矿人去完成崭新的事业,文学艺术的笔触也必将客观而真实地再现这一发展变革过程,艰辛与辉煌并存,荣辱与奋进同生。我亦深信,藉着这生活的土壤的养分和源泉,勤耕不辍,他年必结参天林木,又见森林。
大会给来自全国国土和地勘行业的30位作者颁发了新人奖和提名奖,颁奖仪式简约而不失格调,仿佛这是一个强大的磁场,授奖诚挚恳切,领奖满怀敬仰谢意,全场阵阵浓烈而持久的掌声,是对辛勤耕耘者的由衷祝贺和肯定,是对地矿文学美好明天的冀望和祝福。会议在每一位获奖作者的临场感言中被推向高潮,心湖的水波掀起情感的涟漪,投身的使命竖起信仰的基石,真挚的感想透露了文学的主张、生活的密码、人生的价值取向意义——也解读了文学作为一个特定文化符号的意义。
谈到作家,就不得不说到他们的作品。然而在此颇为遗憾和需要谅解的是,对我这个爱好者而言,耽于阅读面的狭窄,加之对作家们几乎没有什么接触,可谓知之甚少,难以一下子对国土前辈作家名篇佳饷拾味捧读,对获奖作者佳作也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囿于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尴尬境地。台上老师对台下作者的点评赏析虽殊为可贵,但由于我缺少现实文本的参照,只能看见漂浮于水面的景致,难以深究其里,照见作者激荡的内心和理想的愿景,这自然成了我需要恶补的一门功课,需要增进的了解和知识,并需要以此契机,建立联络,培植友情,装载梦想,飞向明天。
大会在一场庆典的晚宴的觥筹交错声中徐徐落下帷幕,男儿不诉离殇,唯酒酣耳热之际演绎壮怀激烈,明天我们又将踏上新的征程。我漫步贵阳街头,华灯初上,万家灯火,城市正以它特有的魅力缓缓张开翅膀,仿佛一只黑鸟要慢慢将眼前这一切吸纳吞噬到它的深处去。城市于我是陌生的,陌生到至今没有完全记住家门口小区附近几条街道的名字,由于有繁重的工作和任务在身,家的概念实质上已成了一个经济型旅馆的代名词,一个暂度停息的驿站。是的,就在明天,我又将去到那熟悉的地方,那里叫山野,那里夜色清凉。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