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破碎的美丽

来源:作者:王国良时间:2012-09-06热度:0

曾经在大学美学课的课堂上,听美学教授唾沫横飞地讲述一个断了臂的美神兼爱神的故事,教授泪流满面地硬是要将一份“残缺的东西是无与伦比的美”的理念塞进我们的头脑,弄得我们这帮弟子几十年间,只要是见了破碎的东西就爱往上凑,见了残缺破碎的东西就兴趣浓厚。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心理疾病,我喜欢看一轮残月挂在突兀的树梢,喜欢看乌云遮蔽着半边红日,喜欢看畅流的河流突然跌落悬崖,喜欢看绵延的群山瞬间半落天外。我也喜欢看振飞的鸟儿突然折翅,喜欢看狂飙的疾风摧折一蓬荒草,我还喜欢看一寺飞挂半壁悬空,喜欢看苍松古柏裸露根须,我更喜欢雨打残荷风摧桃花,喜欢曲水流觞水流花瓣,喜欢断壁残垣荒柳败花,喜欢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喜欢云重雾冷星陨月缺茎竭根枯霜凝菊兰……每当我看到这些的时候,心中总会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和颤栗。
  我对于残奥会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奥运会,我会为那些残疾运动员取得的成绩欢呼,这种呼声是我太多太多的凝重的美学情感的宣泄,我拍动的双手是我另类美学观念的袒露。
  在残奥会的开幕式上,北川女孩与“芭蕾王子”的那一段《永不停跳的舞步》让13亿人民的心弦为之律动,那400名聋哑姑娘翩翩起舞形成的《星星点灯》,更让无数人流下了热泪,美丽拨动了每个人心中的琴弦,美妙的旋律牵引着我们所有人的灵魂与感觉。
  我甚至相信,只有破碎残缺的美,才是真实而深刻的美。破碎残缺的东西往往比完整的东西来得深刻、来得更真实,我们更能够看见它袒露的真实内涵与灵魂,而完美的东西我们往往容易被他的外表的炫目的光芒所迷惑,我们在被它的完美所震惊的时候,来不及去深究它的潜质,我们也来不及去考量它的内涵。而破碎残缺的东西虽然清淡与衰落,甚至落魄而狼狈,是那么的不堪入目,但是我坚信,它们在光艳的巅峰坠落之前,曾经也有星辉与辉煌,曾经也拥有它们霞光万丈的世界,它们的历史印满了重重叠叠的美丽生命的痕迹,那么厚重,那么风姿绰约,它们曾经在景仰和青睐的目光中度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而现在,它们敢于袒露它们的灵魂,它们的灵魂就一定经得起检验,而敢于袒露灵魂本身就是美丽而值得尊重的。
  我对于一座斑斑驳驳的江南古镇或是沙漠中一座断壁残垣的古城古堡的兴趣远大于欣赏一座新兴现代化城市的兴趣。每当我在古色古香的朱红惨绿的街道中逡巡,我的脑海中就会穿过时光隧道,去见证当年小镇的繁丽;每当我跋涉在沙漠中,抚摸那些被风刀霜剑凛割得遍体鳞伤的颓壁败垣时,当年丝绸之路上的一座辉煌的飘满了《反弹琵琶》之声的巍峨的城市就在我的眼前闪现,我似乎又在胡杨深处闻到了马奶酒的醇香,似乎又听到了满耳的驼铃之声,似乎又看到了月食、波斯商人的装满了丝绸的大包小箧。
  每当我看到那些出土的文物,面对一堆残破的碎片或者是锈迹斑斑缺胳膊少腿的金银铜铁车马宝剑鼎簋觞盅时,或是宋窑青瓷宜兴紫砂梵文铜镜鸟纹铜尊日己觥龙耳鸟纹鉴彩带盖梅瓶孟姞盨壶景舟石瓢时,或者是看到冰纹雨花石徽宗的花鸟米芾的字画王羲之的楷书张旭的草行时,或者是看到唐伯虎的红印吴道子的《飞天》阎立本的雪肤时……我从来没有觉得它们是破碎而残缺的,每当我看到这些裂痕遍布,残破不堪的东西的时候,我的心中瞬间就会激荡起澎湃的激流和震撼心灵的美感。
  几乎没有人因为“维纳斯”或者是“阿芙洛狄忒”断了臂,就觉得她是不美的,就觉得她是破碎而残缺的,鉴赏者反而觉得断了臂的美神的美丽更加震撼人心;几乎没有人因为贝多芬耳聋就觉得他的琴声就有什么不完美,反而觉得他的《月光曲》更加优美动人;同样,几乎没有人会轻视退残的罗斯福、张海迪,耳聋的贝多芬、爱迪生,瘫痪的霍金奥、斯特洛夫斯基,还有司马迁、孙膑,富兰克林•德拉诺,罗利-菲尔霍,海伦•凯勒,威尔玛•鲁道夫。虽然他们都是体格不健全的人,可是,在他们的身上,人们看不到心灵上任何的不健全,看到的,却是从他们不完整的躯体上流露出来的更加闪耀的人性的光辉,看到的是他们思想光环的美丽的弧光。要是让我给这些人予以评价的话,我的评语就是:这是一群大美的人!
  几乎没有人因为月圆就喜,月缺就忧,正如人有旦夕祸福一样,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事太正常太正常了,读懂了苏子诗词的人,就一定不会计较月缺给他们带来的遗憾,读懂了人生美学的人,也一定不会因为“躯体的残缺”而影响了他对于这些人的评价。
  残缺是一种破碎,这是一种不完整的美,但是,谁又能够否认这是一种忧伤的大美?追求事物的完美是值得钦敬的,而能够欣赏事物残缺的美的人,是不是更值得尊敬?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