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地质宫
来源:作者:绿野来客时间:2012-08-25热度:0次
——8821班“寻梦地质宫 相忆三十年”主题班会活动侧记
(一)
2012年夏末秋初,风清气爽。在这样的季节,似乎注定要有不寻常的事情发生。
8月17日这天,北国春城长春迎来了一群不寻常的来宾。他们入住当地最豪华、最气派的南湖宾馆;他们器宇轩昂,健康自信;他们虽然身着统一的红色T恤,口音却南腔北调;他们的见面,热烈而亲切;他们的言谈,潇洒且幽默。
他们似观光的旅客,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他们象归来的游子,满腹心思,兴奋又凝重!
他们三三两两去南湖悠游,美丽的南湖对他们即熟悉也陌生;他们结伴观看世界雕塑博览园,惊叹这片极富艺术氛围的世外桃源。
东道主自然格外忙碌,接飞机、接火车朝夕不分,不亦乐乎。那份累并快乐着的心情是一种境界,不到那个份上,谁也难以体会。
入夜的梦,在南湖宾馆林涛的轻轻拍打下显得尤为安谧,丛林中十多头放生的梅花鹿似乎也不时在梦呓。
这一群人,有的醒着,有的睡着。不论睡着的,还是醒着的,他们的梦都是相通的,他们的梦语不需要解译,因为他们三十年心想事成,梦想成真的企盼,就要经由这个神奇的夜晚而一一兑现!
翌日,在南湖宾馆豪华的国际会议厅,一个叫长春地质学院8821班“寻梦地质宫 相忆三十年”的主题班会在这里庄重举行!
原来这是一个庆祝和纪念长春地质学院8821班建班三十年的同学聚会。
(二)
长春地质学院8821班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党和国家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各类人才又十分匮乏的时代背景下创办的,被誉为全国地矿系统黄埔军校第一期。
这个班的专业为政治教育专修科,学制两年,主要为地勘单位培养政工干部和党委书记。
对她的招生要求是很严的,先通过地质队报名推荐,政审合格后到省局参加全局考试选拔,百里挑一后,按三比一的比列,再到大区域进行复试、进行第二轮淘汰,合格者还要经长春地院测试和全国成人统考,这个班全国只招四十人。每个省和大系统只有1-2个名额。
那时候,队、局、部、学院各级,风清气正,一顶青天,是否入选,没有关系一说,全靠竞争者的真功夫、硬本事。每一个人都要过五关、斩六将,才有可能迈进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宫殿堂的大门。
1982年秋天,长春地质学院8821班最后录取了四十一名来自全国地矿系统的娇娇者,他们是:
东北地区:王中位、王顺安、方克、张宝存;
华北地区:关嵘、刘大伟、付群、何超英、刘玉民、孙政元、秦幸福、张洪修、董艳梅;
华东地区:程伟民、刘荣光、伍扬、郭春山、闫石;
华中地区:李维英、申华、胡力士、吴德贵、吕家训;
西北地区:刘国民、王冰芳、武耀东、李春富、王新民、马天革、马润;
华南地区:胡红兵、黄宗保、袁慧;
西南地区:岳昌桐、刘英、戴荣乐、叶春芳、庄光玮、张林凤、黄家贵、陈跃康。
记得这一年,中秋节与国庆节合二为一,新入校的同学们在三宿舍门前的那片小白杨林里,摆开野餐,席地而坐,举杯邀明月,同祝祖国母亲生日好。陈跃康同学趁着月色即兴作了一首《中秋赋》,颇得深谙古诗词的董艳梅大姐夸赞,那一种潇洒与得意,几令身旁的小白杨妒忌。
遗憾的是河南同学董艳梅大姐,虽才气逼人,古典文学造诣深厚,但因视力太差,学习生活难以自理,入校不久便无奈退学返乡,红颜薄命,梦碎校园。
更为令人悲痛的是广西同学袁慧,一代才子,用功过度,伤及本体,入校不久便重疾缠身,救治无效,魂断地质宫。
好事多磨,万事开头难。一波一波的打击,并没有阻挡住新学子奋发的脚步!
疾风劲草,大浪淘沙。8821班留下的39位同学历经两载寒窗苦读,最后不但圆满完成学业,而且铸就了8821班的荣誉和精神,创造了长春地质学院校园文化的一片辉煌。
从班级文化建设来讲,8821班是一个由高素质个体组成的班集体,具有各种优良潜质,发展空间极大。长春地质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是8821班的主管部门,教研室领导高度重视这个班的管理和建设。在建立班委会的同时,成立了班级党支部和团支部。
后来的事实证明,8821班的班委会、党支部、团支部都是凝聚这个班集体的重要力量。
8821班委会不但完成了各项班务工作,还带领全班同学积极参加学院开展的歌咏比赛活动、体育运动会,取得引人注目的成绩,并在8821班班歌的创作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8821班团支部的工作则体现了活跃性、广泛性及社会性特点。她组织了团中央发起的全国读书知识竞赛活动,在党支部和班委会的支持下,发动全班同学集体答题,在吉林省第一个交卷,并获得全国读书知识竞赛二奖,为长春地质学院赢得了荣誉。8821班同学《春之声》诗集的策划、创作、编辑、刻印,则是团支部为班级文化建设做出的另一重要贡献。
8821班党支部在培养、引导全班同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学习党章、上党课,树立正确的入党观等方面作了大量的、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虽然毕业时,在发展新党员方面过于保守和慎重,留下了一些遗憾,但是在思想上、政治上已建设了一支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在校园文化影响方面,8821班的最大贡献是在那个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特殊年代,将长春地质学院的校园社团“MM小组”搞得红红火火:在学生阅览室,有8821班同学主办的“MM论坛”黑板报;在各个大学生宿舍有8821班同学兼任组长的“MM小组”片区活动组;在长春地质学院报上,常有“MM小组”活动的消息和文章。在8821班的活动下,马列主义教研室的教授们都成为了“MM小组”的顾问,而且组织开展了“MM小组”论文报告会,在全省大学校院产生了极大反响。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对长春地质学院”MM小组“的活动都做了专题宣传报导,长春地质学院团委和学生会也给予了”MM小组“高度评价。
相忆当初,梦回校园,热血澎湃,青春无悔!
如今,三十年春秋,弹指一挥间。
(三)
“寻梦地质宫 相忆三十年”主题班会,将天南海北的同学们聚集起来。由于种种原因,39位同学到会的只有24位,好在陪伴而来的还有12位同学夫人与两个孩子,使得这个班会平添了几分大家庭的温馨。而那些为能到会的同学,也需就留下了一生的遗憾。
这个主题班会是由东北片区的同学承办和创意的。王顺安、方克、王中位三位同学为此费尽心机。
当同学们身着红色的主题班会会服,走进温家宝总理曾经开会议事的会议室,一种庄严和幸运感油然而生。
会议桌上,每一位同学面前都摆放了一本8821班毕业25周年同学会纪念册,这是程伟民同学奉献给大家的一片心意。手捧纪念册,殷殷同学情如地火般在胸中滚动,议程之外的签名留念活动,掀起了主题班会前的一个燃情高潮。
东北片区同学联络人王顺安同学主持主题班会,顺安同学以其特有的幽默与风趣的风格,将会议主持得绕有趣味,笑声不断。
方克同学代表东北片区同学所致的欢迎词与欢迎献诗,融文采与真情熔于一炉,将风度同热诚铸成一体。与会人员无不在心灵上受到震撼与感动。
接下来是东北同学与华北同学共同制作的回顾8821班同学学习生活的影视碟片。时光的隧道仿佛一下被打开,会场所有的目光被深深吸引:老照片、旧时光、春之声、别离情… …
同学们的脸上有笑容、有回味;
同学们的眼里有沉思、有泪花。
主题班会进入同学发表感言的环节,这是令主持人王顺安同学最为难的时候,放开讲,8821班同学,个个口若悬河,时间不够;控制讲,同学们心里有多少话要说,不说憋得难受,于心何忍?无奈的主持人只好交权,任有感言者自我把握。
孙政元同学是指定的发言者,这不仅是因为他在事业上做出了令同学们感到自豪的突出成就,更在于他对同学会活动的无私给予。8821班毕业25周年同学会,他因公未能参加,却慷慨解囊,大力赞助了在贵阳举办的第一次同学会。这一次,孙政元不但仍然积极赞助,还亲携夫人前往,表现了对8821班这个集体的深情厚意。
张林凤同学第一个自由发表感言,其歌、其诗、其语皆为肺腑之音、真诚之情,闻之心颤,令人噙泪。
参会同学的真情表白无需一一赘述,但有关8821班现象、8821班精神、8821班文化命题的提出,则升华了同学会的内涵。可谓语出惊人,全场振奋,须得一提。
当下社会流行的同学会、同乡会、战友会诸如此类、林林总总的聚会,多流于形式,联络感情、也少不了吃喝玩乐。就此类聚会的本质来看,无可厚非。但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似乎也可上升到某个理论探讨的层次。
就8821班个案来分析,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到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在这个班集体成长起来的同,跨越世纪,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他们有的是厅局级、县处级国家干部,有的是知名教授、学者、专家、律师,有的是国有、民营及跨国集团的企业家,还有的是某一领域、行业的权威人士。总之,他们都在各自的产业、部门、岗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生的价值体现对国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贡献上。因此,他们每一个人身上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和个性化特征。尚若将8821班这个集体作为这一时代的缩影,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细胞,采用现代社会学个案分析方法予以科学解剖与研究,或许可以为转型期的社会形态总结和概括出许多重要的文化理论价值与社会实践经验。
8821班,似乎还有不可限量的、潜在的社会文化资源可供有识之士、有心之人进一步研究、开发啊!
(四)
主题班会匆匆结束后的午餐,热烈而欢快!
唯一的老师代表、现为吉林省科技厅厅长的毛健老师,忙里偷闲,与大家共进午餐。
久违的师生相聚,丰盛的佳肴美酒,倾情之诉、杯盏之响,将整个庒重的国际宴会厅闹得沸沸扬扬,连一旁训练有素的服务员,也被此情此景所感染。
南湖宾馆这个阳光灿烂的正午,属于8821班!
下午寻梦地质宫,这可是这次同学会的重头戏啊!
酒醉酒醒,心忐心忑!
地质宫就在南湖宾馆的北面,就在新民大街的尽头!
车停之时,一涌而下,举目眺望,啊!梦中的地质宫近在眼前!
幻兮?梦兮?眼已蒙眬。
不似当年?犹似当年?
地质宫前的校园广场已成长春市民的文化广场。
广场大了,多了些现代都市的纷繁嘈杂;
广场变了,少了些大学校园的青春气息。
清冷的地质宫,不是对三十年未归游子的淡漠吧?
紧闭的校园门,不是对三十年陌生校友的拒绝吧?
其时,眼下时置暑期,已划归吉林大学的母校——长春地质学院正在放假,我们不愿过多地打扰休息中的母校,便悄悄地来、深深一望、默默而别。
好在我的这一切沉思与自忧并没有低落同学们的情绪,大家在地质宫前的广场寻觅、留影、嬉闹,仿佛又回到那顽皮、淘气、意气风发的校园时光。
时间很紧,不能在母校久留。关嵘与方克同学精心安排的吉林国际农博会还在等着我们呢!
上车时,我向当年曾住过的大学生三宿舍张望了一下,视线却被一片茂密的树林挡住了,我的心不觉一动!
国际农博会是吉林省的金字招牌,其中的奇花异果、基因技术让人大开眼界。现代农业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发展,使我们这些坐享其成的人似乎越来越被边缘化了、茫然无知了。细细一想,暗叹悲哀。
晚宴是吉林省特区办对我们这群不速之客的盛情款待,这完全是出于关嵘同学的魅力和影响。面对满桌的山珍海味,一切的谢语都显得多余和苍白。唯有将其全部消灭,才不辜负主人的热情与厚待。
然而,不论我们吃得再多,内心有一片空间充填的还是对东道主深深的感激之情!
这一夜,梦难寐。
长春地质学院原来的学生三宿舍至地质宫之间的那片高大的树林,总在我的眼前摇曳,仿佛在向我昭示什么?
我在想,那片树林是那么眼熟,是不是就是当年我们上学时,为走捷径而经常穿越的那片小白杨林?
想着、想着,便睡着了,我做了一个梦。梦中,8821班的同学们,都成了那片茂林中的一棵树!
… …
2012年8月25日凌晨 于绿野诗棚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