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土地是褐色的;滚滚奔腾的黄河,波浪是褐色的;繁衍万代的炎黄子孙,皮肤是褐黄色的。我们中华名族与“黄”字命名,称为皇帝。
黄帝,复姓公孙,因在姬水长大,改姓为姬,他曾在轩辕之丘住过,所以又被称作轩辕氏。相传黄帝是有熊氏首领少典之子,因为他崇尚土德,并以土德称王,而土又是黄色,所以称作黄帝。据说黄帝活了一百一十岁,有二十五个儿子,传下来的姓氏有十二个,后来的虞、唐、夏、商、周、秦等姓就是这十二姓的后代,所以说,华夏子孙都是黄帝的后裔。
关于黄帝,有许多极富浪漫色彩的神话故事。传说黄帝长有四张脸,正对着东南西北四方,所以他对各处发生的事情,都洞察入微,了如指掌。当时,黄帝的出行是极有气派的,他坐在大象挽拉的宝车中,一只足的毕方鸟做他的侍卫,六条蛟龙盘曲腾跃护卫在宝车两旁,凤凰在天空中飞舞,风伯和雨师在前面洒布和风细雨,还有多种多样奇怪的神鬼都随在他的车后,前呼后拥,那场面该是何等的威武壮观啊!
远古时期,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黄帝首先是和西北方一个部落的首领炎帝,在阪泉打了三仗,结果炎帝认输,同意两个部落合并。黄帝仍做首领,炎帝做了副首领。时隔不久,九黎部落首领蚩尤又在南方造反,而且来势迅猛。黄帝便在涿鹿同蚩尤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大战十分激烈,双方都请来了各种神怪助战,黄帝甚至调动了一批狮虎猛兽,来阻击蚩尤手下的鬼怪魑魅,但一开始还是连吃败仗,尤其是蚩尤不知道弄了一种什么魔法,动轧从鼻孔里喷出漫天大雾,把黄帝和他的军队团团围住,方向难辨。在这危急时刻,黄帝急忙命大将风后,按照北斗星的斗杓能指示方向的原理,制造了指南车,乘茫茫大雾,一举攻破蚩尤的营垒,在涿鹿擒杀了蚩尤。从此,九黎部落也并入了炎黄部落。皇帝平定了北方后,又向南方长江流域发展,同那里的夷人和羌人部落结成了新的联盟,黄帝被尊称为“天子”,统辖万方。
黄帝统一了天下后,仍到处奔波操劳,“迁徙往来无长处,以师兵为营卫”。他推举风后、力牧、党先、大鸿四位有才之臣来治理民事,大力发展经济。他又叫史官苍颉创造文字,叫臣子大挠制作甲子;命乐师伶伦定音律,令雷公、岐伯施行医道。我国最早的医学专著《内径》一书,相传就是黄帝和雷公、岐伯讨论医道的著作,所以又叫《黄帝内经》。为了便利交通,黄帝还发明了船和车。传说黄帝的妻子嫘祖也很能干,她发明了养蚕缫丝,教人们织绸作衣,后人尊她为“先蚕娘娘”。
关于黄帝的陵寝,也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呢。传说当年黄帝炼金丹于錾砚山,成仙之后,玉皇大帝派黄龙驮他上天,文武官员、庶民百姓都感戴黄帝恩德,便扯住衣冠,拽着龙须,硬是不让走。但时间到了,黄龙腾空而起,人们只拽下了衣冠和龙须。衣冠葬在桥山,龙须落地,变成了龙须草。现在,桥山上还可以找到一丛丛、一簇簇的龙须草。他们总是相互搀扶着,保持向上的枝条亭亭直立。每到盛夏,还会开出长着绒毛的黄褐色小花,给前来祭陵的人送上一缕淡淡的幽香。
桥山,有沮水环绕,有群山环抱,山上古柏成林,远远望去,一片沉沉的青黛色,如烟雾霏微。沿着大路向山顶攀登,你会发现这些柏树神奇异常,各个独具丰采,有些粗合数围,有些纤小玲珑,有些端挺直立,有些拱曲苍劲,历悠悠岁月而不废,经风雨浩劫而不磨,具有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威武不屈的性格,郁郁参天,气宇非凡。拾级而上,你会首先看见路旁立一石碑,人们叫它“下马石”,上面刻着“文武官员到此下马”几个大字。据说古代凡祭陵者,都必须在此下马,步行到帝陵之前。陵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巨大的石碑上,赫然闪亮着“黄帝陵”三个金色大字,这是文学巨匠郭沫若的手笔。
帝陵南侧,群柏中露出一块石碑,上镌隶书“汉武仙台”四字。碑后是一座高耸的土台,传说汉武帝征讨朔方归来,在此祭奠黄帝,筑台祈仙。其实不仅是汉武帝,历代都把祭祀轩辕始祖当做一件大事,几乎每年清明,都要派人前来扫墓。文人墨客,也常来这里祭奠先祖,并留下许多传世佳作。唐代诗人舒元有这样的诗句:
轩辕历代千万秋,
绿波浩荡东西流;
今来古往无不死,
独有天地长悠悠。
君不见黄龙飞去山下路,
断髯成草风飕飕。
元末明初诗人张三丰也有诗云:
巍巍凤阙迎仙鸟,
渺渺龙车驻帝城。
寂寞琼台遗汉武,
一轮皓月古今明。
当代中华儿女,爱国志士,无不以自己为炎黄子孙而自豪,为能报效祖国而感到骄傲。鲁迅先生曾在诗中深沉地喊出:“寄语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一九三七年,毛泽东同志也曾亲自拟祭文,派林伯渠前往黄陵祭奠先祖,祭文中“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等句曾被人们传诵一时。黄陵祭祖的传统仪式,一直保留到今天。1985年清明,陕西省人民政府、社会各界著名人士及黄陵县群众,以隆重的礼仪,献鲜花束帛于帝陵之前,并致祭文以告慰先祖之灵。祭文中有这样的词句:
滔滔黄河,九曲东流;
巍巍桥山,虎踞龙蟠;
松柏虬髯,黛色参天;
莅临圣土,心事拏云;
念我始祖,创业维艰;
教民种黍,挈妇养蚕;
服牛乘马,车具指南;
文字礼乐,五音齐全;
武功赫赫,文治灿灿;
明民共财,诸侯咸服;
普天同乐,河清海晏;
人文初祖,功若日悬;
恩及九州,光照宇寰;
今我华夏,再次腾飞;
十亿神州,劈浪扬帆;
勇于开拓,锐意改革;
富国富民,夙志弥坚;
亿兆一心,联袂奋起;
继往开来,光我祖先;
风云雷雨,中流砥柱;
泱泱民族,屹立如山!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胼胝辛苦以创民族”,轩辕氏就在黄河岸边培育了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开拓了一代灿烂的文化。登上“汉武仙台”,那如带的沮水,青翠的古柏,还有碧绿的龙须草,浑实的黄土地,会净化你的灵魂,激起你强烈的思亲念祖之情。
一个褐色的丘陵,像黄河里骤然涌起的浪峰;一座绿色的山包,像原野上霍然而立的一顶帐篷;一个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根就生长在这儿啊!难怪这里,云蒸霞蔚,一派雄风!
这里,埋藏着一个古老的神话和传说;这里,埋藏着一部文明的史话和卷宗;能说它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衣冠塚吗?不,它下面埋着的,正是我们民族最富有的精神矿层。
东方土地上最早的开拓者啊!人民用不朽的口碑,记录了你的丰功伟绩,普罗米修斯窃给人间的仅是一枚火种,而你在茫茫荒漠上撒播的却是一片文明,比起你的业绩,创世之说也黯然失色,你啊,不愧是举世敬仰的东方神明。
桥山,我们民族的圣地,每年,这儿都有一个礼仪庄严地清明,多少海外游子来这里寻找自己的本根,多少华夏儿女来这里敬献虔诚……轩辕黄帝啊,你手植的森森巨柏,将永远庇荫着后人的前路,你浓浓的血液,将永远在我们的心胸里沸腾。
山坡上,我,抓起一把烫手的黄土,恍若抓住了,一缕情思,一根松明。乘龙驭凤的启示录,不就摆在面前吗?我们民族的历史,从一开始就是勇敢的飞腾!今天,我们民族又起飞了,尽管翅膀仍然沉重,我们还须搏风击雨,去追赶伟大祖先的足踪……
走近黄帝陵,仿佛走近了黄河源,我感到祖国母亲的脉搏在强烈的跳动!拜谒黄帝陵,仿佛拜谒昆仑山,一种神圣、自豪的感情,激荡着我的心胸。如果我是一只飞禽,决不去做寻求安逸的候鸟;如果我是一棵小草,决不去做随风旋转的刺蓬;如果我是一片云彩,就要拂拭这明净的蓝天;如果我是一朵山花,就要点缀桥陵美丽的风景。世界上有什么能比我们祖先,开拓的黄土地更为贴心呢?纵然我是一片飘零的树叶,我也要徐徐地落下,落在这参天巨柏的根丛!人们常说,树长九秋,叶落归根。我们炎黄子孙的根,就在这黄河中游,桥山之巅。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在世界民族之林的迅速崛起,曾经远走他乡的海外游子们不远万里,远道而来,认祖归宗。人们一踏上桥山的石阶,乡土之思,爱国之情,便全化为澎湃的心潮,滚滚的热泪。哦,热土家国亲,月是故乡明,许多人临走时,还要包上一抔黄土,带上先祖之灵,带上民族之魂。一位诗人曾深情的吟诵道:
清溪毓秀几千秋,
天有云根水有头;
最是渴饮沁心处,
祖土祖泉泪水流。
啊,愿桥陵寝安,松柏肃卫;沮水作挽,祭歌永唱。且让先祖之英灵,壮我华夏之胸魄,振民族之精神,成民族之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