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开元寺半部邢襄史
来源:作者:毕厚奎时间:2012-07-24热度:0次
居邢十多年,久闻开元寺之大名,或许机缘不到,直至这个夏日周末始得成行。来到寺南广场,并没有在上书着“开元盛世”、“象教中兴”鎏金大字的簇新牌坊前做过多停留,就径直前往偏居西面一隅的开元寺原址观瞻。这里的殿阁与东面气宇巍峨的开元寺公园相比,虽然显得低矮陈旧,却是开元寺的正宗根脉,不但聚攒着一座寺院的魂魄,还是王朝兴替、岁月沧桑和邢襄大地变迁的真正见证者。
寺内的建筑留存仅剩天王殿、毗卢殿、观音殿和大雄宝殿四座大殿,早已不复当年模样,但散落寺内各处的碑铭、石刻、题记、经幢等众多遗迹,仍可隐隐透出往昔恢弘鼎盛之气象。在现场聆听了著名邢台文化专家、《邢台通史》主编赵福寿先生娓娓道来的讲解后,则让我更加体悟到这座寺院的不同寻常。
邢台开元寺,俗称“东大寺”,据载始建于隋代,初名为泛爱寺,武周时期改称大云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改称开元寺;蒙海迷失后二年(1250年),受封顺德府的忽必烈赐名大开元寺,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而赵福寿先生根据在寺内研究发现遗存有北齐时期的石刻推断,建寺时间或许更早。
开元寺是佛教曹洞宗的发源地之一,也是禅宗二祖的传钵之地和禅宗七祖神会大师的驻锡之地,为唐、元两代的皇家御用寺院。作为元朝时的全国佛教文化中心,曾有来自各地的10万僧众于此同时受戒膜拜,实属前无绝后之佛届盛典。想想那场景,那气势,那盛况,怎不令人心驰神往而生崇敬激动之情。
寺内观音殿前的四根雕花滚龙石柱,乃明朝正德十三年(1518年)所建,高4.5米,柱围2.5米。柱上游龙或盘旋而上,或蜿蜒而下,且龙首龙体突出柱外20—35厘米,造型生动,线条流畅,充分体现出我国古代雕刻工艺水平之高超细腻。据说只有曲阜孔庙中的雕龙石柱可与之媲美。
殿旁右前方,铸于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的著名“开元铁钟”,高2.7米,下沿围长7.2米,重达15吨。厚约半尺的钟壁上部刻有与黄道十二宫相对应的日、月、人、兽等图案,下部刻有意含乾坤浑圆之说的八卦图像,中部刻有记载铸造、监制、资助人姓名、身份、籍贯等内容的文字数百,清晰可辨。虽历经800多年的风雨侵蚀,却丝毫不见氧化痕迹,其铸造技术之精绝,令人叹为观止。
寺内那两座早已失去昔日风采的唐代经幢,虽默默伫立一隅毫不起眼,却同样极具历史保存和研究价值。一座十六面经幢,一座陀罗尼经幢,在上世纪30年代,竟引得中国“建筑四杰”中被誉为“南刘北梁”的刘敦桢、梁思成两位建筑大师先后莅临邢台专门考察之。试问,不要说邢台,放眼全国,能让两位大师冒着战火、不顾劳顿而一睹其容颜的建筑古迹又有几处?拥有这样的身价,谁还敢小瞧它们?
这仅是寺中具代表性的几处文物建筑,还有更多遗迹至今没有参透其中的玄妙与价值。在悠悠的岁月长河中,几经战火劫难而损毁,又几度修复得以重生,以坚韧的生命力走到了今天的这座千年古刹,到底给后世留存下多少文化密码,有待我们去破解、去探究、去参悟,大概仍是个未知数。
但可以确知的是,开元寺是邢台历史上一个绕不过去的文化印迹,也是一座不可多得的资源宝库,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邢襄古城的辉煌与沉寂,兴盛与衰败,很多都能在这座古刹的年轮中找到相关印痕。一座开元寺,半部邢襄史啊!我们如不抓紧时间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性整理保护,许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痕就将永远地湮灭消失于时光烟尘中而再也无法找回了。那一块块被风化殆尽、字迹模糊无法辨认的碑刻即是最急迫最揪心的提醒和忠告。
2006年,开元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关心邢台发展关注邢台历史的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令人欣慰。但相对于隔壁公园大兴土木的寂寥,这座千年古刹亟需我们着力修缮挖掘保护之处仍然甚多。赵福寿先生和五方元音等有识之士顶烈日、出义工,正在对残存的稀缺碑刻抓紧进行的拓片工作,即是令人感佩的趁时之举。希望更多人士来关注这座在中国佛教史占据着不容小觑地位的千年古刹,呼吁、捐献、观瞻、做宣传、出义工,无论以何种方式,只要心存善念诚意为之,即是功德一件。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