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地丹霞龙虎山
来源:作者:奚利民时间:2012-07-18热度:0次
龙虎山于2001年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地质公园”。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地质公园”。2010年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江西龙虎山、贵州赤水等地的丹霞地貌景区组合成的“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至此,龙虎山的丹霞地貌,成为江西省唯一拥有“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的“双冠”景区。龙虎山被中国道教列为三十二福地,说明这里是中国道教的福地之所。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因山上一块高100多米,宽过数百米的五彩山状若巨大云锦而得名。东汉中叶,第一代天师张道陵行舟自鄱阳湖逆水而上,行至龙虎山时,便被龙虎山壮观的云锦石所陶醉,便决定在此结炉炼丹,云锦山也因祖天师“丹成而龙虎见”,更名为龙虎山了。
龙虎山自古以来便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明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所撰《龙虎山志》序言写道:龙虎山“历魏、晋、唐、宋,代有褒崇……,传递一千余载而嗣之者愈久愈昌。”古代名著《水浒传》开篇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大尉误走妖魔”,写的就是龙虎山上清宫的故事。徐霞客在《江右游日记》中,详细记载了龙虎山的自然风光。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如晋代王表、唐代吴筠、宋代苏东坡、王安石、元代揭奚斯,明代宋濂,清代袁枚等,都曾在龙虎山留下赞美丹崖碧水的诗文。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南郊16公里处,是我国道教发祥地,道教正一派“祖庭”,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和作用。龙虎山的丹霞地貌与泸溪河相伴,构成了“一条涧水琉璃合,万叠云山紫翠堆”的奇丽景像。置于泸溪河畔陡峭如切石壁上的春秋战国崖墓群,更是世所罕见的一大奇观。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独具特色的碧水丹山和规模宏大的崖墓群,构成了龙虎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三绝”。
我曾从事过野外地质工作,到龙虎山也有十来趟。对龙虎山被人们丰富的想像力而命名的丹霞地貌:如象鼻山、排衙峰、文豪峰、仙女岩、情侣峰等,心生感慨、崇敬之情。我试图从地质的角度,对龙虎山的“三绝”作一些简要说明,以助于人们的观光旅游。
道教之源
龙虎山为中国道教发祥地,正一天师道教的祖庭,至今已传至第64代,这里的道教人文闻名遐尔。天师道,指的是由张道陵创立的并由其子孙世袭相传的一种宗教组织,在早期亦称为“五斗米道”,它与全真道同为道教之两大宗派,不过它创建最早,比全真道早1041年。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道教组织的产生。
自东汉末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龙虎山结庐炼丹,丹成而龙虎见,道教由此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在宋、元、明时期,龙虎山统领江南道教,总领三山符箓。张天师也被敕封一品,龙虎山成为中国道教传播发展的中心,天师世代相袭,显赫一方,与山东曲阜孔子世家并受朝延重视,故有南张(天师)北孔(孔子)之说。上清宫和嗣汉天师府得到历代王朝无数次的赐银,进行了无数次的扩建和维修,宫府的建筑面积、规模、布局、数量、规格创道教建筑史之最。龙虎山鼎盛时期,建有道观80余座,道院36座,道宫数个,是名副其实的“道都”,是道教文化的王国。
道教以修炼成仙为最高境界,而龙虎山神奇灵秀的丹山碧水,远离尘嚣,刚柔相济,阴阳平衡,“接天地无涯之真气,摄宇宙虚空之阳精”,是修炼的理想之地。第一代天师张道陵,遍访名山大川,最后选择了龙虎山肇基炼丹,“丹成龙虎见”,龙虎山自然而然成为道教发源地。
山水之美
龙虎山山美,奇峰秀出。它的地质地貌独具特色,景区中北部为丹霞地貌,表现为高低错落,彩色鲜艳的赤壁丹崖。龙虎山丹霞地貌的景观类型有23种之多,其中包括石寨、石梁、石崖、石柱、石峰、峰丛、峰、嶂台、盲谷、单面山、岩槽、穿洞、水蚀洞穴、崩塌洞穴、崩积岩块石门等。其形成条件有三个方面:一是距今1亿2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信江盆地规模不断扩大,在龙虎山地区沉积了一套巨厚的陆相碎屑岩,形成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二是龙虎山地区被宜春——广丰和鹰潭——安远深大断裂带所挟持,在地块抬升过程中,受构造运动影响,形成了节理、裂隙。三是该地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水较多,水流沿着节理、裂隙,不断对岩石冲刷侵蚀,伴随着崩塌、风化等地质作用,从而形成石峰、岩洞等地貌。
龙虎山水美,晶莹透底。泸溪河是龙虎山的母亲河,一路穿山过峡,汇集36股山溪,沿途经云台山,上清镇,正一观、仙水岩、马祖岩、汇入信江。它在景区流长43公里,其水深处“二两丝线打不到底”,水浅处游鱼历历可数,水急入船筏如箭离弦,水缓处平滑如镜。
龙虎山山水之美,美不胜收。丹崖碧水,山水交融,景在水中,水在景中,相互映衬,蔚为大观。山水美是人类自然审美感受的总结和升华。由于人们对自然的移情和崇拜,将山水人格化或神化,使山水审美的内容更为丰富多彩。龙虎山就流传了“十不得”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居姑背和尚“走不得”,蜜汁欲滴的仙桃“吃不得”,含风不动的莲花“戴不得”,出浴待衣的仙女“配不得”,横溪枕流的玉梳“梳不得”,丹成名就的丹勺“盛不得”,巨大无比的剑石“试不得”,漩涡鄱滚的道堂“做不得”,威风凛凛的石鼓“敲不得”,赤紫斑斓的云锦“披不得”。
崖墓之奇
在仙水岩景区的悬崖峭壁上,散布着许多天然洞穴。洞穴中放置着一具具二千多年的棺木,这就是闻名中外的崖墓,又称悬棺。岩洞大小不一,里面陈放棺木,形式各异,有单洞单葬,有单洞群葬和联洞群葬。最大的洞内有十几具棺木,安放着一个大家族几代人。这些崖墓都在距水面10-60米之间的峭壁上,洞穴基本朝东。据考古工作者鉴定,这些都是古越人的墓葬。
龙虎山的仙水岩地区,丹霞地貌发育较好,岩洞密布,向阳、避风、干燥、险要,为崖墓葬的形成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古越人选择离地(河)面10—60米高的层控槽穴中安葬死者,目的是使逝者得以长期保存,以告慰其在天之灵。那么,这些崖墓究竟何时形成,硕大的棺木又是如何放进绝壁之中?人们对此进行了考古和科研:1978年11月,江西考古工作者对仙水岩一带的崖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其清理了崖墓18座,发掘棺木37具,保存完好的人骨架16副,出土陶器、青瓷器、竹木器、纺织品、纺织工具、古乐器等235件。1989年6月,由中外专家、学者联合组成的“中国悬棺研究”课题组,利用仿古绞车等原始机械工具,在龙虎山仙水岩重现了两千多年前古人吊装悬棺的过程,较成功地破译了悬棺升置的“千古之谜”。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