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知青许桂林:“上山下乡”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来源:作者:许桂林时间:2012-07-08热度:0


  知青许桂林:“上山下乡”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拂晓报记者 王云
   编者按电视剧《知青》在央视的热播,勾起了许多经历过那段红色岁月的知青们的回忆。当年那些上山下乡、为之付出宝贵青春的知青们,如今都已人到老年。“忆往昔,峥嵘岁月稠。”50年弹指一挥间,穿过时间的尘埃、历史的风云,再回首看那段历史,那是他们人生当中一段难忘的旅程,更是一段永远抹不去的记忆。重拾那个奉献了自己理想和青春,满载了快乐和痛苦的年代,这些老知青们有怎样的感受?今天起,让我们随着“忆往昔•知青岁月”专栏的采访,听他们述说那段轰轰烈烈的岁月,怀念那列逝去青春的“列车”。
    

   人物检索: 许桂林,上海知青,1970年赴安徽省涡阳县插队6年,1976年招工到淮北市工作,1980年调到宿州,曾任埇桥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许桂林是1968届的初一学生,一个典型的老三届。1970年,17岁的许桂林下放到淮北地区。从那一年开始,他从繁华的大都市上海来到一个晚上要点煤油灯照亮的淮北村庄。在这里,他一点点学会了农耕,感受着百姓的淳朴善良,也吃了一些在上海从未想过的苦。他说,那时候并不觉得苦,6年的插队经历是他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淮北的百姓淳朴善良 

  许桂林下放的农村在当时的涡阳县高炉公社刘庄大队。“刚到插队点的时候,就感受到当地老百姓的善良,我们知青住的房子都是他们专门盖起来的,还有人负责我们的伙食。后来时间长了,我们嫌麻烦人家就自己动手做饭了。”许桂林对记者说,那个时候的社会风气非常好,百姓基本上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插队6年,他几乎没有洗过衣服,每天出去的时候也不锁门,等回来的时候就发现衣服已经被好心的大姐、大妈洗好了。
    许桂林告诉记者,当时百姓的生活还很苦,淮北的农村很穷,也没有通电,有的人家甚至连煤油灯也点不起;种麦子没有化肥,只有一点有机肥,亩产能达到一二百斤就是不错的了;交通落后,从村里到县城,要步行三五十里。记得他们几个知青下到当地农村的时候,生产队是赶着牛车来接的。虽然生活条件很艰苦,每天吃的都是红芋干、红芋馍,但老百姓很乐观,能吃苦,对知青们照顾得也非常周到。“那时,我们和老百姓在一起就像一家人一样。”许桂林说。
    挖河的经历印象深刻
     回忆下放插队的生活,许桂林说,那时,老百姓一般就忙活麦秋两季,不像现在还能出去打工,冬季农闲的时候大家就一起组织兴修水利,以求改变淮北旱涝不均的农田状况。
   “印象最深刻的是插队第二年的冬天,我们一起开挖茨淮新河的经历。”许桂林说,“茨淮新河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安徽农村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它上起沙颖河茨河浦,经阜阳、利辛、蒙城、丰台、淮南、怀远,于怀远荆山口上游入淮河,全长约135公里。我们所在的工程段在怀远县境内,叫作砖头坝子。在淮北平原生活过的人都知道,这里冬天的风是非常干燥的,被风吹得时间长了,嘴唇都会裂开一道又一道血口子。”
   虽然嘴唇裂了,手也磨出了泡,但知青们的吃苦耐劳精神绝不逊于当地的民工,他们和大家一起挖坑、推土、搬石头,融入到兴修水利的大军之中。工地上,到处是铿锵的铁锹撞击声和粗犷雄浑的号子声。“每天唯一的感觉就是饿。只要开饭的哨子一响,整个开河工地就欢腾起来。半斤面一个的豌豆面馍,我一口气能吃5个呢。”许桂林说。
   恶劣天气下连续繁重的劳作,使得不少知青生病受伤,但很多人仍坚持在工地,他们的先进事迹也成了每天广播站的重头新闻。“整个挖河工程到1991年完工,这么多年来,茨淮新河减轻了淮河干流正阳关至怀远间的洪水负担,缓解了黒茨河颖水倒灌的威胁和西淝河下游的洼地涝灾,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许桂林说,“现在,每每在报纸上看到有洪涝灾害的消息,我都会想起我们上海知青参与并为之流过血、流过汗的茨淮新河工程。我觉得,我们的青春岁月在那个年代没有白白流失,她也闪过亮、发过光,并且成为我们青春岁月里最珍贵的记忆。”
    搞文学创作排遣寂寞
    “那时的我还很年轻,适应能力也很强,没用多长时间,就习惯了淮北的生活。当时也不觉得条件很苦,只是由于没有什么文化娱乐活动,最难熬的是寂寞。”许桂林说。除了农忙外,其他时候基本没有什么事情做,对于他们这些知青来说,熬时间是非常痛苦的。好在许桂林后来当上了生产队长,并且在公社文艺宣传队帮忙,唱样板戏,编三句半、顺口溜,还排演过泗州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渐渐“迷”上了文学创作。1977年,许桂林发表了小说《陆老头》。1978年,他和储福金合作创作了小说《红花》,后来还出了散文集。许桂林告诉记者,当时很多知青感到迷茫、消沉,靠写东西才能够为将来返程增加一点机会,而且只有不停地写,才能够派遣心中的苦闷。他坦率地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艺创作也是一块‘敲门砖’。”
   1976年,许桂林招工到淮北市工作,1980年到宿州,先在西关文化站干了一年,后来在市文化馆工作了几年。这中间几年时间里,许桂林也有过回上海的机会,但他最终还是放弃了。他说,自己已经习惯了在淮北的生活,对这片土地和人民也有着割舍不掉的感情。至今,许桂林在淮北这块热土上,已经生活了整整44年。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