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里”的糕
来源:作者:李满喜时间:2012-06-09热度:0次
山西人有句俗语,叫“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糕,二十里的馒头饿断腰”,意思说吃了糕耐饥,可以走四十里的山路。油糕在三晋南北皆有食俗,过去山西人能把吃上一顿油糕看成是人生快事,食时,食时惬意欢愉之情喜形于色;食后,鼓腹而抹嘴去油之状十分自得。
记得小时,每到大年三十,母亲必要为我们中午做一顿油糕吃。制作油糕的原料是早早托人买来的,色泽金黄,筋道绵软者为上品。山西属典型的高土高原,沟壑纵横,干旱少雨,土地贫瘠,但它却是谷物和小杂粮的王国。制作油糕的黄米面便是由黄米碾压成面而来。黄米又称黍、糜子、夏小米,照字典的解释,是去了壳的黍子的果实,比小米稍大,颜色淡黄,煮熟后很黏。黄米可用于煮粥、做糕、做米饭和酿酒。黄米从软糜子和软谷去壳而得。软糜子就是黍的俗称,黍的种植季节在谷雨前后,三晋农谚“谷雨前后,安瓜点豆” 即指此时,秋后收获后,糜子秸杆可作生火烧炕之用,而糜子去掉子实的穗头,是制作笤帚的好材料,扫地扫炕最为实用,可知糜子浑身是宝。
油糕制作倘若是在大的宴筵上是要请师傅的,俗称糕匠,看糕匠做糕,似在表演,一举一动,让人称叹。母亲做糕时又平添了几分细腻。第一步便是糙糕面,就是给糕面拌适量的水经搅拌搓擦成不干不湿状,这一过程需要掌握好干湿成度,太干则蒸不熟,太湿则会软得捏不住,干湿适中全在手感之中,母亲做时则会边倒水边搓拌,不急不缓,恰到好处。将糕面糙好后便往铺好笼布的糕圈上撒放糕面,此时伴着腾起的蒸气母亲要耐着高温把糕面撒完盖好锅盖。我们嘴谗的孩子们便会守在灶台边不时的向母亲报告蒸锅的动静,这蒸得火候全由母亲凭经验判断,蒸好起锅时母亲便会让我们在院中放一根炮仗。糕面蒸熟出笼后便进入下一道工序,叫撞糕。撞糕时面对着热腾腾的糕面母亲双手蘸了凉水快速将面团收拢翻转,如果是大的宴筵上用量大,那师傅便要赤膊上阵,双手举起用力摔在案板上,响声巨大。撞糕非常费时费力,哥哥们长大后便自觉接过了这项任务。待到糕面撞到筋到,母亲便开始包糕,有豆馅、糖馅的。此地将未经油炸的糕叫素糕,经油炸的糕叫油糕,我们往往早已迫不及待,抓起素糕便狼吞虎咽般吃了起来。待到下油锅炸制后,刚炸出的油糕金灿灿的,身上满是泡泡,外焦里绵,十分可口。
糕,这一高能量的面食对于高寒地区的人们来说,确是耐饥的食物,常有乡间大肚汉一顿能食一二十个的。热爱美食的人们来到山西,千万不要忘记品尝油糕。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