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北大校园的另一种记忆

来源:作者:绿野来客时间:2012-06-09热度:0

    
    2008年10月至12月,绿野有幸参加了北京大学贵州省第十期经济管理高级研修班的学习。期间,绿野写了两篇感性色彩较浓的散文:《秋色北大》与《惜别未名湖》,还有如《读董一佐今夜燕山》等这样的诗评。
    其实,在北大,最值得一写的,是学习的心得和体会,是北大老师为学生的洒脱解惑与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汲取。
    在此,绿野试以较为理性的笔调,写一写这样的文字,以作北大校园日子的另一种记取。
    就以卢志明、张延两位老师的授课印象为题吧!
   《管理学》和《管理经济学》这两门课程是我们的主修课,过去绿野曾不同程度地接触过,感到比较抽象和枯燥,不太好学。这次来北大就想深入的学一学。
    三周下来,这两门课竟然成为我们最喜欢的课程了,有的同学还向学校培训中心的领导要求:能不能增加课时?
    萧洒自如的卢志明老师为我们讲授《管理学》,温文尔雅的张延老师为我们讲授《管理经济学》。这两位老师授课的共同特点是准备充分、厚积薄发、深入浅出、化繁为简、框架清晰,重点突出,显示出名校、名师优秀的职业素养与丰富的授课经验。
    然而,最令人欣赏的是他们不同的授课风格与风度。
    卢志明老师用十二个课时,两个整天的时间为我们讲授了体系庞大的《管理学》课程,这是一项颇有难度的微缩工程。他将整个课程分为核心、纵向、横向三部分,共六章二十一节,为我们勾画了《管理学》完整的学科体系。
    在讲授过程中,卢志明老师对于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则的阐述完全跳出了教科书的圈子,而是将自己多年研究的学术感悟与大家在课堂上分享:不论是对《管理学》的字、词释义、横六纵八的概括与提炼,还是将西方现代管理理念与中国古代管理文化的对比思辩,都折射出卢志明老师的独特思考与见解,给同学们极大的启发和激励。尤其是一些管理学原理的案例分析,更是生动而富有哲理。如规律与道的相关性、管理的正法与变法的辩证关系,“上善若水”与中国革命的内在机理等等。可以说生动的哲理思辩是卢志明老师讲授《管理学》的最大特色,引人入胜。
    与卢志明老师相比较,为我们讲授《管理经济学》课程的张延老师的授课特点则是柔婉的娓娓而谈。
    我们知道,《管理经济学》的内容不但博大精深,而且有些内容艰涩难懂。张延老师要用六个半天,十八个课时完成授课任务,难度可想而知。
    也许深知同学们对管理经济学心存敬畏,张延老师为大家制作了大量轻松、恢谐并富有启迪性的课前、课间幻灯图片,充分体现了女性学者特有的细腻与周密。
    张延老师的PPT课件制作得十分精美、活泼,授课讲解时嗓音抑扬有致,富有音乐性和感染力。
    在介绍现代博弈论过程中,张延老师以她特有的对课程内容举重若轻的把握,将“囚徒困境”、”智猪博弈”、“斗鸡抉择”三大经典案例为同学们娓娓道来,把纳什均衡原理为我们解析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以至同学们常常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纳入这三大博弈的某个角色之中,可见大家学习印象之深。
    《管理经济学》的一些概念、原理多是西方的创造,我们的理解有一定难度,如边际效用理论等。但张延老师总是善于以通俗易懂的生活案例娓娓而谈,恬淡柔婉之中就为我们解疑释惑了。
    是的,在北大课堂上听这样的授课,不但能获取知识,同时也是一种享受,老师们用睿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不同于未名湖和博雅塔的美丽迷人的知性画卷与风光。
    ... ...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