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一个人的留仙湖

来源:作者:提云积时间:2012-06-08热度:0


                                                 一个人的留仙湖
                                                     文/提云积

    去留仙湖,只能说是机缘巧合。
    清晨,被一阵欢快的鞭炮声惊醒,看了手机,还不到五点,翻个身,待要再行睡去,朦朦胧胧间,又是一阵鞭炮声,还夹杂着鼓乐的敲击声。彻底扰了清梦,索性起床看个究竟,毕竟这里是异乡,或许会看到和家乡不一样的景象。
    穿戴停当,一番洗漱。下到一楼大厅,看到一位新人手捧红玫瑰,面带笑容,在众人的簇拥下鱼贯而入,原来是迎娶新娘的队伍。出了旋转门,眼前的空地上是红彤彤的鞭炮碎屑,穿戴古装的锣鼓队在门前摆好了架势,只待新人携手而归的时候欢庆舞动。
    喜庆的场面引发了我的好奇心,竟想要看看新人携手而归时的场面。一瞬间,脑子里晃过狐仙的传说,今日新娘子,是否与那些若天仙貌美聪慧的狐仙女子一般无二。思虑间,新娘子却被一中年男子怀抱出了宾馆,独不见新郎。这样的迎娶场面还是第一次见。新娘一身红衣,手捧着红玫瑰,安静地任由中年男子抱着走向婚车。头上蒙了红盖头,不见丝颜,也不见新娘的喜悲,本想观瞻一番新娘姿容,却也作罢,独留了想象。
    大街上已经有了早行人,晨霭里荡着淡淡的水汽。正不知向何处走,一同下榻的朋友招呼着,有事没有,没事一起看留仙湖去。朋友说留仙湖的存世与蒲松龄有关,就是那个写狐仙的蒲松龄,字留仙。得,就这样直奔留仙湖。不知是否遗传了先人的思维方式,过多注重事物的果,而忽略了事物的因。在朋友说去留仙湖的时候,我就期待着她能快些出现在我的面前,差点忽略了寻找的过程。
    皆因淄川于我们尚陌生,打听了几次,才找准了留仙湖的具体位置。说来可笑,淄川几日,我竟不便方向,早年看过聊斋故事,许多故事的场景都会以年轻人迷失了心智有关,不知道我的迷失方向感也如他们一般。
    顺着早行人的指点,转过街角,映于眼帘的却是普照寺的牌坊,一座古朴的寺庙就在我们去留仙湖的路程上安静地等待着我们。仙源于道,神却是佛的上升意识形态,二者在此相厮相守了千年。必须承认一点,单从普照寺与留仙湖名字相较,普照寺的存世岁月远远长于留仙湖,然而以他们存世的形态相较,留仙湖必高过普照寺。毕竟,做为一方地方水域,偏安于一邦,只有蒲松龄的到来才有了其今日传世的声名,留仙湖为蒲松龄的到来预留了一个伟大的伏笔。
    在前面我说过,我只是注重了事物的果,而忽略了因的存在。出了普照寺右行,一条小路把我们引到了留仙湖的面前。平淡无奇的水泊,极难与想象中的场景印合到一起。垂柳尚在,繁茂的草木尚在,昼夜流逝的水尚在,只是已不是当年的样貌,仅仅是类似而已。我承认第一次去留仙湖,是带了稍稍的遗憾,原路返程,照旧是平淡无奇。
    或许留仙湖知道我心中留存的遗憾,竟又引了我第二次来看她。已是晚间,与三五好友结伴游玩,兴之所至,脚印竟又踏上去留仙湖的道路。这次我做了一知半解的导游,友们尾随。留仙湖还没有亮化,借助上湖御园的宣传灯光,留仙湖园内却也明亮,这次我们商定从另一个门返程。又或许这是留仙湖冥冥之中给我们安排的行程,是要给我一个解,表证她存世的与众不同的风骨。
    虽是夏夜,偌大的水系竟没有听到蛙鸣,友怕夏夜的蚊虫叮咬,穿了长衫,不想无一蚊虫骚扰,我们喁喁低语,一路相行。清晨没有见过的景象,次第展开。于友是喜悦,我却是惊诧万分。堤路曲折回环,垂柳暗依,湖面上飘渺着淡淡的水汽,上湖御园的灯光恰到好处,不明不暗,如胧月辉映,倒影湖面,却也有月亮的韵味。石拱桥安于湖面,连接着湖心小岛,它们黑魆魆的,益发显现出夜的静谧。行至后来,我们俱静不作声,认真体味着留仙湖此刻给予我们不同的感受。或许谁的心里正想着有一位狐仙在黑夜里注视着我们,或者是自己的前世就是狐仙,今世走一造寻根也未知。
夜深归来,脑子忽转一念,与留仙湖的缘分到此为止了。不成想第二日,又与她相遇,是必须的相遇。晨起,在宾馆大厅向值夜的老人问询,在淄川区内有无保存尚好的古建筑,或遗迹。老人说有一截古城墙,前几年搞新城建设差点毁坏,被淄川人阻住,幸存。在何处?在留仙湖园内。
    又是留仙湖。在极短的时间内第三次走进留仙湖。这次从昨晚回程的园门进入。是夜晚留仙湖的回放慢镜头。与友都带了相机,我也弥补夜晚不能留照的遗憾。晨光乍现,湖面上荡着淡淡的水霭,石拱桥、垂柳隐在一片空蒙里,湖心岛倒影在湖面上,湖面平静,镜面般看不出涟漪,看不出色彩,世间的一切在此竟保持了高度统一的静默姿态,如同被烟霭遮挡住的岁月,静默、无声、无息。早年居乡下,听多了老人讲述的鬼怪神话,每一个神怪的出场必定先出一阵水雾,神怪们踩着水雾逐渐幻化出人形,水雾散去,神怪现形,故事开始上演。刻意寻求古城墙竟不得,无意留仙湖却三次入眼来。
    不知道蒲松龄是否有与我们一样的认知,在其南游归来,路经此处时,留仙湖只是寂寂无名的一个小水泊,是留仙湖的徐徐清风,逶迤长堤,婀娜垂柳,牵绊住了蒲松龄的脚程。也不知道聊斋里的仙境是否是蒲松龄借用了留仙湖的景致,但就故事里氤氲的气氛,与夜晚的留仙湖何其相似?!与晨光里的留仙湖可有差别?!
此刻,我不能描摹她半分神韵,蒲松龄之于留仙湖已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那门那窗

下一篇: 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