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淄川行

来源:作者:曾玉仿时间:2012-06-05热度:0


   1、列车上的大千世界
 
   2012年5 月,我又一次踏上了北上的列车,展开了孤独之旅,千里奔波,远行天涯。
   8日那天傍晚,六时五十分,从龙川站刚一上火车,就碰到一对木匠夫妇,男的五十八了,好似不善言辞,女的稍健谈。他们从广东惠州回青岛至烟台,比我路程还远。这次他们是去惠州带了一个月的孙子,因为生活不习惯,天气又太热,空气也不好,还老下雨,受不了,还是回北方乡下老家好。出于职业的习惯性,我不禁问了句,你们老家有征地吗?女的说,靠城镇的地方有,她们那边是山区,没有征地。跟征了地的地方比,你们的生活怎么样?哟,这个啊,怎么说,原先,靠城镇的地方是种庄稼的,收入低,比不了我们,我们那种植水果出产樱桃,她比划着,樱桃,你吃过没?果子小小的红红的酸甜的,你知道吗?我摇摇头。又问,如今呢?如今他们征地后有新房住,政府有安置,不用种地,生活比我们好多了。还是征地好。嗯。
   晚上九时,在隔邻车厢看见一个戴上手铐留着板刷胡子的旅客,旁边有两个便衣警察陪同。
   九时四十分,从赣州上来一个印度人,中年男子,皮肤黝黑,勾鼻子,生意人,要从南昌转车到义乌。他已来中国三年了,一年只回去一次。汉语说得很好。也奇怪,经常坐火车了,连个车厢推门都推不开,门闩拴上了不知道。形势发生变化,马上就成了国际列车,一旦发生什么事情,那就会成为国际事件。好在一个包厢四人,除了那对木匠夫妇,就是我和他了,不会有什么大事。一会,他倒头便睡,很快进入梦乡。我反倒睡不了,我人生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面对一个陌生的外国人,也许是出于好奇心吧,我端详着他那酣睡的样子,在揣测着,他在睡梦中一定是见到了久别的家人,在重温着家庭的温馨。要不然,一个长年漂泊在异国他乡的人,辗转旅途,漫漫路程,怎么来安放一个漂泊的心灵?
   到了凌晨二点,车停南昌,那印度人拖着三个皮箱下车了,孤独的身影顷刻消失在茫茫黑夜中。
接着,从南昌站上来个小伙子,精瘦的,平头,白色支架的眼镜,戴着耳机。听说也到淄博下车。人很好商量,下铺让给了那位老妇人。一问年龄,才十七岁,已在南昌做烧烤三年了,这次他是回去看看,春节都未回了。列车的灯光熄灭了,他还在就着手机上网,照样听着耳机,夜行的列车在宁静的夜色中疾驰飞奔,而他却沉醉在自我陶醉的物我两忘的精神世界。看到他那副少不更事却潇洒时髦的模样,我不禁想起了辛弃疾那句古诗词:少年不识愁滋味。
   …… 
   14日上午10点半,我所乘座的返程列车从淄博站开出。返程的列车与北上的列车明显的区别就是年轻人多了。对面铺位是一对年轻的夫妇,在淄博一同上的车,男的是淄博人,女的有身孕,广州人,这次是随夫回淄博探亲后返广州。一路上,小夫妻妇唱夫随,呵护有加。在济南站上来一对母子俩,小母亲大约二十五六样子,中等身材,皮肤黝黑红润,一袭长发垂腰,笑容可掬;小男孩约有四五岁,笑眯眯的,也不怎么燥闹,好听话的。一路上,我们几个互相之间的话题不多。因为除了吃喝、睡觉,大部分时间,那对小夫妻还有那位小母亲,她们各自都在自已的手提电脑里看电视连续剧。我呢,也难得静下心来,一路上慢慢品读《汉语红移》(任洪渊著),沉浸于语言狂欢之中。不过,那小母亲倒还是挺细心的,在你临将到站收拾行李时,她会叮嘱一句“别落下手机什么的啊”……。
   傍晚七时左右,便到列车餐厅吃晚饭。这时列车早已到达安微境内,在列车的餐厅里,挤满了人群,排队就餐。有一个掖着皮包的包工头,拿出一叠百元大钞,交到服务员手里,一下子就定下七八张餐桌,点了十几个民工的饭菜,据说饭后那餐桌就是那些民工的座位。怪不得我们要排队……。饭后,在车厢吸烟区内,碰到一老妇人在吸烟,一问,二十岁上开始吸烟,至今已有烟龄四十多年,竟然咽喉肺都没事。
   也奇了,小车厢,大世界,在这驿动的列车上,各色人等都会碰到……。其实,无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抑或是外国人,芸芸众生,来到这世上,都在品尝着同一个主题,那就是,人间烟火。……
 
   2、国土文坛的一次盛宴

   这次只身赴鲁奔淄川,是应邀参加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第一届创作研讨班,这是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的一个文坛盛会。
   5 月10日,上午八时半,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第一届创作研讨班正式开始。研讨班开班仪式由作协副秘书长徐峙主持,中国国土资源报社社长、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主席陈国栋以及淄川区的有关领导作了重要讲话,然后研讨班全体会员合影留念;十点开始,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诗人任洪渊授课。授课内容是《重新发现时间》,是其最新出版的多文体汉语文化哲学著作《汉语红移》中贯穿始终的一个重要主题,这是一部需要极高的智慧与耐心才能进入的巨制。它对文学、哲学、历史学以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知识的融会贯通,以及在生命、语言、时空等维度展开的深刻思考与独特感悟,显示了任洪渊作为诗人、思想家非凡的智慧和超强的感受力。这是一场真正的生命、语言的狂欢。任教授那高深的理论,渊博的知识,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能够亲耳聆听,实为三生有幸。
   5月11日,上午是贾志红、曲从俊的作品研讨会;下午,刘庆邦作家授课《小说创作的虚与实》。课间,认识了吴文峰、贾志红、曲从俊,还有国土资源报的几位记者、编辑……。 晚上,看话剧录像《谁的老婆上错床》。
   5月12日,上午听《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授课,我提问的问题是当代文学作品的南北差异,他作了很中肯的评价分析。认为当前南方与北方的文学差异确实存在,而且差别大,广东还好一点。北方的文学作品大器,大背景较好,作家创作大题材的驾驭能力强;南方的作品较细腻,作家对作品的情节往往有较精细的描写。总之,各有千秋,有异曲同工之奥妙。
   下午,听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评论家张清华授课,这次听他的课,大家私下里议论,觉得俗了点,与上次感受到的大气高雅之课,远去了;这其实是与他授课的题材有关,因为他授课的内容就是《当代诗歌中的无意识活动》,从弗洛伊德到梵高、从博尔赫斯的诗《镜子》到海子的诗《四姊妹》、尹丽川的诗《为什么不再舒服一点》……等等,讲的就是非主流诗歌创作现象和超现实主义的诗歌。“超现实主义”诗人追求语言的神奇性,他们的语言特别自由,他们认为,用通常的语言很难表达梦幻世界,“语言的神奇性”,是这些诗人一直探求的。这种语言是形象的,类似于舞蹈,在语言和意象上,都强调舞蹈性。注意:“它只是引领你,暗示你,启悟你。”这也从另一方面告诉我们,诗歌的写作可以更自由一些,更开放、更包容一些……
   千里之行,只为奔赴这一文坛的盛宴,敬仰大师的风范,聆听语言的狂欢;这丰盛的文学盛宴,甜酸苦辣,五味杂陈。阳春白雪,也许曲高和寡;下里巴人,未尝不是雅俗共赏。不论是红的白的还是绿的,都是琼浆玉液,当你举杯品饮之后,甘醇自知,至于陶醉与否,全在于你的感悟。你可以静心聆听各位大师的教诲,可以和大师面对面地对话……;你也可以听听贾志红讲那走进非洲的故事,还可以让曲从俊告诉你“我为谁等待。”……也有可能,明天的星空更灿烂。
 
   3、现身聊斋的美丽狐仙 
 
   5月13日上午,八点半集中,前往淄川区聊斋城蒲松龄故居,还参观了陶瓷城、昆仑国土所。 
   蒲松龄(1640-1715年)是我国清代文学家,《聊斋志异》是他的代表作,全书多谈狐仙、鬼妖、人兽,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蒲松龄故居位于蒲家庄这古老村落里,至今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这是一座幽静古朴的庭院,院落坐北朝南,前后四进。故居门前有几株古槐,荫翳天日;西有侧院,门楣上悬挂着郭沫若题写的匾额“蒲松龄故居”;正房两侧有桧柏、石榴,厢房前面有迎春花,百日红等;院内月门花墙,错落有致,山石水池,相映成趣。北院正房三间,为蒲松龄的诞生处和其书房“聊斋”。故居正房为砖石、土坯结构的普通民房,木棂门窗,“聊斋”匾额迎门高悬。
   就在这“聊斋”匾额门前,月门花墙下,山石水池边,大家纷纷拍照留影。同行之中,不乏身姿阿娜、青春靓丽的美貌女子,都是诗人、作家,那可是地地道道的才貌双全的美女啊!只要她们一亮相,马上,旁边的发烧友就会端起相机,捕捉这美丽的瞬间, ……眼前所见,犹如《聊斋志异》中一个个容色娟好,风致嫣然,纯情可爱的狐狸精跃出纸面,鲜活地站在你的面前,听其声,观其色,赏其姿,承其情,为之倾心陶醉,甚至不复顾世间女子。那么,这一个个令人神魂颠倒、花容月貌的“狐狸精”到底是谁家儿女呢?这不就是现身聊斋的现代版的狐仙嘛,在这里已经不仅仅是你我之间的相遇相识萍水相逢,在聊斋门前,你尽可以和你心仪的狐仙留下一张靓照,当作心中永恒的纪念。…… 
 
    4、诗酒陶醉的丰盛晚宴
 
   5月13日下午,研讨班结束,吃过午餐,先一批返程的走了,学员们互相告辞,依依惜别。下午三点,第二批在下午或晚上坐火车的集中坐车离开淄川到淄博火车站;我因要住一个晚上,就在火车站晨宇宾馆入住,我们一行十几个人都随我到了宾馆顺便寄放行李,然后去溜街。因一人入住却来了一帮人,宾馆的经理忙问服务员是怎么回事,还以为是搞传销的呢?从宾馆出来,有人要退票或改签,就进了火车站,旭红说:山西大同的王东平还在候车室,于是我和李满喜随他去找,见到了王东平,她很高兴,想不到大家这么有情。从车站出来,一行人便沿车站往西走,中间,赵福海因赶车先走了。这时,淄博的李清河老师打电话过来,说要陪我们吃顿饭,我们逛了一圈返回宾馆,大家在讨论着一个问题,要李清河来请大家吃饭,合不合适,结论是,这回是他一人请了我们来自六个省的朋友,下来,有机会的话,他就有六个省的十几个朋友轮流请他,亦是广交朋友的一个机会也,哈哈……
   五点半钟,李清河老师说他已到了车站附近,盛情之下,委实难却呀。于是,大家下楼,坐他的车到了金硕果酒楼,合影留念,吃饭喝酒,觥筹交错,非常热闹。
   李清河是蒲松龄故乡淄川人,他跟我们一见如故,非常自豪地谈起了他喜欢的文学、摄影、旅游,以及他所广交的朋友。还谈到他坎坷的人生经历,年青的时候做过木工、曾在村委会任职八年、乡镇国土所任所长九年;1996年开始下海,现任淄博一间化工厂董事长、党支部书记,兼职山东省企业文化学会副秘书长、淄博企业界文学艺术联谊会主席、《商海儒风》杂志主编、淄川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业余时间热衷写作,已出版有诗集《踏地飞歌》《岁月天籁》。谈到他喜欢的诗歌和音乐时,便手舞足蹈着边吟唱边举杯相邀大家共酌。因为他是从国土系统出来的,又是有文学成就的人,更是一个企业界的姣姣者,无论从年龄到资历到事业的成就,都是在座的前辈和师长。于是,大家都尊敬地尊称他为老师。
   李清河老师是个豪爽的山东人,又是个重情义的人。今天,他刚从北京领奖回来,是“全国文化企业管理杰出人才奖”,刚到家,就赶过来陪我们吃饭,这实在是难得。席间,他主动打电话给他爱人,然后,叫在座的人每人与她说上几句话;于是,我们在座的每人都报上姓名、那里人氏,然后说了一番感谢李清河老师的话。因为今天是母亲节,贾志红还跟她聊了一些母亲节问候的话。……因为都是搞文学的,到了酒席上,气氛自然热闹。冯旭红本来脸色就红的,一喝酒更红,可酒量也好,跟李清河老师举杯推盏时,谈吐流利,应酬圆转自如;曲从俊、李满喜二人,平时话不多,可酒一喝,酒酣耳热之际,话题就像决题的河水,一发不可收尾 ……席间,刘将成杨世钦刘能英要赶赴七点五十分的车,喝了两杯酒便告辞了。颇有大哥风范的刘将成带头与在座的逐一握手,依依惜别,互相之间,又是一场难分难舍的离别之情。到了门口,杨世钦与冯旭红再次拥抱、握手,挥手致意,一步三回头,口中叨唠不止,虽有几份醉意,但兄弟之情却是溢于言表。
真的是,一场诗酒盛宴,把我们的心灵都陶醉了……。
                                                          (2012年5月15日至6月4日稿于淄川归来)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