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春夏之交醉鄢陵

来源:作者:凌志兵时间:2012-05-21热度:0


    壬辰年春夏之交,我受邀来到中原大地,与文人墨客游览鄢陵。在鄢陵政协和宣传部门领导的陪同下,游览了“花都庄园”的后花园——中原花木交易博览园、甘罗村、许由寨等地,感触颇深,却留下记忆的长线。
    蜡梅馆前留个影。走近中原,便想起鄢陵之战。据史料记载:那是公元前575年晋国和楚国为争夺中原霸权,在鄢陵(今河南省鄢陵县)发生的战争。鄢陵之战是晋楚争霸战争中继城濮之战、邲之战后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两国主力军队的会战。鄢陵之战标志着楚国对中原的争夺走向颓势。晋国虽然借此战重整霸业(晋悼公复霸),但其对中原诸侯的控制力逐渐减弱。而走近中原花木交易博览园,九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由著名的书法家沈鹏先生所题。而园内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蜡梅馆内读诗章。宋代诗人陈师道曰:“一花香十里,更值满枝开。承恩不在貌,谁赶斗香来。”他赞美蜡梅虽姿容不艳,但那种沁人的暗香却无以伦比。杨万里有诗:“江梅珍重雪衣裳,薄相红梅学杏装。渠独小参黄而去,额间艳艳发金光。”他贬柳红、白二梅,独赞蜡梅。关于蜡梅,前人的描写可谓多矣,杜甫《江梅》诗就有"雪树原同色"的佳句。王安石也有"北人初不识,浑作杏花看"(《红梅》)的描写。吕本中也写过"学得汉宫妆,偷传半额黄"的句子。但杨万里却信手归纳前人诗境理趣,采用对比衬托之法,推陈出新,让江梅、红梅、蜡梅在同一画面里绽放,五彩斑斓之中,惟有蜡梅金光闪闪,别具风采,显示出诚斋的独具匠心。鄢陵的蜡梅传说有百余个,收集整理出的有40多个。鄢陵的蜡梅文化具有原生性,它以柏梁镇姚家村为中心,延至方圆数十里。据民间文学工作者统计,有关鄢陵蜡梅的传说有很多,最具影响的有《天下第一花》、《蜡梅女侠》、《姚家花园的故事》、《蜡梅为何冬天开》、《蜡梅的传说》等。这些传说大多与姚家村有关联,或说其起源,或说起沿革,传说多发生在种植蜡梅的花农身上,极具本土文化特征和深厚的中原民风民俗。一位“风从梦里来”的博主这样写道:“最是三九苦寒时,疏枝冷香凝情痴。时人只识红梅艳,东风应知傲雪枝。”在蜡梅馆前,我们与中国诗词书画研究会会长晨崧先生合影留念。可惜的是我们错过了季节。
    甘罗祠内念甘罗。我们驱车来到甘罗村,一排排三层楼房竖立眼前。一家家门前都写上各异横幅,绝大部分写着“家和万事兴”,看来,“家和”是如此重要。还有各异的对联,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等。到了甘罗祠,便忆起了甘罗。据《嘉靖鄢陵志•甘上卿墓》卷七载:“罗,下蔡人(在今安徽省),秦左丞相茂孙,年十二能请张唐相燕,复请车五乘为唐报赵,说赵得五城以广河间还报秦,乃封罗上卿,甘罗十二为上卿。”据历史记载:1958年,甘罗墓被扒开,为砖室墓,属汉墓,墓内积水而封,墓内有水清澈如泉。在墓前不远原为甘罗庙旧址,前有一古柏,世传为汉柏,现仍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状如伞盖,苍劲壮观。而这棵柏树正在甘罗祠的右方。看了这棵柏树,我便欣然命笔,写下绝句一首,题为《甘罗祠侧柏》:两千余载吐清波,错落盘根谱壮歌。碧翠挺拔延后世,婆娑巨影念甘罗。而当代也有一些诗人咏颂这棵古柏的,如一位叫谢连章的先生以《咏千年古柏》这样赞许:“千年风雨更坚挺,一旦逢春露峥嵘。岂能十二做宰相,后人仰慕德与行。”还有一位叫赵留军的先生这样写道:“遥望雄狮舞云端,虬枝铮铮碧叶繁。三围躯体旋且挺,九龙盘根欲飞天。金蝉鸣叫甘霖至,神鸟翔集虫蛊鵮。俯瞰人间千百载,沧海桑田总岿然。”
    许由墓前思许由。抵达许由寨,被村民的繁忙建设所感动。有的正在修路,有的正在建楼房,有的正在兴办企业。走近许由墓前,深深地纪念这位不为官位的历史老人。有史记载:“在上古的尧舜时期,在今天的中原腹地许昌市,有一位高士叫许由,是昆吾族部落的首领,也是今天的许姓开姓之祖,据记载许由带领着他的部落族人主要在今天的许昌市鄢陵县和登封市的箕山一带生活。他以农耕而食,重义轻利,从而广有贤名,尧帝知道后,要把君位让给他,许由不愿做官,就逃到箕山下隐居起来,尧又请他做九州长,他又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这种话,最后尧才把君位传给了舜,几千年来,尧舜禅让的千古美谈,一直被人们广为传颂。许由其人也被后人尊称为隐士鼻祖! 这时候另外一位隐士巢父先生讽刺了许由先生几句,许由先生如芒在背,一狠心来了一个彻底,逃到中国南方的蛮荒之地九嶷山去了。这一回,尧帝终于死了心,再也没有追去。许由先生的晚年生活就在九嶷山度过的,传说活到一百岁的时候,他老人家骑着仙鹤而去。 
    许由在历代人心目中的高洁形象和深远影响,使得许由被誉为“高义之士”、“隐士鼻祖”,辉映千秋,彪炳青史。我到许由墓后,以《谒许由墓》为题,写下这样的绝句:许由高士世间传,华夏文明归自然。情操崇高流九域,服人威德遗千年。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