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遥远的货郎担

来源:作者:赵炳时间:2012-04-23热度:0

 
 
     农闲的季节,童年时的乡村是一副静谧悠闲景象。一只瘦狗在村头四处觅食,两头拴在路边树干上瘦骨嶙峋的黄牛不紧不慢甩打着尾巴,三五个顽童赤着脚在追逐嬉戏,几位庄稼汉围坐在一起抽着旱烟,吐着烟泡谈论着什么。村北的乡间道路上,远远地走来一位推车的人,“扑通通扑通通……”的拨浪鼓声由远而近。

“谁买针买线、红头绳、发卡、雪花膏、染料、肥皂、洋火、香米糕……”伴随着拨浪鼓声,传来货郎如数家珍般极具诱惑拉长声音的叫卖声。

   “货郎担来啦,都快来买东西呀!”小孩子们听到叫卖声,撒开脚丫,一路叫喊着一阵风似地向大人报告去了。我们村处在偏远山区,加之手头拮据,村民们很少去山外集上购买东西,货郎担是村民们购置日用品的主要来源,货郎要是几天没来就会叫人思念得去村头翘首遥望。在拨浪鼓声及小孩近似夸张的呼喊声中,整个村庄都沸腾起来:阿公收拾些破犁烂铁打算换些洋火盐糖,阿婆从墙洞里掏出几团积攒多时的碎头发颤着小脚要去换兜头发叉,姑娘媳妇们相约去买五彩线皮筋,小女孩叫嚷着让大人扯几尺红头绳,小男孩干脆从家里拿些破胶鞋烂塑料猪骨头去换哨子香米糕五彩糖什么的,在一边唠嗑的庄稼汉也耐不住寂寞围上前去,打算帮助乡邻或家人讨价还价。

     等到货郎停下车子,打开货箱的时候,人已经是围得水泄不通了。那时货郎卖的无非是些针头线脑、小孩玩具和日用杂品,和今天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但当时的村民看来那上下两层的货箱简直是百宝箱应有尽有。货郎面带笑容神气地叫卖两声,或是习惯性地摇几下拨浪鼓,然后才开始买卖。在我的记忆中,那时的买卖多是以物换物。货郎将村民拿来的物品估价后,然后给相应价格的商品,当商品价值高于物品价值时,货郎会要求村民再拿些物品,当商品价值低于物品价值时,货郎会送些五彩糖香米糕什么的。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买到红头绳的小女孩迫不及待地让大人扎上,又蹦又跳幸福得像只翩翩起舞的小蝴蝶;买到哨子的小男孩吹个不停,引得树上的知了禁不住高歌起来;买到发卡的姑娘羞涩地和闺友们低语着别在头上哪里最好看;买到碗或勺子等商品的大人同别人谈论着买的价钱值不值……有小孩淘气地将家里计划卖掉后用来买盐买煤油的鸡蛋拿来换成玩具五彩糖,被大人发现了,挨一顿败家子的臭骂后,屁股被打得通红痛得嗷嗷直叫。还有小孩没有被大人满足愿望的,坐在地上踢蹬着腿,哭得鼻涕横流。大人碍于面子最终屈服了,拿来东西进行购买,小孩子才破涕为笑。最终,买到东西的村民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离去了,一脸微笑的货郎也整理好换来的物品,合上货箱,摇着拨浪鼓吆喝着一路走向别的村子,同样把甜蜜的幸福的微笑绽放在那里人们的脸上。

    如今的山村,已经很少见到货郎担了。随着水泥道路的延伸,商品极其丰富的小超市也在山村安家落户了,村民可任以选购所需的商品,小孩子也不会再为一包饼干或一块香米糕屁股上挨巴掌了。货郎担这个交通闭塞,物质匮乏时代的产物也淡出人们的视线。在我那段美丽的童话故事里,拨浪鼓那沉闷而极具诱惑力的“扑通扑通”声渐行渐远,留给我的只是对五彩糖和香米糕甜甜的思念,和对货郎绘声绘色描述的山外美好世界的渴盼。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杜鹃花开映山红

下一篇: 梦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