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天光云影共徘徊

来源:作者:王国良时间:2012-04-18热度:0

南宋大学问家朱熹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叫做《读书有感》,诗词是这样的: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人们知道的朱熹的情况:朱熹(1130~1200),儒家称朱子,字元晦,江西省婺源人,南宋著名理学家。人们也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被打开,清澈明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起映入水塘,不停地闪耀晃动,充满生机和活力。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可是,这些理解都是浅层次的,要真正理解了朱老先生这首诗的深层含义和先生写这首诗的真正目的,我们才算是读懂了先生的诗。按照上面对诗的意思的理解,那是先生吃饱了没事干,就看着池塘写池塘,看着池塘写池水,看着池水写水清,看着水清写源头,那诗题干嘛叫做“读书有感”呀?其实呀,先生写这首诗,朱翁之意不在水,写水,那是表面文章,这首诗,先生句句在写读书!先生用“半亩方塘”比如一本书,“一鉴开”是说打开书来读,经常打开书来读就会心如明鉴(镜),“天光云影”讲的是书中的精彩的内容、境界和您所获得的教益。后两句讲了两个意思,一是讲了书中的精彩是怎么来的,二是告诉我们读书的妙用,暗示我们,要经常读书,这样,才能知书达理,才能通晓天下,才能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才能永葆青春活力。
  我们从朱子先生的诗中得到的最大的启示不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而是书中有徘徊的“天光云影”,书中有“源头活水”。
  读懂了这首诗,我们就明白了,我们读书的终极就是要欣赏到书中的“天光云影”,就是要追寻到书中的“源头活水”。
  如果我们通过读书看见了书中“天光云影共徘徊”,我们就不仅能够有视觉的愉悦,更能够享受心灵的震撼;如果我们常常在书中去追寻那“清如许”的“源头活水”,我们就能够时时站在知识的前沿,我们就成了排头兵,我们就能够获益多多,我们就能够时时更新我们的思维和世界观,我们就能够站在人们仰视的高度,去展现我们不一般的魅力和风神!
  先生就是先生,先生不愧是先生,他劝我们要经常读书,用的办法也不同一般。
  我们就听从先生的教诲,天天读书罢。
  读书可以明志,饱读百书,可以培育一等的志向。常常读史读经,读三皇五帝,读岳飞,读文天祥,读史可法,读林则徐,读《毛泽东传》,读《亮剑》,读《永不言败》,读《我很重要》……你就会像鲁迅一样为中华崛起而《呐喊》,你就会像毛泽东和李云龙一样一样的要做个男人!读遍所有的民族英雄,你就会知兴衰,知进退,知历史沿革,民族大义、历史重任,时时扣问在胸,你就会志当存高远,你就不会游戏人生,蝇营狗苟,虚度时光,你就不会成天价的忙于职场中红尘中的追名逐利,你就不会对生活有太多的苛求,你就不会时时怨天尤人,总是埋怨命运的不公,你就会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你心中的偶像就不会是明星富商公子哥富二代,而是能够担当民族大运的英雄。宏图伟志是一个民族复兴的关键,而关键的关键乃是这个民族励志者的多寡。
  读书可以明义,饱读百书,可以练就一等的意志。读的书多了,我们就会从蛮荒走向文明,就会从粗陋走向睿智,就会从只关心自己的生理需求到关注天下大事,就会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会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做人生的座右铭,饱读百书让我们的境界到了这样的程度,我们就会明白我们肩上该为天下、民族、社会、家庭担什么担子,我们肩负着什么样的道义和责任,为了我们肩上的重担、道义和责任,我们该放弃什么,该付出什么。人有索取之心很正常,但是,当国家、民族、集体,乃至家庭和个人需要我们奉献、付出和有所舍弃的时候,这就是需要我们有坚强的意志来承担的。当民族的使命需要我们抉择的时候,我们就不妨重读一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尔基的《母亲》、富兰克林的《富兰克林自传》,我们就应当读一读杨靖宇、赵一曼、刘胡兰、邓世昌......的故事。我们甚至应该读一读华盛顿砍桃树的故事,曾子杀彘的故事,我们更应当读一读范睢、苏秦、蔺相如、大禹、商汤、岳飞、戚继光、董存瑞、黄继光、雷锋、朱光亚、吴孟超杨善洲阿里木张平宜孟佩杰吴菊平、刘金国、白芳礼,看看他们都在为民族为国家为芸芸众生在做些什么,我们就知道我们自己该做什么。
  读书可以养心,饱读百书,可以获得一等的心情。几千年前,圣人孔子就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看来读书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不仅可以愉悦心情,更能成就君子之修养。古人又说:“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译理可以养心。”读得满腹经纶远胜过脑满肠肥,你有智者的愉悦;读得书多,你心气平和,事理通达,你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你人生平稳,无波无浪,你云帆高挂,直济沧海,你无忧无虑,胜券早握,你有成功的愉悦。弗兰西斯培根说:“求知可以改进人性,而经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原来读书求知就犹如养花养草,怡情弄性,不仅有赏心悦目的雅趣,更有颐养性情的妙用。
  读书可以造型,饱读百书,可以养育一等的风范。读儒家,你会变得斯文儒雅,读老庄,你会变得幽默而潇洒,读墨家,你会变得谨严而智慧,你读遍天下书,诸子百家。无所不通,九流三教,无所不晓,科技职场,无所不能,你就会由此而博大精深,你的气质,你的修养,就会非同一般,你就会儒雅潇洒智慧谨严,你的骨子里也会透出一股书卷气,你的每一言每一行,你的手眼身法步都叫人着迷!这种超凡脱俗的风神,是你花多少钱美容也美不来的呀!美容可以改变外形,却造就不了风神脱透的灵魂。
  读书可以育能,饱读百书,可以培育一等的智慧。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才干,而知识来源于读书。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处世行事时,知识意味着才干。懂得事务因果的人是幸运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处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学识方能办到。弗兰西斯培根再一次告诉我们:“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聪明者则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在于书本之外。这是技艺,不体验就学不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学习数学使人精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能够增长人的才干”。山不厌高,乃能成其巍,海不厌深,方能成其大。我们要达到“山巍海深”的境界,就要积累土、纳细流,不舍昼夜,方能超凡脱俗,鹤立鸡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化为人中之龙。
  朋友们,我们一起读书吧!让书成为我们的伴侣,我们天天打开“书鉴”,去欣赏她那“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精彩,不离不弃,一生一世!
  让我们的人生由此熠熠生辉,精彩无限!
  作者王国良
  作者单位武汉市硚口区长丰大道118号
  (湖北省地矿建设工程院华强公司)
  作者电话18064105557
  作者qq      1287569980
  邮箱1287569980@qqcom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