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话赣州古井

来源:作者:袁赣湘时间:2012-04-14热度:0

                                    话赣州古井
                                      袁赣湘
    有着悠久历史和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古宋城之称的赣州,是个三面环水、一面环山的城市,章江、贡江在这里汇成涛涛赣江,古赣州也曾是古井、古塘、古池甚多的“多井之城”。
    清同治《赣州府志》有记载的古井就达32口之多,如东门井、青龙井、龙湖井、八角井、东园前井、太尉庙井、廉泉井、三潮井、杨老井、太阴井、朝天门井、金沙井、凤凰池井、文明井、慈姑井、龙船庙井、狮子泉井、金鱼池等等。此外,还有许多分布在居民庭院内的无数大小不一的家井。
    赣州的古井曾有辉煌。在文明不发达的古代,井以其巨大的实用功能解决居民的饮水与洗濯之用,养育了一代代赣州人。古井分布在赣州城内的大街小巷,多数还建有遮风挡雨的井亭。因始建年代不同,造型也各异。多数是用坚硬花岗岩建台,由书法名家或名人书写井名、年号或在井旁立石碑,记载着井的历史。  
   岁月悠悠,赣州每口古井都有故事。最有知名度和故事的是廉泉井,相传此井在晋朝时就叫“出水井”。后有个清官以此井水清冽来标榜自己的清廉,遂改名字“廉泉井”。北宋时期大文豪苏东坡南贬路过赣州,与乡贤阳孝本两人在井旁彻夜长谈,无意中成就了“夜话亭”。夜话亭名头显赫,也就掩盖了廉泉井。
距廉泉井不远处有一口被称为三潮井的井。饮此井水的人很多,但从不干涸,且清莹甘甜,每天定时潮起潮落三次。相传某年夏日,突降冰雹,一孩童跑到井亭躲避,忽听身后水浪声大作,回头趴在井口观望,却见井里金光闪烁,井水翻腾。定睛细瞧,原来是只大金牛在井中嬉戏。孩童不由惊叫:“快来看啊!牛掉进井里啦!”待人们赶来后金牛已遁去,潮水也平落,从此这口井的水不再涨潮。
    新赣南路附近的杨老井,也有过非凡的热闹。井有七八米深,建有高大的井亭。走近细看,该井井沿竟是由整块巨型花岗石凿空而成,外径约180厘米,有老百姓家里用的圆桌大。
    现今保存最为完好,仍被解放路、姚衙前、濂溪路三个社区居民汲水洗刷之用的是赣州“三大古井”之一的东园古井。东园古井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井内里全为大石条构成,呈现出雄性、伟岸。这口井虽没留下多少数百年的细节,却有不少的传奇故事。上个世纪某年夏天,赣州城大旱,唯东园古井有水,三天三夜,全城的人来此汲水,终于汲空了它的身体,七百余年来,只有哪日人们才知道这东园井有多深,原来古井底有一小井相套,乃一泉源。还有故事,某年三江水满,进城的水淹到东园井沿有半,其余的井均被河水淹了,周围千余户人家全赖此井挺过了水难。
     可以想象,当年赣州城中的古井,无疑是一道令人寻味的历史“井观”。蕴藏着一井风流、一腔故事,记忆下这座城市的峥嵘岁月、也成为城市变迁的历史证物。然而,时光如井中的水,汲走了,又来了,井水无穷尽,时光无穷尽。
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日新月异,赣州城内早已高楼大厦林立,自来水进了家家户户,人们对古井的依赖已经十分有限,古井的作用在逐渐消失,甚至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快速度消亡。以赣州为例,城中古井经历了一回回生与死的考验。近几十年,闻名遐迩的东门井、八角井、龙船庙井、龙湖井等大井,陆续尘封于水泥深处和在深邃的历史中被抹去,现存依旧被百姓使用的古井屈指可数,且情况并不乐观,有的古井依旧存在,但已成为没人管理、没人维护、没有使用的废井。笔者乘着假日走访了一些老城区尚存的古井,除少数古井依然在发挥着作用外,大多数处于无人管理的自然状况,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民俗因素在保护古井,但没有任何一口井有专人管理,即使是汲水工具也是各家各户自备,情景堪忧。
    城市“井观”已经不成景观。这些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文明人类的古井,难道就没有一个部门去管理、保护、维护它们?就这样让有着上千年、数百年历史记忆的古井在现代文明撞击消失?
    重视历史名城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已到关键时刻,假若一座记录了城市文明与发展的古井都已消失或被人为抹去,一座城市还能用什么最直接、最实用、最具代表性的古遗址、古痕迹、古建筑连接与传承现代文明?不能不说是一个城市的悲剧。因为古井不可能再造,即使是人为的再造,也不可续写上千年、数百年的风流,更不可能重现历经井绳数百年的磨砺,井沿光滑无比,却坚硬如初……
    护古井和古井文化当代人义不容辞。

图一、赣州有着700多年悠久历史、素有三大古井之一和现今保存最完好的东园古井。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