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老少都是伢

来源:作者:绍河时间:2012-03-01热度:0

                           老少都是伢
                                          石绍河

    伢,是一个方言词,《新华字典》、《辞海》、《现代汉语词典》都这么解释:方言。小孩子。但“伢”这个方言,不仅仅在某一个方言区使用。据我所知,吴语区有“伢”这个词,湘语区有“伢”这个词,西南官话中也有“伢”这个词。伢虽是方言,分布地域却比较广阔,从东到西都能听到这个词。
    尽管几个方言区都使用“伢”,意思有相近的也有相去甚远的。通常情况下都是与“儿”、“子”连用,指小孩子。如吴语区称孙子为孙伢儿,孙女为孙女伢儿,小孩子叫小伢儿。在湘语区称小孩子则叫细伢子、伢子等,词尾搭配不同,但意思是相同的。湖北石首一带,女人对未婚夫称“老伢儿”,父母对儿子称“伢儿”,用法比较专一,与吴语区、湘语区和西南官话中的“伢儿”、“伢子”是有很大区别的,万万不可弄混。
    毛泽东同志小时就有一个小名叫石三伢子。毛泽东出生不久,外婆按乡俗让他拜一块人称“石观音”的巨石做“干娘”,并给他取名石头,又因他排行老三,又叫他石三、石三伢子。毛泽东1959年回韶山,设宴招待亲友时,在席上风趣地说:今天该请的都请了,就差一位长辈没有来。就是我那石“干娘”呀!
    伢儿、伢子,不仅仅用于指称小孩子,也用于与孩子有关的方面。杭州电视台有一个栏目叫《小伢儿》,还有一个专为儿童服务的网站叫《小伢儿网站》,北京绿得食品有限公司生产了一种“伢儿王”冷冻饮品,很受孩子们的欢迎。浙江德清县有个生态观光园区叫“I且伢儿生态观光园区”,园区内有一种德清传统的地方名竹——早园竹,已有300多年栽培历史。早园笋鲜嫩脆爽,滋味甘美,像胖胖墩墩的伢儿,所以加工后的早园笋就冠以“山伢儿"的品牌,在江浙一带名声很响。德清莫干山大酒店还推出了一道以早园笋为主料的名菜“山伢儿报春”。
    桑植县属于西南官话区,“伢”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与“儿”结合在一起,在对人的称呼上用得很普遍。伢儿在读音上要作“儿化”处理,“伢”的韵母“a”加卷舌动作,读作“ar”。
    桑植方言中的“伢儿”通过“儿化”处理后,在对人的称呼上就表达出了喜爱或亲切的色彩。太人在叫小孩子的时候,往往不直呼其名,而是在名字后面加上儿化处理的“伢儿.”,如婷伢儿、球伢儿等等,这种称呼往往是取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加“伢儿”,里面就有了一种亲和力,充满了关爱和呵护。一声亲昵的“伢儿”,消除了代沟,没有了隔膜,好温馨。而且这种“伢儿”在大人的心中永远是长不大的,哪怕你四十、五十,哪怕你儿女长大成人,在长辈的眼里你永远是“伢儿”,长辈对你最亲近的称呼永远是“伢儿”。在与别人论及和某人的关系时,表示关系很好亲密无间,就会自豪地说:我们是伢儿朋友,卵子拖灰就一起。
    在单位上,上司对他喜爱的且比自己年轻的下属或年长的同事对年轻的同事,往往也以‘“伢儿”相称,借以表达信任、抱有好感等情绪。但与称呼小孩子稍有不同,大多是在其姓氏前加“小”,在其姓氏后加“伢儿",如小王伢儿、小李伢儿。我当初进机关时,正是二十多岁,听到领导左一声“小石伢儿”,右一声“小石伢儿”,心里感到特别舒畅,觉得领导很亲近很随和,有一种被信任被器重的感觉,缩小了与领导的距离。有时领导批评下属,开口就是“你这个卵伢儿怎么搞的?”虽然严厉,却透着关爱,不完全是责备和训斥,包含着恨铁不成钢的感情,表达着尽管错了但可原谅的情绪。有时在议论某些年轻人时,也用“那个卵伢儿”,语气中带有轻蔑和不屑,就说明这个人不怎么样或对他的感觉不怎么样。所以,“伢儿”这个词在桑植方言中是有浓浓色彩的。不要忽视了这声看似随意的称呼。
    “伢儿’’不仅用在长辈对晚辈、上司对年轻的下属的称呼上,也用在同辈人物甚至年轻人对年长者的称呼上。这种称呼法是取其姓氏和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再加“伢儿"。我们云龙寨有一个叫唐熙松的人,从小起,大人和同伴就没叫过他的大名,一直叫他唐松伢儿,一叫就是几十年,现在他已六十有余,儿孙绕膝,人们还是这么叫。有一次,同龄人取笑他:都做爷爷了,你还是伢儿。他有时也觉得不雅,试图纠正了几次,但寨里人不管这些,依然唐松伢儿长唐松伢儿短叫得脆Ⅱ向,连一些晚辈也跟着叫。他觉得反正是个称呼,无所谓,随人去叫。
    当初我以为这种叫法只在农村有,后来留心观察,机关里也有这种叫法。后勤科有一位四十多岁的电工叫张正来,从上到下,从老到少,大家既不叫他张师傅也不喊其大名张正来,而是空前统一地称他张来伢儿。他也不管老幼,不分尊卑,应得上好。后勤科长是位火气挺旺的年轻人,由于办公楼供电线路老化常停电,一停电领导就训科长,科长就站在走廊上大声大气训张正来:“张来伢儿,还不赶快修好!”张来伢儿一脸讪笑,搬着双人梯,挎着帆布工具包检查线路去了。
    毕竟,同辈人或晚辈称长辈叫伢儿,特别是上了一定岁数,听起来不那么顺耳,表达的不再是喜爱和亲近的感情,而是带有小视和不恭的况味。有些人儿孙满堂,当着他的儿孙“伢儿、伢儿”地叫,脸上就会挂不住,有可能双方顶撞起来,伤了和气。人乡随俗,称呼上也不可太随便。
    伢,作为桑植一个使用比较普遍的方言词,其范围已远远超出了字典上的解释,不拘泥于专指小孩子,也指年轻人和年长者。正因为其外延的扩大,才形成桑植独特的地域文化之细脉。如果需要把桑植这种称呼上的奇特归纳的话,那就是:老少都是伢。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