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去那个地方我总是想流泪

来源:作者:袁赣湘时间:2012-02-22热度:0

 

    我为什么很是喜欢到城郊的七里镇去游玩,到底去过多少次数已记不清了。可这几年来,我每去一次七里镇,眼睛就想流出泪水来,到底是对那个地方懂得太多、去得太多,太了解、太熟悉、太喜欢的缘故,还是……我又有点说不好,但可以肯定的是,我每每去七里镇寻古,就觉得失落一次,因为七里镇的古建筑一年比一年少,没有特色、个性、品味的新建筑却一年又比一年更多、更高大、更无序,甚至还占据了全镇的主要角色,除了贡江边依旧生机盎然的高大榕树外,仿佛已寻觅不到多少七里古镇的古色古香、古风古韵了。
    据史料载,赣州城郊的七里镇早在唐、宋时期就是全国名镇,很是繁荣。它有四大亮点:一是为赣州窑就在七里镇,早在宋、元时期,这里曾是江南最大的窑场,相传窑场多达十二座(两座陶窑、十座瓷窑),还留传:“先有七里镇、后有景德镇”一说。二是南宋时期一位姓池名梦鲤的人被钦点成状元,故又有了状元街、状元桥、状元坊。三是七里镇是通往闽、粤的要津,通商十分繁华。四是唐、宋时期的赣州是全国十一个官营造船场之一,北宋真宗年代,全国近四分之一的漕运船在赣州打造。
    就是这么一个始于唐、宋时期的赣州知名的七里镇,她的窑火在连续烧了500多年的光景,在这500多年的朝代更跌、历史变迁之中,尤其是到了南宋,“宋室偏安”政治中心的南移,给七里镇带来了历史上最繁荣的鼎盛时期。古书籍记载:“千船滞江,商贾如云,窑火极旺,人口众多”。可以想象当年的七里镇是如何一番繁荣景象。但到了元代就步履踉跄,再到了明朝初年,七里镇的窑火就彻底的熄灭。
    对七里镇的停火闭窑,古书中早有定论,是因当地的瓷土资源枯竭造成的。由于资源的枯竭,以制瓷为生的窑工们不得不毁窑闭火、弃家北上,在江西北部的景德镇停下了脚步,这样就造就了一个世界瓷都——景德镇。
    令人没想到的是,窑火在七里镇烧了500多年的知名古镇,又经过数百年的沦海桑田,它又回到了农耕时代,只留下一排排长满了野树野草、如同古冢一般的“瓦钵岭”,昔日的状元街也已被现代化的水泥路和居民新建成的一栋栋钢筋楼房所代替了,过去通往闽、粤要津的贡江,因水流量的不足和时代的变迁,早已失去了通商时的繁华和当年的热闹。如今只能从七里镇保存的一处名叫万寿宫的古宫殿中,为数不多的几处破旧古宅的墙垣屋基中,几处时有时无、石头磨得锃亮的古官道中,和在“瓦钵岭”上俯拾皆是的瓷器残片中,以及贡江边一棵棵依旧壮硕、皮老如虬的大榕树中,看到七里镇古窑古镇旧时影子,给人留下当年繁华与兴旺的痕迹,让人们去深思遐想。
    早在十几年前,我就去七里镇寻古与游玩,想用心去品味一番当年七里古镇的风采,想从为数不多的、介绍七里镇的书籍中读懂七里古镇,想到现存的万寿宫、古官道、仙娘古庙、池家祠堂等古建筑中体验一番古人的魅力,并常常在贡江边棵棵壮硕、且皮老如虬的千年古榕树下停住脚步,想倾听一番古树发出历史的颤音,还在宽阔的、流水湛清的贡江旁品尝清风,想吟听古镇古朴的韵味,更想在现存的、如同古冢般一般的“瓦钵岭”上俯拾几块残存的瓷器残片带回家去深研一番当年窑场的魂魄,欣赏一番古“官窑”的凝重……可近几年来,但凡我每去一次,就觉得失落一次,因为七里古镇的古建筑逐年在消亡,一年比一年少,一年比一年破旧,就连人气好像都一年比一年稀,她的古董、古风、古韵、古朴、古味甚至是古镇的名声都在人们心中渐行渐远。
    又是一个初冬时节,我行走在有些凄凉的七里镇上,眼睛里仿佛又有点湿润。七里镇的衰落,是资源枯竭造成的,资源与一个城市的繁荣与兴旺紧密到如此地步,超出人们的想象,看来要保护古镇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值得庆幸的是,最近赣州市、区两级政府已经有了保护、开发七里古镇的规划,准备将七里镇打造成以弘扬古窑陶瓷文化为主题、集综合性旅游一条街的旅游区。可以想象重振当年七里古镇的风采与辉煌为时不远。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