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之死

来源:作者:木晓晓时间:2017-06-14热度:0

  近日,微博上一条鱼火了,它不是众多高考生转发的锦鲤,而是浙江省高考语文卷上的一条草鱼。浙江省29万高考生顿时就将语文阅读理解《一种美味》的作者巩高峰的微博给炸了,只因为文章的结尾是“鱼闪着一道诡异的光”,题目要求解释结尾的意思,然而作者表示它只是搞笑的啊。

  从小上语文课,老师总会先介绍作者和作品的时代背景,然后分析段落大义和重点句子,最后总结中心思想。似乎一篇课文就是这样机械的上完了。考试的时候,写语文阅读理解,也是这样遵循这样的法则将答案牵强附会出来,甚至有些形容词已成为固定答案。这不能不说是文学作品的悲哀。按照新课标语文教学的标准,语文课本选取的都是古今中外,各种题材的经典,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因为它不论经过多长时间的冶炼,都能穿越时空引起你的共鸣。语文课堂本来是最有趣,最好玩的课堂,能够陶冶学生们的情操,拓展他们的眼界,却因为这考卷让众多学子绞尽脑汁揣摩出题人的意图,费经心思写出标准答案。所以每年高考语文过后,总有原文作者的答案比不上考生的答案此类滑稽的事情。

  1968年,法国作家罗兰·巴特提出了著名的“作者之死”的观念,认为“读者的诞生必须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这实际上就是作品一旦诞生,就不再属于作者了,作者想要表达的原意也不再是唯一了,一千个读者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文学经典的魅力。多年以来,中国的名著被历代的文人解读过多次,在西汉末年,太学兴盛,六经视为教科经典,单单《尚书》中“尧典”二字就能让经师解释十几万言,如此之多的经注想必是先贤们所无法料到的。不过对于当时大多数太学生来说,繁琐枯燥的经文诵读只是他们通向仕途的一块敲门砖,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和如今的高考是如此的相像。在近现代以来,中国四大名著演变了多个版本,光是《红楼梦》就有了一门红学,诸多文人解读,市场上也出现了一批畅销红学书。再看《西游记》,每年的贺岁片电影似乎都有西游的影子,不过在人们的解读下,它早已面目全非。

  其实不只是文学作品是这样,影视作品亦是如此,就拿喜剧之王周星驰的电影来说,他本人并不承认自己是喜剧之王,甚至认为自己一直演的是悲剧,但观众不买账,甚至乐此不疲的解读周星驰的电影,甚至出现了后现代主义等理论,星爷表示好多理论都不懂。其实这也是观众对星爷的喜爱之情的表达。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是在人们的不断流传中有着一代人的心路历程,它已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有血有肉的人物,这是读者的感情所赋予它的。

  所以说,解读作品并不可怕,正是因为一代代读者的解读,才赋予了作品生机与活力,可怕的是作品的解读中,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无数人为了这个标准答案抓耳挠腮,最后失去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这才是作品之死的原因。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