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的日子一天天逼近的某一天,我突然意识到我人生的旅途已经走过了春和夏,即将入秋了。一个秋天对地球来说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瞬间,而对一个人来说,它却是人生的四分之一,太举足轻重了,因为它过后便是短暂的冬,而且是不可能再迎来春天的冬!想到这里我不由得笑了,原来过去常挂在嘴上的“人生苦短”都是无病呻吟,一个人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会咀嚼出它的现实意义。
人生像蜡烛,一生的风景都在燃烧的过程中。作为50后,燃烧掉的人生已经在坎坷波折中奉献给了风开云阖的动荡社会,余下的就应该由我作主了。
“我的人生我作主”,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就是一句口头禅,而对我们50后来说,那就是惊世骇俗,离经叛道!退休给了我离经叛道的机会,我也要个性张扬一把,展开追梦之旅,实现隐藏在我心中多年的梦——绘画,艺术性地再现自己喜爱到崇尚的大自然!画到什么水平与我无关,萤火虫也会有自己的光亮。
在没有学习国画前,我一直想学西洋水粉或者水彩画。西洋画是“再现”的艺术,我很欣赏它那精湛的“再现”魅力。西洋画上男人健壮的体格、有力的肌肉,女人丰腴的身段、细腻的肤肌,还有轮廓分明的面孔、气势磅礴的场景、明快浓烈的色调、光与影的强烈对比……所有的一切产生的美会让人血脉贲张,心灵因此而受到鼓舞,进而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
我当然喜欢国画。国画是表现的艺术,它将绘画、书法、诗歌、篆刻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是中国文化的精粹。
但在那时,装满我脑子的中国画都是些千百年流传至今的中国文人画,它们与西洋画表现的意境大相径庭。古代文人山水画家常借大自然抒发“性灵”或个人抱负,画的是自己的胸中丘壑。他们崇尚品格不凡、意境超脫,讲究笔墨情趣,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可是在我眼里,他们含蓄地抒发出来的意境和审美情趣,都是为了达到自我平衡在假装超然旷达。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都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读书的最高境界是“学而优则仕”。古代文人皓首穷经,为的就是在政治舞台上施展自己的人生抱负。但是,政坛并不是哪一个文人的长袖都能舞得转的舞台,那些个性率真、满腹经纶、一身傲骨的文人在有才不能施,有志不能展的时候,就不得不无奈地从政治环境中淡出,远离尘嚣另寻一条蹊径施展人生抱负,让自己的价值在另一个世界里得到体现,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了画作流传至今的名画家。他们留下的作品不是虚旷幽远、宁静怡淡,就是闲散慵懒、清适悠闲,看似超然淡雅,实则承载了太多的愤懑和牢骚,让人看了总感到有一种消极的作用在里面,总是让我想起元代杂剧作家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还有明代那个八次乡试都名落孙山,终身不得志于功名,死时只有一条老狗相伴的徐渭给自己画的墨葡萄题的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后来,我逛了一次书画市场,当满眼的现代中国画展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意识到自己做了坎井之蛙。原来现今的国画家的胸中丘壑与古代失意画家们的胸中丘壑早不能相提并论了,满眼望去,再难见那些虚旷幽远,闲散慵懒的画面。如今的山水画同样表现的是山岳丛林,小桥流水,但意境却那么磅礴浑厚、苍茫豁达、深邃豪放,处处蕴含着祖国山川河岳的恢弘气势,即便是那些幽静清雅的画面,也真真切切地体现着舒适和美好,处处透视着画家们对祖国和生活的热爱,他们画的是祖国山川河岳的赞美诗,抒发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市场的需求的角度来看,也充分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们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和健康的精神追求。
再没有犹豫,我拿起画笔一直走到今天,当晨铺一张纸,晚收一幅画的时候,我觉得我的人生正在焕发出青春的活力,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秋天,多么美好!唐代文学家兼哲学家的刘禹锡所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余下的日子我将一如既往地努力,退而不休,画金秋人生。
上一篇: 故事与事故
下一篇: 何耘韬案件引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