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作家如何接地气?
向卫华
当下,接地气,是一个很时兴的词儿。因此,作家对“接地气”一词应该不陌生;不过,这果真如此吗?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文化消费潮流的日益发展,文学的快餐化阅读日渐兴盛,许多作家趋时逐流,心态日渐浮躁喧腾,潜意识甚或有意识地迎合市场创作,坊间胡编滥造之作比比皆是,光看那书名,就可知道浮躁之气是何等之盛啊,如《废都》《丰乳肥臀》《房事》《拯救乳房》《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有了快感你就喊》……而真正接地气的作家和作品就变得稀有起来。
按说,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并已被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明。因此,对于作家来说,接地气不应该是个问题。但是,当今,作家要接地气却似乎成了个问题。在一些作家看来,所谓“接地气”就是“采风”,要么“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翻着材料看”,走马观花;要么到下面胡吃海喝,斗酒酗酒,收土地产,有的甚至集体“嫖娼”、聚众“赌博”……;如此“接地气”,实在是让人刮目相看,令人瞠目结舌;如此,当然也就写不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应该承认,近些年来,一些作家对接地气确实感到陌生了,不是一般的陌生,而是相当的陌生。君不见,几个人坐在“创作室”里,你一句我一句,东一句西一句,一侃山就是一本书,以至于如今的文学作品很多很滥,仅长篇小说每年出版就达到3000多部,出版市场看上去是如此的繁荣,但这些作品中又有几部精品?农民工的生活没人写,下岗工人的生活没人写,拆迁后农民的内心困惑、心里矛盾没人写,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似乎与作家没有任何关系。由于作家深入生活少了,反映百姓心声的作品少了,使得文学作品成为一个繁荣的外壳,而注水、泡沫、秕糠作品比比皆是。
生活如同空气和阳光。一个作家,不深入生活,不深入基层,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没有生活底蕴、胡编乱造的作品就没有生命力,更难经受历史和时间的考验。群众是真正的老师,一个作家的作品是不是来源于生活,塑造的人物是否血肉丰满,叙述的故事是否真实可信,读者一看便知。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说:“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作家究竟如何才能够使自己的创作接上地气?笔者认为:这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其次是个实践问题。
当下,一些作家不愿接地气,实际上是对当今改革视而不见,对百姓疾苦麻木不仁,对现实生活漠不关心。笔者曾看过一篇文章,文中写道:“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关乎民族振兴!当年,中国作协出钱,让作家去写。可15年过去了,谁看见作家写出一篇东西?!特别让人费解的是中国作协国字号的作家近七八千人,省级作家5万多人,享津贴的专业作家数千人。他们对东北振兴这样的大事,为什么视而不见?为什么都那么冷血无情?……为什么没给这波澜壮阔的历史留下只言片语?”不愿接地气,又如何接地气呢?“强扭的瓜不甜”啊!
当下,作家应该像柳青、周立波、浩然等老一辈作家学习。浩然之所以写出《艳阳天》这样的鸿篇巨著,就是因为他深入生活,深入农村,与农民心连心,心贴心。当年,他到京郊顺义牛栏山以北的龙王头村,顶着刺骨寒风,坐在一位业余作者的自行车上去那里深入生活。到了村里,他白天与父老乡亲倾心交谈,从“拉家常”中汲取营养;夜里睡在农民的热炕头上与村里的乡亲彻夜长谈;第二天一早便挽起裤腿与农民朋友一起到地里干活儿;去焦庄户采访,他与村里的老民兵、老复员军人萧永顺成了好朋友。得知老萧被牛顶伤,他隔三岔五骑着自行车去前看望,往返50多公里,风雨无阻。试想,如今还有哪位作家如此深入生活,如此与底层百姓休戚与共,将老百姓的忧虑当成自己的忧虑呢?
作家沉下去,创作接地气。只要作家在思想情感上不脱离生活、不自外于社会、不舍弃人性探究;只要作家能够放下身段,沉潜心态,深入社会最敏感的中心和生活的底层去寻访、去感受、去思考;只要作家真正与群众交朋友,把群众当作自己的父母和亲人看待。如此,就一定会获得鲜活的创作素材、心灵的震撼与感染、思想的净化与升华、思考的深化与锐化。这样的创作,就不会处于悬浮无根状态,作家思想情感的变化将会真诚而艺术地表现在作品中,深刻地感染和震撼读者。
人民需要文艺,时代呼唤文艺。笔者呼吁,更多些接地气的作家和接地气的文学作品。
地址:湖南省古丈县纪委
上一篇: 收的是红包丢失的是信任
下一篇: 闲谈“腐败”